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妮日記(經典閱讀,名家名譯)
- (德)安妮·弗蘭克
- 1755字
- 2020-04-17 18:01:50
1942年9月2日 星期三
親愛的凱蒂:
凡·達恩先生和他太太大吵了一架。我從沒見過這樣吵架的,爸爸媽媽絕不會像他們一樣互相大吼大叫。爭吵的原因不過是些雞毛蒜皮、不值一提的小事。可有什么法子呢,各人有各人的脾氣嘛。
最難過的當然是彼得啦,他夾在中間眼睜睜看兩個大人吵架,誰也不拿他當回事兒。他太敏感,又太懶惰。昨天他發現他的舌頭是青的,不是粉紅色的,急得坐立不安。不過這反常的現象來得快也去得快。今天他的脖子發僵,所以裹了一條厚厚的圍巾。他老人家不是抱怨腰痛,就是抱怨心痛,還有腎臟和肝臟也成問題。他是個地道的疑病癥患者!(真有這么毛病的人,是嗎?)
媽媽和凡·達恩太太處得也不太好,經常為一點小事磕磕碰碰。舉個小例子吧,凡·達恩太太把她自己的三條床單從我們共用的衣櫥里拿走了。她說媽媽的床單完全夠大家用了。要是她發現媽媽也學著她干,一定會大吃一驚吧。
還有呢,因為吃飯用的是凡·達恩家的餐具,沒用我們的,凡·達恩太太惱火極了。她就是想不通我們的餐具都上哪兒去了。其實就在她眼皮底下——在閣樓上的紙板箱里,而箱子放在一大堆歐佩克達公司的廣告材料后面。只要我們一直躲在這兒,那些盤子就休想取出來。這樣也好,因為我老摔壞東西!昨天我又打碎了凡·達恩太太的一只湯碗。
“啊!”她惱羞成怒地大叫道,“你就不能小心點兒嗎?我可只剩這一個碗啦。”
請記住,凱蒂,這是兩位女士用糟糕的荷蘭語說話(我不敢評論先生們,那太冒犯他們了)。如果你聽見她們蹩腳的發音,你會笑破肚皮的。我們已經懶得糾正她們了,這一點兒用也沒有。所以,凡是我引用媽媽或凡·達恩太太說的話,我都會使用正確的荷蘭語,不再鸚鵡學舌,把她們的錯誤重復一遍了。
上星期,我們平淡乏味的生活里增添了一段小插曲。起因是彼得和一本關于女人的書。我給你解釋下吧,瑪格特和彼得幾乎可以閱讀庫格勒先生借來的每一本書。可大人們卻偏偏把這本書扣下了。這下彼得好奇得不得了。那本書究竟有什么不能看的呢?于是他趁著他媽媽在樓下說話,把書拿走了,帶著戰利品躲到了閣樓上。連著兩天都沒事。凡·達恩太太對此心知肚明,可什么也不說,直到被凡·達恩先生發現了。他大發雷霆,把書搶走,以為這就了事啦。誰知他完全低估了兒子的好奇心。彼得對他這番虛張聲勢根本不來氣,千方百計要把這本有趣的書弄回來,讀完剩下的部分。
與此同時,凡·達恩太太想知道媽媽對這事怎么看。媽媽說這本書確實不適合瑪格特,但讓她讀其他的書并沒有壞處。
“你瞧,凡·達恩太太,”媽媽說,“瑪格特和彼得的情況不同。首先,瑪格特是女孩子,女孩總是比男孩早熟。其次,她已經讀了很多嚴肅的書,對那些不該看的東西不會感興趣。第三,瑪格特又聰明又懂事,她在那么優秀的學校上四年級,這就說明問題了。”
凡·達恩太太雖然同意媽媽的話,可還是認為,讓年輕人讀那些為成年人寫的書在原則上是不對的。
就在大家為這事發表意見的當兒,彼得找到了一個好時機。一到晚上七點半,大家都去私人辦公室聽廣播,誰也顧不上他和那本書了,他便又帶著他的寶貝悄悄溜到閣樓上。八點半,他該下來了,可他一頭栽進書里忘了時間,結果下樓的時候,正好碰見他爸爸回房間。接下來的一幕可想而知啦:在一記耳光、一頓拳頭和一番爭奪之后,那本寶貝書躺到了桌上,而彼得則逃到閣樓去了。
事情就這樣持續到我們吃飯的時候。彼得一直待在樓上。誰也沒去管他;看來他只好餓著肚子去睡覺了。我們正吃著東西,愉快地聊著天,冷不防聽到一聲刺耳的口哨聲。我們放下叉子,面面相覷,嚇得臉都發白了。
接著我們聽見彼得的聲音從煙囪里傳來:“我絕不下樓!”
凡·達恩先生從椅子上跳起來,餐巾落到地板上,臉漲得通紅,只聽他大喊道:“別太過分了!”
爸爸擔心再鬧下去會出什么意外,一把揪住凡·達恩先生的胳膊,和他一起上了閣樓。一陣反抗和踢打之后,彼得回到自己房間把門關上了,我們繼續吃飯。
凡·達恩太太想給她的寶貝兒子留一片面包,凡·達恩先生堅決不準:“他要不馬上認錯,就讓他睡閣樓!”
我們反對,說罰他挨餓足夠了,要是他感冒了怎么辦?我們可沒法給他請醫生啊!
彼得沒認錯,又回到了閣樓上。
凡·達恩先生決定再也不管了,因為第二天早晨他看見彼得的床有人睡過。七點彼得又上了閣樓,但在爸爸的好言勸說下,他終于下樓來了。整整三天,彼得板著臉,不說一句話,隨后一切又恢復了正常。
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