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案例
綜合案例1
如圖1-120所示,用離心泵將蓄水池中20℃的水送到敞口高位槽中,管路為?57mm×3.5mm的光滑鋼管,直管長度與所有局部阻力(包括孔板)當量長度之和為250m,輸水量用孔板流量計測量,孔徑d0=20mm,孔流系數0.61。從池面到孔板前測壓點A截面的管長(含所有局部阻力當量長度)為100m。U形管中指示液為汞。摩擦系數可用下式計算,λ=。20℃ 水的密度取1000kg/m3和黏度取1.0×10-3Pa·s。當水的流量為7.42m3/h時,試計算:

圖1-120 流體輸送過程
(1)每千克水通過泵所獲得的凈功;
(2)泵的軸功率(η=0.7);
(3)A截面U形壓差計讀數R1;
(4)孔板流量計U形壓差計讀數R2。
解:(1)在1-1'和2-2'截面間列伯努利方程,以蓄水池水面為基準面,有
z1=0;z2=15m;u1=u2=0,p1=p2=0(表壓)
則,Re==
=52500>4000
所以,We=gΔz+∑hf=9.8×15+57.6=204.6(J/kg)
(2)泵的有效功率 Pe=qmWe=ρqVWe=1000××204.6=421.7(W)
泵的軸功率P==
=602.43(W)
(3) 在A和2-2'截面間列伯努利方程,以A點所在水平面為基準面,有
zA-2=1m; u=1.05m/s
所以,pA=4.38×104 Pa
由U形管力的平衡得:pA+ρg=R1ρAg
代入數據,得:
R1=0.474m
(4)孔板流量計U形壓差計讀數R2
由=0.61×
×0.022×
所以,R2=0.468m
綜合案例2
如圖1-121所示,用泵將水從儲槽送至敞口高位槽,兩槽液面均恒定不變,輸送管路尺寸為?57mm×3.5mm,泵出口垂直管段A、B水平截面上的測壓口有軟管與兩支液柱壓差計相連,其上指示劑水銀柱的讀數分別為R=40mm及R'=1200mm。右邊壓差計的左側指示劑液面與水平截面A的垂直距離H=1000mm,右側開口支管的水銀面上灌有一段R″=20mm的清水。A、B兩水平截面間的管長(即垂直距離)為hAB=6m。管路中的摩擦系數為0.02。當地大氣壓強為1.0133×105Pa,取水的密度為1000kg/m3,水銀的密度為13600kg/m3。試求:(1)水平截面A、B間的管路摩擦阻力損失∑hf,AB,J/kg;(2)水在管路中的流速u,m/s;(3)水平截面B上的壓強pB,Pa;(4)水平截面A上的壓強pA,Pa。

圖1-121 流體輸送過程
解:(1)取A點所在水平截面為上游截面,B點所在水平截面為下游截面,并以截面A為基準水平面。在兩截面之間列伯努利方程式,即:
(1)
則:
(2)
其中: zA -zB=0-6=-6(m)
將數值代入(2)式,得:
∑hf,AB=-6×9.8 +63800/1000=4.94(J/kg)
(2)A、B之間的阻力損失與流速有關,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3)
其中,l=6m,d=0.05m,λ=0.02,∑hf,AB=4.94J/kg,代入(3)式,有:
可得,u=2.029 m/s
(3)在右邊壓差計的左側指示劑液面處作t-s等壓參考面,由流體靜力學原理可知,pt=ps
則:
整理得:pB=pa+R″ρwg+R'ρHgg-(hAB+H)ρwg
=1.0133×105+0.02×1000×9.81+1.2×13600×9.81-(6+1)×1000×9.81
=193000(Pa)
(4)pA=pB+ΔpAB
=pB+hABρwg
=193000+6×1000×9.81
=2560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