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化學
- 楊娟 李橫江 曾小華
- 905字
- 2020-02-26 13:06:20
2.1 化學反應的方向和推動力
前面討論了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轉化過程。一切化學反應的能量轉化都遵循熱力學第一定律。但是,不違背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化學變化,卻未必都能自發進行。那么,在一定的條件下,哪些化學反應可以進行,哪些不能進行?這是熱力學第一定律不能回答的問題,我們需要用熱力學第二定律來解決。
2.1.1 自發過程及其特征
自發過程是在一定條件下不需要任何外力推動就能自發進行的過程。反應自發進行的方向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定溫、定壓)不需要借助外力做功而能自動進行的反應方向。
比如自然界中,熱傳導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水總是從高處自發地流向低處。而它們若想反向進行,沒有外力幫助是不能實現的。反應能否自發進行,與給定的條件有關。例如,在雷電的極高溫度時空氣中能自發生成NO,但在通常條件下此反應并不會自發進行,即使是在汽車內燃機燃燒室的高溫條件下,吸入的空氣中的N2和O2也只能反應生成微量的NO,然而這也足以對大氣造成污染。
那么根據什么來判斷化學反應的自發性?人們研究了大量物理、化學過程,發現所有自發過程都遵循如下規律:
①從過程的能量變化看,物質系統傾向于取得最低能量狀態。
②從系統質點分布和運動狀態來分析,物質系統傾向于取得最大的混亂度。
③凡是自發過程都可以通過一定方式做功。如水力發電就是利用水位差通過發電機做功;高溫熱源向低溫熱源自發傳遞的能量可以使熱機運轉做功。
2.1.2 自發的化學反應的推動力
很多化學反應是自發進行的,比如鐵在室外放置會生銹、AgNO3溶液遇到NaCl溶液馬上會生成沉淀。如何判斷一個化學反應是否可以自發進行?19世紀就有化學家提出根據熱效應來判斷化學反應是否自發進行,認為“只有放熱反應才能自發進行”。這一結論看似正確,因為系統總是有從高能態向低能態轉化的趨勢,轉化的過程就會伴隨熱量的放出,從而使系統更加穩定。事實上,許多放熱反應(ΔH>0)都是自發反應。但是有些吸熱反應也是自發進行的,比如KNO3的溶水過程、N2O5的分解都是自發進行的吸熱過程。這表明,在給定條件下要判斷一個反應能否自發進行,除了考慮焓變這一因素外,還有其他重要因素。
過程的方向和限度問題由熱力學第二定律來解決,為此需要引進新的熱力學狀態函數熵S和吉布斯函數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