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蘋果、華為等供應鏈實踐者
- 辛童
- 1714字
- 2020-03-20 14:14:09
第一節 采購戰略認知
現代企業的競爭就是供應鏈的競爭,戰略采購和采購戰略顯得尤為重要。在全球化市場經濟中,更需要有全球化的思維和全球化的競爭策略。
一、采購戰略的概念
采購戰略,英文翻譯為Procurement Strategy或者是Purchasing Strategy,它隸屬于企業的供應鏈戰略并最終服務于企業的頂層戰略,它為企業的采購組織提供具有指導性、全局性、長期性的綱領和規劃。如圖2-1所示。

圖2-1 采購戰略的含義
二、采購戰略的范圍
一個采購戰略,應當包含以下六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采購的組織和人才發展戰略、采購資源開發和供應商發展戰略、采購的風險和合規戰略、采購的信息化戰略、采購的社會責任戰略以及其他相關戰略(取決于企業采購部門的管理范疇和邊界)。如圖2-2所示。

圖2-2 采購戰略的范圍
三、制定采購戰略的基礎
在制定采購戰略的開始.企業需要重新評估賦予采購部門的使命,以往強調的單純的成本降低和質量的提高已經不能完全反映采購部門的價值。在一個要求管理精細化的新時代,對總體擁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the Ownership)的要求是最能反映客觀情況的指標,所以企業制定采購戰略也可以以TCO為目標來解決遇到的問題。
實踐之談
一家優秀的企業,在制定采購戰略的問題上,首先應當擁有全球化的視野。無論是顧客、企業發展方針、產品質量還是供應商,都應當被涵蓋在內。
此外,在物料采購方面,企業需要的是通過靈活機動的策略,搭建全球性的覆蓋網絡;在企業特色方面,通過實施創新、吸取消費者意見、定期舉辦供應商介紹會、細分市場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調整戰略并改進產品。但僅僅是企業自身的積極作為和顧客第一的理念仍然不夠,供應商的選擇同樣至關重要。
下面我們來看看iPhone的供應鏈圖譜:

iPhone的供應鏈圖譜
你可能不知道,在用戶拿到蘋果產品之前,它已經游歷了大半個地球了:其產品設計在美國,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在日本,韓國制造核心芯片和顯示屏,中國臺灣廠商供應另外一些零部件,然后在中國富士康的工廠內組裝完成,最后賣到世界各地。
全球化的尋源和資源配置,是蘋果獲得商業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希望每一個高級采購能夠對供應市場做出精準分析和預判,做好采購戰略和戰略儲備,“防患于未然”,最終贏在戰略。
四、重視采購戰略的意義
在目前的企業采購中,采購的戰略地位并沒有得到重視。大多數企業采用的一般采購流程就是生產部門根據生產的需要填寫申購單,然后由行政部門審批后,交給采購部門。采購部門的責任就是根據申購單上填寫的內容,去找供應商。日常工作中采購部門的任務就是等待生產部門和其他物資需求部門的申購單,然后再到市場上去尋找。目前的市場對于大部分商品來說是買方市場,因而從常規狀態下來看,采購部門的工作非常輕松,所以在國內很多公司,對于采購部門的重視程度遠不如銷售等其他部門,總認為采購部門是一個花錢的部門,采購工作很容易,在這樣的背景下,重視采購戰略的企業很少。
采購的作用真的如此不重要嗎?其實不然,雖然采購成本在不同行業中的比例是不同,但總體來說,采購成本是非常高的。根據有關數據統計,降低1% 的采購成本相當于增加10%銷售額。而把銷售額增加10%,對于一個成熟的市場來說,是很難的事情。但把采購成本降低1%,對于目前社會平均采購水平來說,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這就要求企業把采購管理提升到戰略的高度,制定對應的采購戰略。
拓展閱讀 三星贏在戰略的案例
三星在OLED上通過控制上游產業鏈,把控關鍵制程、設備和材料,打壓競爭對手蘋果、華為,成為OLED市場的絕對壟斷者。三星的采購戰略“一箭雙雕”,既保護了自己,也打擊了競爭對手,是供應市場采購戰略部署的經典案例。
三星競爭優勢的獲得完全取決于三星對供應市場的充分研究和分析,對趨勢的預判能力,眼光獨到,料敵機先,透過關鍵制程,搶先買斷關鍵設備,找到最強的公司全力扶植。
三星的主要舉措有以下幾點。
(1)讓對手做不出來,獨家供應。
(2)讓對手良率低,做不好。如LG、Sharp、京東方。
(3)讓對手做得慢,產出少。
(4)讓對手做了也不賺錢,用傾銷價壓市場。
三星掌握了蒸鍍機的蒸鍍制程,而制程關鍵要素就是:高良率和高分辨率。
關鍵設備由Canon Tokki 提供,一年只能產9臺,是100米長的生產隧道,售價1.14億美元/每臺。三星率先買斷機器,搶占產能布局。
不僅如此,三星還買斷關鍵材料:膜和金屬。日立金屬也是獨家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