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滑脂配方與制備300例
- 李東光
- 1106字
- 2020-01-19 11:52:58
復合鈣基潤滑脂(2)
原料配比
制備方法
(1)第一種制備方法 在25~120℃下,在含有基礎油、極性有機物和鈦酸四丁酯的混合體系中分別加入酸和堿,升溫至180~260℃進行高溫煉制,加入急冷油,冷卻研磨,根據需要加入添加劑,得到本品,通過以上反應,鈦酸四丁酯轉變成二氧化鈦納米微粒。酸和堿應當分別加入,可先加入酸,也可先加入堿。高溫煉制的溫度優選為200~240℃,煉制時間一般維持10~60min,優選20~40min,高溫煉制的作用是使潤滑脂結構穩定。
(2)第二種制備方法
①在非極性有機溶劑中加入四氯化鈦、C1~C4低碳醇和堿進行反應,靜置、過濾,分離沉淀,將反應生成的含有醇鈦的濾液用水水解,攪拌使其形成凝膠。通過以上反應,四氯化鈦轉變成二氧化鈦納米微粒。
②將步驟①得到的凝膠與基礎油混合,在20~120℃,優選70~110℃下分別加入酸、氫氧化鈣和氧化鈣,升溫至180~260℃,優選為200~240℃進行高溫煉制,加入急冷油,冷卻研磨,根據需要加入添加劑,得到本品。
(3)第三種制備方法 將二氧化鈦粉末加入到制備好的復合鈣基礎脂中,研磨均勻即可。
原料配伍
本品各組分質量份配比范圍為:基礎油68~95,稠化劑7~28,二氧化鈦1.5~5。
所述基礎油是100℃運動黏度為10~20mm2/s的礦物油、植物油、合成油或其混合物,植物油可以是蓖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等,合成油可以是酯類油、聚烯烴油等。
所述復合鈣基稠化劑是由酸與氫氧化鈣或氧化鈣反應而成,所述的酸中至少含有一種或多種C1~C8小分子有機酸和一種或多種C10~C24長鏈有機酸。小分子有機酸與長鏈有機酸的摩爾比為(15~50)∶1,優選(25~35)∶1。所述的小分子有機酸優選甲酸、乙酸、丙酸、辛酸、苯甲酸、水楊酸或乙二酸等。長鏈有機酸優選十二羥基硬脂酸或硬脂酸。所述的酸中還可以選擇性地含有硼酸,硼酸與長鏈有機酸的摩爾比為(0.5~5)∶1,優選(1.5~2.5)∶1。
所述的二氧化鈦在潤滑脂中的存在形式優選是納米級微粒。在紅外譜圖中,二氧化鈦的吸收峰出現在650~670cm-1,優選655~665cm-1。
本品中還可以根據需要加入添加劑,如抗氧劑、極壓抗磨劑等。抗氧劑可以是胺類抗氧劑、酚類抗氧劑、或二者的混合物。所述胺類抗氧劑可以是烷基二苯胺,如二異辛基二苯胺或二辛基二苯胺。所述酚類抗氧劑可以是屏蔽酚,如2,6-二叔丁基對甲苯酚、2,6-二叔丁基酚等。所述極壓抗磨劑可以是二硫化鉬、含鈦或鉍的化合物等。
質量指標
產品應用
本品可適用于較高溫度及潮濕條件下中、重負荷設備的潤滑。如冶金軋鋼機軸承、耐火器材窯車軸承、鑄造落砂機械、化工焙燒、機械加工熱處理、印染焙燒機、造紙干燥機、橡膠、塑料熱軸機等方面。
產品特性
本品具有氧化安定性好、表面硬化值變化小、高滴點(大于300℃)、極壓抗磨性好的特點。制備工藝簡便,易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