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勝談判:36步驟達成合作雙贏
- 游梓翔
- 2765字
- 2019-07-26 18:52:19
談判八句話:訓練你的溝通能力
想知道自己的溝通能力有多強,看看自己的談判IQ(智商)有多高,我們可以根據(jù)卡瑞爾和海佛林兩位美國談判學者綜合談判文獻整理出來的八句話,來做一個是非題。
這八句話分別是:
1.談判高手是天生的;
2.經(jīng)驗是最好的老師;
3.談判高手會冒險;
4.談判高手有過人的直覺;
5.談判高手會讓步;
6.談判高手不說謊;
7.談判高手會創(chuàng)造共贏;
8.人人都是談判者。
第一題:談判高手是天生的嗎?
如果我先問你,籃球高手是不是天生的?你或許會立刻告訴我,當然有先天優(yōu)勢的部分,往往身材高大的人打籃球更有優(yōu)勢,而身材矮小的則具有劣勢。但光有先天優(yōu)勢是不夠的,沒有人生下來就懂怎樣投籃,就算他個子高、身體壯、眼力好,也是要練習的。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先天就懂得籃球規(guī)則和籃球戰(zhàn)略,而這些更需要后天學習。
再來看談判,先天優(yōu)勢對談判的影響比起籃球會更少一點,因為談判其實是一種高戰(zhàn)略性的溝通活動。它不像日常聊天談話那樣隨意,雖然我們經(jīng)常聊天,但卻不會為聊天做什么準備工作。而在正式談判中,競爭雙方都會預先做規(guī)劃和準備。
所以,類似談判這種戰(zhàn)略性較高的活動必須依靠學習和練習,才能獲得勝算。正如兩軍對壘,你不僅需要對兵法了如指掌,同時還要勤于練兵。
因此,談判高手并不是天生的,必須依靠后天的苦練。
第二題:經(jīng)驗是最好的老師嗎?
如果你經(jīng)常參加談判,一定會獲得很多成功和失敗的經(jīng)驗,那么這些經(jīng)驗能不能幫助你增進談判能力呢?答案是不一定。久病或許能夠成為良醫(yī),但如果你認為光靠久病就能取代那些在醫(yī)學院系統(tǒng)學習過的專業(yè)人士,那就大錯特錯了。要增進談判的能力,最需要的就是前文所述的“學習加練習”。
學習什么呢?學習談判的知識。這些知識來自許多人的經(jīng)驗,然后相關的研究人員將其歸納總結,提煉為理論,使之成為有用的知識。練習什么呢?練習就是去實踐你所學到的知識。
比如,你不看地圖、不開導航,就在路上飆車,或許里程數(shù)和道路經(jīng)驗都增加了不少,但你一定能到達目的地嗎?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很可能你只是一直在一個區(qū)域里原地打轉。所以,學習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實踐知識則會讓我們更容易積累經(jīng)驗,增強自己的談判實力。
因此,經(jīng)驗不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與練習才是最好的老師。
第三題:談判高手會冒險嗎?
我們在電視里看到的談判高手總是帶有些賭徒性格,為了一決輸贏而不惜孤注一擲。不過請注意,在談判中我們不需要這種不顧一切的“狂人”。談判中所有的冒險都必須經(jīng)過評估和計算,這都是一種戰(zhàn)略。
如果你想通過一些無厘頭或是瘋狂的途徑來威逼利誘對方達成條件,通常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對方根本不在乎,你也無法達成目的;二是即使對方迫于無奈當下答應了你,這樣的談判也根本不會長久。因為在對方眼里,你不過就是在撒潑耍賴,不但形象不好,效果也不佳。
因此,談判高手會評估和計算之后的冒險。
第四題:談判高手都有過人的直覺嗎?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在談判時的確擁有不同常人的直覺。
簡單來說,他沒有經(jīng)過什么邏輯思考運算,就可以直接做出反應。好比你跟他人拳腳搏斗時,你用直覺就可以決定如何防守,如何攻擊。當這樣的直覺有一定的準確性——你總能擋住對方打來的拳頭,而你出的拳總能打中對方,你或許就可以說“我的直覺過人”。
不過談判能夠只靠直覺嗎?前文說過,談判是一種高戰(zhàn)略性活動,因此只靠直覺來進行談判是不可靠的。就算以打斗為例,很多高手也是先學習了經(jīng)過嚴謹設計的拳法,然后再反復練習,最后因為練習得很充分,所以反應才能非常快速。俗話說:“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許多高手并非都是靠直覺,而是靠勤奮的練習,配合快速思考才能快人一步。
因此,談判高手未必都是直覺過人,過人的思考能力來源于背后的勤學苦練。
第五題:談判高手會讓步嗎?
很多人可能認為,談判高手就是要贏得越多越好,讓步就代表輸,所以談判高手一定不能讓步;而事實剛好相反。會談判的人都知道,讓步是必要的。
全球排名前十的石油公司之一——蓋提石油公司,其創(chuàng)辦人是保羅·蓋提,他的父親告訴他:“你不應該總想賺走買賣中全部的錢,你一定要讓對方也有錢賺。一旦你落得個‘不給別人賺錢余地’的名聲,你就談不成任何買賣了。”談判亦是同理。如果和你談判的結果必須是一邊倒的全贏,你吃滿漢全席而讓對方喝西北風,那么還有誰會跟你談判呢?
因此,談判高手是會讓步的,適度的讓步反而可以讓合作走得更遠。
第六題:談判高手不說謊嗎?
你或許認為,既然說談判充滿戰(zhàn)略性,怎么可能不說謊呢?就如戰(zhàn)場上根本無法避免爾虞我詐之類的事情發(fā)生。沒錯,我們在談判中會遇到很多人,其中不少人確實會說謊,所以我們要小心防范別人的謊言。
但是如果志在當一位談判高手,那么你要知道,真正厲害的高手是不說謊的。因為說謊一旦被發(fā)現(xiàn),你不僅沒了信譽,也會失去對方的信任,這對你的談判非常不利。而如果能累積信用讓別人覺得你說的話很可靠,那將有利于你的談判。
因此,談判高手的基本原則就是誠信。
那是不是意味著所有談判中,你都得一五一十、老老實實回答呢?在不說謊的前提下,你可以模糊回答。舉個簡單例子,如果你今年48歲了,別人問你幾歲,你不想讓人知道你的真實年齡,你可以回答:“40多歲”,或者再模糊一點:“有點歲數(shù)了”。
第七題:談判高手會創(chuàng)造共贏嗎?
真正會談判的人都知道,如果談判中勝負分明,那么必定會有一方心情不佳,甚至是拒絕繼續(xù)談判。所以想要使雙方都愿意將談判進行下去,并持續(xù)合作,就需要創(chuàng)造共贏。這當然很難,后面我們會再介紹創(chuàng)造雙贏的具體方法。
你或許會問:資源就這么多,怎么創(chuàng)造共贏?簡單地說,一方面可以根據(jù)談判雙方的資源各取所需,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雙方的合作來創(chuàng)造新的資源。所以千萬別認為談判只是在分配,談判也可以是創(chuàng)造。
談判的“判”,左邊是一半,右邊是一把刀,即“一刀切兩半”的意思。所以“談判”就字面來看,是說我們“通過談話來把東西分成兩半”。這個說法其實只說出了談判一半的定義,談判不只是雙方把蛋糕切兩半,也可以談成另外一種結果——通過合作做出更多的蛋糕來互相分得更多。
因此,談判高手會通過創(chuàng)造新的資源,來創(chuàng)造雙方的共贏。
第八題:人人都是談判者嗎?
如果你硬要說自己不是談判者,那只有一個原因:你從來不跟他人發(fā)生沖突。但這怎么可能?人與人的相處過程中總是會產(chǎn)生矛盾的,有矛盾存在的地方就可能產(chǎn)生談判,矛盾涉及的雙方就會成為談判者。
因此,談判無所不在,人人都是談判者。
通過談判八句話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談判高手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學習的;經(jīng)驗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師,必須通過學習跟練習來累積更有效率的經(jīng)驗;談判高手不會隨便冒險,他會評估風險;不能只靠直覺,要靠快速的思考。另外,談判高手會讓步,談判高手不說謊,會創(chuàng)造共同利益,實現(xiàn)共贏,且人人都是談判者。
學完這些,你就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談判IQ,也為學習實際的談判技巧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