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天機門與千面
- 我在北宋拍電影
- 孤鴻獨鵠
- 2369字
- 2019-08-26 20:20:00
“這老東西還挺沉。”
周老瞎被挾持著拖進了一間房,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他試圖喊幾嗓子引起注意,卻發現無論自己怎么做都沒辦法出聲。
“門主,人帶來了。”
周老瞎想看一眼到底是誰要見自己,卻因為房屋陰暗看不清楚別人的樣貌。
“行,那就殺了吧。”
這句話是周老瞎死前聽到的最后一句話,他至死都不不明白為什么會有人要殺他,他只不過是一個苦哈哈,下九流的戲子,哪有什么仇敵。
而殺了周老瞎的人確實跟他沒什么仇恨,只不過是需要周老瞎的身份罷了。
被人稱呼為門主的那人,只見他的身形骨骼漸漸扭曲,不消一刻的工夫竟然變成了周老瞎的模樣。
“門主,皇子之事是屬下失職,屬下愿戴罪立功。”
“怎么,你是信不過我嗎?”
“門主,屬下不敢……”
“行了。”千面笑著打斷了下屬的話:“玩笑話罷了,不必認真。”
變成周老瞎模樣的千面,難得向自己的幾個下屬解釋道:“我親自喬裝混入汴京影院,你們幾個是不是都很不解。”
“門主,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要去理會一個小小的戲子,當務之急是先救出小皇子。”
一個身高馬大的壯漢站了起來,遮住了原本就稀少的陽光,一下子使這間屋子更加暗淡了。
“百目說的好,還有人是這樣想的嗎?”
幾個屬下你看我,我看你,最終還是有個人按捺不住,站起來附和百目的意見。
“門主,屬下也認為當務之急是先救回小皇子,再圖匡扶大業。”
千面躬著身子看了一圈自己的屬下,不由的嘆息了一口氣。
“一群蠢貨。”
千面并未停下話語,繼續說了下去。
“我知道你們心系復國大業,可如今國事艱難,切不可一時不忍而壞了大事。要知道現在小皇子已經被趙宋給發現了,身邊必定有無數眼線,如今待在那個戲子身邊反而才是最安全的。如果貿然救出小皇子,驚動了趙宋那才是真正壞了我們的大事。”
百目還想開口反駁,可又覺得千面說的很有道理,只能悻悻坐下。
“天機門受大周皇室恩惠,自當為復國而戰,可敵強我弱由不得我們,所以諸位請務必小心忍耐。”
千面的言辭懇切,天機門的弟子起身抱拳呼應,低聲呼道:“共赴國難,反宋復周。”
“共赴國難,反宋復周。”
在一眾天機門弟子散去之后,獨自留下千面一人靜坐在椅子上,安靜的發著呆。
說實話,千面根本就不覺得憑這些三瓜倆棗的人馬能復國有望,他也不會去復一個已經亡國百年的大周。
這一切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找到寶藏的借口,對千面而言,天機門不過是他的一個工具罷了。只要能得到寶藏,天機門弟子全死光了又如何。
千面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人生二字,離不開錢權兩字。
天機門的門主自古以來都沒有真名,只有一個代號——千面。
千面是個孤兒,被上一任天機門門主所收養,為人天賦極高,盡得上一任門主的真傳。所以才會在二十一歲時,從上一任門主的手中接過‘千面’這個稱號。
千面送走了上一任門主,那時候的天機門是真的窮,連一口薄棺材都需要去當次劫匪才有。
千面不想辛辛苦苦練武一輩子,老了老了就剩下一間破屋,三個徒弟,就連那口薄棺材還是這三個徒弟搶來的。
那樣的日子,千面根本就不想要過下去。所以淡出江湖的天機門又復出了,在背地里廣收門徒,另外拉扯起復國的旗幟,為的只有一件事,錢與權。
千面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想要燕瘦環肥;想要錦衣玉食;想要的是一宅數里。
復國?呵呵!
除了百目這樣腦子壞了的人,誰還會真心想著去復那什勞子的大周國。
說起天機門,這件事要追溯到大周朝的時候。那時候大周的皇帝還姓郭,郭威在尚未登基之前就已經跟天機門門主是至交好友,登基之后便將天機門列為國教,當時天機門的風頭一時無兩。
郭威死后柴榮登基,柴榮也頗為倚重天機門,可惜的是好運不長,五年之后柴榮便英年早逝,這下倒好,全便宜了趙匡胤。
原本趙匡胤也想著厚待天機門,可那時的天機門門主不齒趙匡胤的為人背出而逃,這一逃便注定了天機門蕭條。以至于到了宋真宗的時候,天機門只有一個門主三個徒弟。
不過天機門還是流傳下來一句話:‘周皇有道,趙宋未得,尋得此道,復國有望’。
這句話里藏的就是千面所說的寶藏,他的養父曾親口跟他說過,大周皇帝柴榮臨死前曾讓天機門秘密埋藏過一批寶藏,而打開寶藏的關鍵就在柴宗訓那里。
千面晃了晃腦袋,讓自己的思緒回過神來,眼下他所要做的是當好這個‘周老瞎’。
天機門有兩大秘術:易容、機關,千面并不擔心自己的易容術會穿幫,他想的是該如何套出何墨的話來。
千面才不相信何墨改造了整個鄭王府,會沒有找到一絲一毫的寶藏線索。
何墨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一個危險的組織給盯上了,此時的他正在跟范仲淹喝茶聊天呢。
“老范,這一個多月你去哪兒了?”
范仲淹端起茶杯細細的品了一口,半響之后才說道:“這茶不錯啊。”
“趙熙送來的茶葉,我喝不慣,你要喜歡就都拿走。”
“給你也是暴殄天物了。”范仲淹搖著頭笑道。
“老范,還是說回正事吧,不會你找我來就為了喝茶吧。”
“何公子,你覺得《旱》這部電影如何?”
何墨被范仲淹問住了,《旱》這部紀錄片算是何墨的第一部作品,卻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范仲淹沒有給何墨說話的機會,自顧自的說了下去:“你可知太學生鬧起來過?”
何墨不太愛打聽這種消息,自然是不知道:“為什么鬧起來?”
“太學生請愿將陸鳴、宋鑒等削去功名,流放瓊州。”
“瓊州?”
瓊州是哪?何墨不知道,范仲淹可知道。在現代那里是旅游勝地,在古代就是苦寒之地,瓊州就是如今的海南。
“這些還不止,陛下派夏大人與我同去廬州,整個江淮官場中的貪官污吏都被連根拔起,可見陛下是動了真怒。”
“那些官員什么下場?”何墨插嘴問道。
“革職,流放。”
果然還是不殺士大夫啊,貪污成這個樣子,連趙禎都怒不可遏了,竟然還只是革職流放。
“倒是一些小吏跟商賈被供出來,全家抄斬。”
“什么?”何墨有些不敢置信:“這就砍全家了?”
“天子之怒,伏尸百萬,血流千里。夏大人需要誅殺一些首惡以平民怨,不得以而為之。”
“那也不用全家都殺絕了吧,再說了,憑什么當官的就沒事,商人就要被殺全家?”
何墨這句話引來范仲淹一陣唏噓,卻不再搭話,只是苦笑著搖頭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