第3章 誰將成為這樣的人?是你嗎?
- 致加西亞的信(完整全譯本)
- 哈伯德
- 1798字
- 2019-08-08 10:11:29
下面的話語我們想必耳熟能詳:
“現在是中午吃飯時間,下午三點再打電話吧。”
“這事和我無關。”
“忙死了。”
“這個我不負責,是杰克在做。”
“對此我愛莫能助。”
“要不你去圖書館碰碰運氣?”
“我們實在是無能為力。”
“還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嗎?”
……
不久前,我去一家超市購物,想找一個柜臺,結果店員把我領到了其他地方。最后,為了找一件東西,我被來來回回帶到了四五個地方。
當時,我真想把杜魯門總統的座右銘懸掛在超市的門上:“責任到此,不能再推!”那該是多么大快人心!
萬事萬物都不是絕對的。在這些司空見慣的話語和使人大傷腦筋的事之外,還有截然不同的事情在發生。
斯拉是一家大企業的打字員。某天在她的同事們吃午飯的時間,一位董事到他們這兒來找一些信件,當然這不是斯拉該負責的事。
但她說道:“先生,盡管我一點兒也不了解情況,但是讓我試試,我會盡我所能把它們盡快放到您的辦公桌上的。”斯拉順利地完成任務,這位董事非常滿意。
這僅僅是故事的開始。四個星期以后,她被調到一個更重要的部門工作,收入也提高了百分之三十。而伯樂就是那位董事。在她順利完成任務后,這位董事記住了她的姓名。在某次重要的管理會議上,他力薦斯拉去擔任一個更高的職位。
細節決定成敗。它毫無疑問地展現了一種精神,這就是《致加西亞的信》里處處閃耀著的敬業精神。
“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僅僅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上級的命令下達后,立即采取行動,專心致志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
和其他人一樣,我從自己十幾歲開始直到上大學,一直在勤工儉學,從事各種職業:會計出納、自行車修理員、推銷員、收銀員、家庭保潔員、選美比賽訂票回收員、數學家教、童子軍教練員等等。
為了能夠大學畢業,我做了許多工作。當時的我認為,這些工作收入微薄,技術含量低,而且毫無價值。
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工作其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種類的差別,每一種工作環境和職業都會讓你受益匪淺,從中得到寶貴的教誨,而這些價值是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
舉個我在超市當收銀員的例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覺得自己是個稱職的員工,直到有一天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扭轉了我的觀念。
某天,超市里沒有顧客,我和同事聊起了天。這時,經理突然來到了超市,他四下掃了一圈,示意我跟他走。他沉默地來到柜臺前,收拾整理好那些已經被顧客預訂的商品,然后來到食品區域,清理了購物車里的所有東西。
經理所做的一切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看著經理的一舉一動,我幡然醒悟。我驚訝的并不是要做的這些事,而是之前從來沒有人告訴我要做這些。
一件再小不過的事兒,從中得來的經驗卻讓我受用終生。它不僅讓我變成一個更加優秀的員工,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怎樣從細節中得到更多的東西。
只是做完自己的工作還不夠,如果要出類拔萃,必須變得更加主動,擁有一顆追求卓越的心。
有了這樣的經歷后,我再也不會認為所做的工作是低賤的,而是覺得我在從事一項高尚的事業。我從此集中精力于工作,因為我知道,從中習得的東西越多,將來我所能獲得的成就就越大。
此后,我辭掉了工作,又去大學進修。這段學習生涯對我的人生職業發展的影響最為深刻。我從“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局外人,變成了充滿責任感的人。它使我的大學生涯充實有力,實習和兼職的經歷也成了我日后規劃發展的重要基礎。
完成大學學業后,一直到我成為一名真正的管理者——企業經理時,我仍然不改初衷:善于找到需要做的事情,努力超越別人——不但讓我的老板出類拔萃,也讓自己的人生持續地煥發光彩。
在職業生涯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主動性”這個詞語。何謂主動性?主動就是你自覺自愿、成功地完成你的工作,而不是別人推著你、強迫你去做。
其次,當別人只告訴你一次,無須監督,你就可以順利地完成任務。換句話說,能夠獨當一面,把信送給加西亞,送信人自然會獲得很高的評價。
再次,有一類人,你要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囑咐后他才會起身做事,這類人既不會得到榮譽,也不會得到金錢。
還有某些人,當他窮得揭不開鍋的時候才不得不做事。這種人終其一生也不能擺脫貧窮的命運。他們整天想的就是有一天幸運女神會眷顧自己,或者某天買彩票能中個頭彩。
還有比這更差勁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
這種人即便你手把手教他,時不時過來督促他,他仍舊沒辦法把事情做好。這類人一輩子也擺脫不了失業的厄運,四處遭人白眼。
如果對號入座,你是哪類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