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丁貴堂

任嘉堯

丁貴堂,字榮階,1891年12月20日(清光緒十七年十一月十八日)生。祖籍山東黃縣,先輩闖關東,在遼寧海城丁家堡子落戶。祖父丁有柏為大車夫;父親丁希官以自做自賣豆腐為業,并租佃土地耕種。丁貴堂童年幫助父兄務農,牧牛放豬。由于家中三代文盲,其父下決心送他求學。丁十歲入塾,繼在本縣三育學堂、兩等小學堂就讀,敏而好學。他親身感受到日本、俄國帝國主義對東北的侵略,逐漸形成愛國思想,具有正義感。1910年他在奉天高等學堂畢業后,曾在奉天東關兩等小學堂執教,其時周恩來在該校求學據遼寧大學教授、丁貴堂之同學張鏡玄回憶以及與周恩來同學之盧廣績口述。丁貴堂生前曾多次對其子女說過:“周總理是位胸懷大略的政治家,想當年我只教過他短短幾個月英語,他至今還沒忘記。”。1912年春,他考入奉天法政學堂;兩月后,轉考入北京稅務專門學校,苦讀4年。畢業后于1916年7月被派到安東海關任見習,翌年8月經過考核升為最末級幫辦,開始了他整整46年在海關工作的生涯。

1919年秋,丁貴堂調到北京,在總稅務司署做打字工作,四年后為漢文科幫辦。我國海關自鴉片戰爭后,關稅自主權、海關行政管理權、關稅收支權等,均被英、美、法、日等帝國主義國家陸續攫奪,統管全國海關的總稅務司及各關稅務司、副稅務司皆由這些國家派遣的外籍人員擔任,我國海關大權完全被壟斷了,在海關工作的中國人員,備受外籍人員的歧視和欺凌。丁貴堂到海關工作后,不堪忍受他們蔑視我國主權的跋扈行徑,幾次與之爭吵。丁曾聯合總稅務司署的中國人員與外國人交涉,據理力爭,方獲得了房租及煤貼。

1927年春,丁貴堂調上海江海關任漢文秘書。是年4月,蔣介石發動政變后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英美為支持國民黨統治,聲稱將海關行政權逐步交還我國,總稅務司署隸屬財政部關務署。但是,總稅務司仍由英人梅樂和(Frederick William Maze)“代理”,稅務司、副稅務司等高級職務亦仍由外人充任。這年,江海關中國員工發起組織海關華員聯合會,以“提高職權,改良待遇”相號召,開展爭取中外關員平等待遇的斗爭,丁為該會組織部員。在斗爭中,丁主張用和平說理的辦法,而不用罷工或其他暴動手段,認為那些手段既為國民政府所不容,若失敗,會使洋員更加兇殘。在廣大員工堅持斗爭下,海關當局被迫提升數名華員為“代理副稅務司”以資敷衍,丁貴堂升為江海關代理副稅務司,仍做漢文秘書工作。

1929年初,國民政府財政部關務署在南京舉行海關關制審查會議,丁貴堂和其他愛國人士為挽回海關行政管理權及提高華員地位待遇,在會上據理力爭,取得了中國關員和外籍關員原則上的平等待遇和地位,并規定以后海關行政部門停止招收外國人,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削弱外國人的壟斷權勢。同年,梅樂和實任總稅務司,丁貴堂在總稅務司署任漢文科代理稅務司,次年初實任漢文科稅務司。他對海關一切事務,力爭必須由關務署同意后方可執行,避免外員多頭干預,以維護海關主權;同時,他對海關的報關單和其他統計報表均加列漢文,打破了單用英文的慣例。

1934年4月,丁貴堂升任總稅務司署總務科稅務司(相當于秘書長)。這項職務歷來由英、美人充任,“九一八”事變前夕始由日籍關員岸本廣吉充任。“九一八”事變后中日關系惡化,岸本返國,丁在全國人民抗日怒潮中繼任總務科稅務司。但是國民黨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后,日本政府一再要求岸本復職。是年底,丁貴堂被迫改任不管科稅務司。1935年春,丁被派為考察歐美關政特派員,出國7個月。9月返國后,任總稅務司署漢文科稅務司。

“九一八”、“一二八”事變后,全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風起云涌,丁貴堂愛國熱情高昂。他對家鄉東北的淪亡十分痛心,對十九路軍在上海英勇抗戰非常敬佩。他曾聯合在上海的海關高級華員張勇年等人,通電號召全國海關員工向抗日軍隊捐獻慰勞金。在他們的倡議下,全國海關的中國員工自1933年起,按月捐獻薪金的5%,慰勞和援助英勇抗日的十九路軍、東北義勇軍和馮玉祥、吉鴻昌、宋哲元在華北的抗日部隊;閻寶航、高崇民等人主持的東北抗日救國會也得到了資助。丁同情和支持東北進步人士和流亡學生的愛國活動,常予慷慨資助,并熱情接待杜重遠、閻寶航、高崇民等人住在自己家中。丁貴堂對宋慶齡和斯諾、艾黎等創導的“工合”運動,亦予以贊助和支持。以后他還帶動海關員工開展捐獻活動。抗日戰爭爆發后,八路軍平型關大捷,丁請閻寶航交1萬元給八路軍辦事處;以后又撥款兩萬元支援新四軍。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租界成為孤島。丁貴堂籌劃將總稅務司署內遷重慶,但為日本侵略者所阻。總稅務司署曾把華北日本侵略軍進出山海關和長城各口的情況密電報告重慶國民政府。日軍在發動太平洋戰爭后進占租界,在天津海關發現此項密電副本,認定是間諜行為,于1942年3月逮捕丁貴堂及副稅務司張勇年等人。雖遭嚴厲審訊,辱罵毆打,丁始終表示系按政府明令辦理,拒不承認是間諜行為。一個月后釋出。是年底,丁佯稱患病告假去東北老家養病,毅然離別妻室子女離滬,在河南商丘穿越日偽封鎖線,輾轉抵達重慶。

1943年3月,丁貴堂在重慶任總稅務司署秘書長。6月,總稅務司梅樂和辭職,丁被派為代理總稅務司,是為中國關員第一次執掌海關領導權。但為時只2個月,國民政府財政部即派美國人李度(Lester KnoxLittle)為總稅務司,任丁為副總稅務司。10月,丁到新疆籌設海關,于翌年2月在迪化(今烏魯木齊)設立迪化關,丁兼該關稅務司;嗣后并在中蘇邊境塔城、伊寧、霍城、和闐等地設立了關卡。

抗戰勝利后,丁貴堂被派為上海財經接收委員,并兼江海關稅務司及上海浚浦局局長,負責接收總稅務司署、江海關和浚浦局。他潔身自守,與當時眾多之國民黨“劫收”大員截然不同。1946年冬,李度調丁回總稅務司署,而另派英國人白立查(E.A.Pritchard)為江海關稅務司,以控制這個東方和中國第一大口岸。丁貴堂力主江海關稅務司一職應由中國關員擔任,但李度得到宋子文和國民黨政府關務署長張福運的支持,獨斷專行,仍命丁向白立查交卸。白立查不久患肺癌死去,江海關稅務司一職始由中國關員充任。

由于國民黨統治集團仰仗美英帝國主義的援助,盤踞在海關的帝國主義分子盛氣凌人,肆意凌辱和欺壓我國員工,上海區海關員工會曾先后五次發動怠工、罷工,丁貴堂始終表示同情,但勸說罷工工人“應當適可而止,不可弄的太大了難以收拾”丁貴堂:《自傳》(1951年7月1日),手稿打字本第16頁。。李度曾調來國民黨特務、軍警企圖武力鎮壓,丁貴堂等從中斡旋、阻止,力免釀成流血事件。

在人民解放戰爭取得三大戰役勝利的形勢下,國民黨統治集團軍政人員紛紛逃往廣州、臺灣;海關許多人員亦惶惶不安,以丁貴堂之行動定去留。丁在中共地下組織和民主人士的團結、教育下,決心留守江海關,設法保護關產和檔案,期望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實現自己收回關權的愿望。1949年春,丁毅然宣布決定留滬,敦促李度電令各關不得撤退,不得運走檔案,不得匯走稅款。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統治集團從廣州、臺北幾次電令丁將當時遠東最大的挖泥船“建設號”開往臺灣;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又下令征調海關和浚浦局的數十艘緝私艇和挖泥船。丁貴堂在中共地下組織領導和海關廣大員工的支持下,托詞“船只要修理”、“人員要補充”、“材料要添置”而予以拖延,盡力保護關產。湯恩伯十分惱怒,曾下令逮捕丁貴堂;由于解放大軍兵臨城下,湯倉促逃跑,丁得免于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均被取消,海關實現了完全的獨立自主,丁貴堂無限興奮。他積極協助上海市軍管會接管總稅務司署、江海關和浚浦局。1949年9月,他參加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擔任海關總署副署長、海關管理局局長,主持人民海關的建設,不遺余力。由于丁貴堂熟諳海關事務,毛澤東曾直呼他為“丁海關”。他還當選為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2年11月21日丁貴堂病逝北京。

主要參考資料

對外貿易部海關總署研究室編:《帝國主義與中國海關》,科學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

[美]威羅貝:《外人在華特權和利益》,三聯書店1957年版。

丁耀珍、丁耀璞、丁耀瑛、丁耀琳:《紀念父親丁貴堂》,《光明日報》1982年12月29日。

《丁貴堂》,戚再玉編:《上海時人志》,展望出版社1947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三江| 金塔县| 兴化市| 勃利县| 保德县| 隆昌县| 五常市| 留坝县| 民权县| 时尚| 雷山县| 潼南县| 清苑县| 清流县| 镇宁| 绥滨县| 伊春市| 盐城市| 临澧县| 墨玉县| 响水县| 电白县| 石泉县| 化州市| 荆州市| 玛沁县| 张家川| 黄骅市| 革吉县| 南溪县| 黄石市| 陇川县| 陕西省| 信阳市| 闻喜县| 天水市| 安岳县| 修水县| 新巴尔虎左旗| 友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