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時間性指標與評價方法
2.2.1 投資回收期
投資回收期也稱返本期,指以項目的凈收益回收其全部投資所需要的時間,是反映投資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標。按是否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分為靜態投資回收期和動態投資回收期
(1)靜態投資回收期(Pt)
靜態投資回收期是指在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前提下,用項目各年的凈收益來回收全部投資所需要的期限。投資回收期可以自項目建設開始年算起,也可以自項目投產年算起,但應注明。本書若無特殊說明,投資回收期從建設開始年算起。
①原理公式 自建設開始年算起,投資回收期Pt(以年表示)的計算公式如下:
(2-1)
式中 Pt——靜態投資回收期;
CI——現金流入量;
CO——現金流出量;
(CI-CO)t——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
②實用公式靜態投資回收期的求解可借助現金流量表,根據凈現金流量來計算,其具體又分以下兩種情況
a.當項目建成投產后各年凈收益(即凈現金流量)均相同時,靜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公式如下:
(2-2)
式中 I——項目投入的全部資金;
A——每年的凈現金流量。
【例2-1】 某建設項目估計總投資需要3200萬元,預計項目建設投產后各年凈收益均為500萬,則該項目的靜態投資回收期為:
b.考慮各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各年凈收益相同的情況是很少見的,因為設備運轉、人員管理等都有一個試運行的過程,因此,大多數項目在剛剛投產的前幾年收益是不相同的,則當項目建成投產后各年的凈收益不相同時,靜態投資回收期可根據累計凈現金流量求得。計算公式為:
(2-3)
【例2-2】 已知某投資項目計算期內逐年凈現金流量如表2-4,求該投資項目的靜態投資回收期。
表2-4 某項目現金流量表

根據式(2-3),可得:
③評價準則將計算出的靜態投資回收期Pt與所確定的基準投資靜態回收期Pc進行比較。
a.若Pt≤Pc,表示項目投資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收回,則可以考慮接受該項目;
b.若Pt>Pc,表示項目投資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收回,則方案是不可行的。
(2)動態投資回收期()
動態投資回收期是指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前提下,用項目各年的凈收益來回收全部投資所需要的期限。
①原理公式
(2-4)
式中 ——動態投資回收期;
ic——基準投資收益率。
②實用公式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項目現金流量表中的凈現金流量現值,用下列近似公式計算:
(2-5)
【例2-3】 題意如【例2-2】,項目的現金流量表如表2-5。已知基準投資收益率ic=8%。試計算該項目的動態投資回收期。
表2-5 某項目現金流量表

解 根據式(2-5),可以得到:
③評價準則
a.(基準動態投資回收期)時,說明項目能在要求的時間內收回投資,是可行的。
b.時,則項目不可行。
按靜態分析計算的投資回收期較短,決策者可能認為經濟效果尚可接受。但若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用折現的方法計算的動態投資回收期比用傳統方法計算出的靜態投資回收期長些,因此該方案未必能被接受。
(3)投資回收期指標的優點與不足
使用投資回收期進行經濟評價,很容易理解,計算也比較簡單;項目投資回收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資本回收的周轉速度。顯然,資本周轉速度越快,回收期越短,風險越小,盈利越多。對于那些技術上更新迅速的項目,或資金相當短缺的項目,或未來的情況很難預測而投資者又特別關心資金補償的項目,進行投資回收期指標的分析是特別有用的。但不足之處是投資回收期不能全面反映投資回收之后的情況,也無法準確衡量方案在整個計算期內的經濟效果。所以,投資回收期作為方案選擇和項目排隊的評價準則是不可靠的,它只能作為輔助評價指標,或與其他評價方法結合應用。
2.2.2 借款償還期
借款償還期是指根據國家財政規定及投資項目的具體財務條件,以項目可作為償還貸款的項目收益(利潤、折舊、攤銷費及其他收益)來償還項目投資借款本金和建設期利息所需要的時間。它是反映項目借款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
(1)原理公式
(2-6)
式中 Pd——借款償還期(從借款開始年計算);
Id——投資借款本金和利息之和(不包括已用自有資金支付的部分);
Rp——第t年可用于還款的利潤;
D——第t年可用于還款的折舊和攤銷費;
Ro——第t年可用于還款的其他收益;
Rr——第t年企業留利。
(2)實用公式
在實際工作中,借款償還期可直接根據資金來源與運用表或借款還本付息計算表推算,其具體推算公式如下:
(2-7)
關于建設期貸款利息的計算,如果按實際貸款、還款日期計算將十分繁雜,為簡化計算,一般規定借款發生當年均在年中支付,按半年計息,其后年份按全年計息;還款當年按年末還款,按全年計息。有關建設期貸款利息的計算將在第5節財務分析相關報表中詳細介紹,這里僅介紹每年應計利息的近似公式:
(2-8)
【例2-4】 某項目期初一次性投資665萬,全部為銀行貸款,年利率為8%。項目建設期1年,第2年可用于還款的資金額為180.49萬,第3年可用于還款的資金額為225.28萬元,以后各年可用于還款的資金額均為290.14萬元,計算該項目借款償還期。(采用最大能力方式償還貸款)
解 借款償還過程見表2-6。
表2-6 借款還本付息計劃表

第一年:當年借款665萬元
建設期貸款利息I1=665/2×8%=26.6(萬元)
第二年:年初借款累計=665+26.6=691.6(萬元)
當年應還利息I2=691.6×8%=55.33(萬元)
當年償還的本金=180.49-55.33=125.16(萬元)
第三年:年初借款款累計=691.6-125.16=566.44(萬元)
當年應還利息I3=566.44×8%=45.32(萬元)
當年償還的本金=225.28-45.32=179.96(萬元)
依此類推計算各年的利息和本金,從還本付息計算表中可以看出,第5年償債后期末余額開始出現盈余,根據式(2-7)計算的貸款償還期為:
(3)評價準則
當計算出的借款償還期滿足貸款機構的要求期限時,即認為項目是有借款償還能力的;反之,則說明項目沒有借款償還能力。
借款償還期指標適用于那些計算最大償還能力,盡快還款的項目,不適用于那些預先給定借款償還期的項目。對于預先給定借款償還期的項目,應采用利息備付率和償債備付率指標分析項目的償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