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勝談判:36步驟達成合作雙贏
- 游梓翔
- 2707字
- 2019-07-26 18:52:20
NOKIA模型:應(yīng)對五種談判議題
眾所周知,談判前議題的準備是十分重要的,但當你真正走進真實的談判場景中時,議題的交換其實非常復(fù)雜,尤其是大型的談判可能牽涉的議題非常之多,可能會令人無從下手。當然對于經(jīng)驗豐富的談判高手來說,如果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那么面對復(fù)雜的大型議題也能做到從容地應(yīng)對。但對于談判新手,或者談判經(jīng)驗相對不足的人來說,想要迅速地掌握談判中的復(fù)雜議題,依舊是有門徑可循的。
我們將談判議題交換的模型稱為“NOKIA模型”。諾基亞曾經(jīng)一度是世界手機品牌的領(lǐng)軍者,但在這里并不是要說它的故事,而是借用它的品牌名稱“NOKIA”中的這五個英文字母,來說明談判中的五大類議題,以及應(yīng)對這五類議題的策略。
NOKIA模型:
首字母“N”——“non”的縮寫,代表無關(guān)議題;
最后一個字母“A”——“agree”(同意)的縮寫,指雙方都達成共識的議題;
第二個字母“O”——“objection”或“oppose”(反對)的縮寫,意為己方反對或是對方反對的議題,可簡單地視為反對;
第四個字母“I”——“insist”(堅持)的縮寫,代表著己方的要求或?qū)Ψ降囊螅c“O”(反對)相對,可將“I”視為要求或堅持;
最中間的字母“K”——“key”(關(guān)鍵)或是“king”(國王)的縮寫,意為己方最重視的議題,即那些己方需要反對到底或堅持到底的議題。
現(xiàn)在讓我們逐個說明“NOKIA”這五個議題在談判中的重要性。
第一類選題“N”——無關(guān)議題
無關(guān)議題即與這場談判毫無關(guān)聯(lián),不放在談判議程里也沒有影響的議題。
比如,談判的主題是甲公司要求并購乙公司,而兩家公司在會議室的命名上各具特色。甲公司習(xí)慣用“山”來命名,如黃山廳、廬山廳。而乙則喜歡用“國際城市”來命名,如紐約廳、巴黎廳。試問如果雙方要合并,會議室的名字是否需要統(tǒng)一?
類似這樣的議題,對兩家公司是否合并其實毫無影響,假使合并后也可以保持原來的名字,兩套命名系統(tǒng)并存。這類議題就屬于談判中的無關(guān)議題,根本不必上桌討論。有時候在談判中,為了避免擴大雙方的爭議,有些議題也可當作無關(guān)議題,維持雙方存異的狀態(tài)。
對于無關(guān)議題“N”,標準的應(yīng)對原則即送進垃圾桶,完全不必浪費雙方的時間上桌討論,彼此存異,尊重對方的不同就好。
第二類議題“A”——共識議題
共識議題即己方與對方一致同意或反對的議題。
比如,正在談合并的兩家公司都是對產(chǎn)品質(zhì)量要求極高,且對員工非常照顧的公司,也就是說,兩家公司在做好產(chǎn)品、關(guān)愛員工的觀點與做法上具有共識。這種共識議題越多,就代表著雙方的共同想法越多,代表著雙方更有意愿去創(chuàng)造共同的利益。
對于共識議題“A”,非但不應(yīng)該送進垃圾桶,反而應(yīng)該著重強調(diào),甚至促使雙方做到“celebrate”(慶祝我們彼此的相同)。無論在談判前、談判中還是談判后,都要去不斷宣揚這些雙方認同的議題,從而去累積相互的好感與信任。
第三類選題“O”——一方反對的議題、第四類選題“I”——一方堅持的議題
我們將這兩類議題放在一起看。最麻煩的情形無非是,你所堅持的(“I”),恰恰碰上了我所反對的(“O”),或是我所堅持的(“I”)碰上你所反對的(“O”)。就交換的角度,一定要一方放棄自己的堅持(“I”)或放棄自己的反對(“O”),才有達成協(xié)議的可能。
對于這樣的情形,最簡單的應(yīng)對方式即交換得與失。具體而言,你放下一個所堅持的(“I”)來聽從一個我所反對的(“O”),同時我也放下一個所堅持的(“I”)來聽從你所反對的(“O”),或是雙方都放下一個自己所反對的(“O”),即你給我一個,我也給你一個,雙方都不要說“No”。當然交換的兩者要符合價值公平的原則,因為沒人會做虧本生意。
第五類議題“K”——關(guān)鍵議題
關(guān)鍵議題即那些需要反對到底或是堅持到底的議題。相當于在第三類選題“O”、第四類選題“I”前加上了“K”。但在談判中,如果你不斷地在“I”跟“O”議題前加上“K”,其實不是正確的談判態(tài)度。因為“K”代表的是沒得商量的議題,如果這種議題太多,談判就很難進行了。還有一種情況,如果你故意增加自己的“K”類議題,以虛張聲勢,但經(jīng)常跟人談判之后,你的“K”卻往往就無法成立,對你個人的形象、聲望、可信度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對于關(guān)鍵選題“K”,最簡單的應(yīng)對方式,我給它取名為“王牌要小心用”。如果沒拿到“K”這一關(guān)鍵選題,就意味著談判是失敗的。但如果“K”類的議題一大堆,談判就一定會在談判破局的邊緣打轉(zhuǎn)了,對談判是沒有任何推動作用的。
面對不同的議題,我們就要運用不同的應(yīng)對策略。
試想這樣的場景:假設(shè)雙方在做汽車買賣的談判,有些銷售人員會在車子前面放一朵大紅花,來慶祝顧客買到新車。對于是否要放紅花或是具體放什么樣的紅花這類議題,雙方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但一般雙方是不會在乎這些的,所以這類無關(guān)議題可以直接丟進垃圾桶。
如果你賣的是高質(zhì)量的車,而對方也是要求高質(zhì)量的人,那么“高質(zhì)量”就構(gòu)成了雙方的共識選題“A”。所以你可以不斷地告訴對方,你選擇我銷售的車,我選擇你這位顧客,就是因為我們同樣重視質(zhì)量。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雙方還可以交換一點“I”(堅持)與“O”(反對),比如買方要求快速交車,賣方不同意;賣方的出價,買方不同意。此時,雙方就各有一個“O”,賣方可以這樣說:“我可以盡全力幫您爭取以最快的速度交車,您就不要再跟我砍價了,好嗎?”這其實就是“I”跟“O”的交換。
但如果某個議題是對方的關(guān)鍵議題“K”,比如買方說:“如果你不能快速交車,我就不買了。”這時賣方可以試著勸勸買方,把“K”降級,以贏得一點談判的機會。不過如果買方堅持絕不退讓,賣方還有一招,即提出自己的“K”。比如售價低于某個數(shù)字后,賣方是不可能再退讓的。此時,雙方就制造了出了一個“K”換“K”的可能性。賣方可以和買方說:“好,那我去爭取一個更低的價格,不過也請您不要再堅持快速交車了。”與此同時,雙方也不應(yīng)該忘記彼此的“A”,因為這是雙方信任的基礎(chǔ)。
有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將無關(guān)議題(“N”)變成己方所反對的議題(“O”),來對抗對方所反對的議題(“O”)。比如賣方請買方在三天后的電話回訪中,給自己的服務(wù)打滿分。但是如果買方說三天之后自己特別忙,可能會漏接電話回訪,相當于委婉地給了賣方一個反對的議題(“O”)。此時,賣方就可以將無關(guān)選題(“N”)變成反對的議題(“O”),比如不能送給買方一個行車記錄儀了,來保持談判的公平,維護己方的利益。
所以,運用好“NOKIA”模型,可以幫助我們在談判中更為順暢地進行價值交換。其要點是:
1.“N”要送進垃圾桶;
2.“A”要反復(fù)去強調(diào);
3.“I”跟“O”要公平地交換;
4.“K”記得要少用;
5.必要時才用“K”換“K”。
另外需要注意,要發(fā)揮創(chuàng)意去找到更多的“A”;有些時候可以將“N”變成“O”,來爭取更大的談判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