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招:新手從艾條灸開始
如何讓艾灸的療效更顯著,這跟艾灸的方式方法密切相關。新手艾灸,建議先從艾條灸開始,其操作簡單,火力溫和,非常適合剛接觸艾灸的人使用。艾條灸即懸灸,一般是將艾條懸定,離開皮膚一定距離施灸,一般3~5厘米,以能感覺到溫熱為宜。懸灸分為回旋灸、雀啄灸和溫和灸3種手法。
施灸三步曲:醒穴、開穴、懸定
艾灸穴位時,首先要采用回旋灸醒穴,讓艾條的熱力在穴位處均勻散開,刺激穴位“慢慢蘇醒”;其次要采用雀啄灸開穴,一上一下,就像是敲開了穴位的“大門”,灸力得以“長驅直入”,一冷一熱,患者能感到涼氣被抽出去;最后要采用溫和灸懸定,火力能像“泰山壓頂”一樣被壓進穴位,艾火持續不斷地進行熏灼,才能使氣血加速運行。
每個穴位施灸時,建議都按這三步來,能夠使艾灸的效力更深入機體,療效更持久顯著。
回旋灸
點燃艾條,對著施灸部位,距皮膚3~5厘米處調節好距離,以施灸的穴位或部位為中心,做順時針方向的旋轉。控制旋轉的速度,一呼一吸轉一圈;圈要轉得圓潤、有力,半圈發力半圈收力,每次灸治時間為5~10分鐘。此法能帶來大范圍的溫熱刺激。


回旋灸
Tips:持艾條手勢
橫持法:火頭與皮膚平行,如早上的太陽,火力和緩。
豎持法:火頭垂直朝下,如烈日當頭,火力炙熱。
斜持法:火頭與皮膚的角度為35°~45°,火力如傍晚的太陽。

雀啄灸
點燃艾條,對著施灸穴位或部位,使之接近皮膚,待有溫熱感后,再提高,一起一落,如鳥之啄食,下去要有噴火感,向上有提拉感,被灸者能感到涼氣被抽出去。灸治時間短一些,一般5~10分鐘。

雀啄灸
溫和灸
點燃艾條,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挾持住,放于施灸部位之上,距皮膚3~4厘米,開始時可以較接近皮膚,等到患者感覺太熱時,可適當提高些,并仍需固定在應灸之處,不要移動。灸時被灸者能感覺到有一股溫熱暖流,直透肌膚深部。灸治時間每次5~10分鐘。

溫和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