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陳代文學成為獨立研究課題的文學意義

以上專著、論文對陳代文學都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為本書的研究提供了文獻資料和理論基礎,頗有啟發性與參考意義,但與宋、齊、梁豐富的研究成果相比,尚有幾點不足:

首先,缺乏系統性。研究者多側重于宮體詩、徐陵、陳叔寶、陰鏗等的研究,對賦韻詩、賦得詩、邊塞詩、張正見、沈炯、周弘正等的研究力度還不夠。

其次,缺乏對陳代文學獨立的文學地位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常把陳代文學看作是南北朝文學或齊梁文學的余緒,對陳代文學獨立的文學地位和價值的研究還有待加強。

再次,缺乏新視角。學術群體、侯景之亂、文會活動、南北聘問等對陳代文學具有重要影響,研究者鮮有把陳代文學放在以上大背景中加以具體探究的。

因此,基于以上研究現狀,以陳代文學創作實際為出發點,從多元視角對陳代文學的演變進程、藝術風格和價值地位進行宏觀性、系統性、綜合性研究,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課題,對于全面、客觀地認識陳代文學乃至中國文學都具有重要的文學史意義。

首先,從總體特征上著手,可以揭示陳代文學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認為有陳一代雖然國祚短促,然藝文亦未可謂衰矣,“陳代開國之初,承梁季之亂,文學漸衰。然世祖以來,漸崇文學”。“蓋陳之文學,雖不及梁代之盛,然風流固未嘗歇絕也。”劉師培著:《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頁90。劉師培還認為陳代“文學復昌,迄于亡國”劉師培著:《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頁90。。陳代雖然短暫,但陳代文學卻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在歷史、社會和文化環境的不斷變幻中,已經形成了不同的文學價值取向和屬于陳代文學的特定風格。如侯景之亂所抒發的羈旅愁思,家國之悲對齊梁綺靡的文風的沖擊,陳代文會活動中所追求的韻律美和趨同性的創作范式,還有諸如不尚綺靡、崇尚復古等文學主張。

其次,突破以個案作家、體裁分類的傳統研究方法,采取以學術群體、侯景之亂、文會活動、南北聘問等為中心的專題探究形式,對相關文學現象和作品加以闡釋或解讀,辯證分析陳代文學的思想內容、藝術風格和文化價值,從而清晰地探究和揭示陳代文學發展的內在脈絡和特征。

再次,從文學發展史的視角,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對比分析,將陳代文學放在南朝文學、南北朝隋唐文學發展的全局中系統考察,歷史地看待陳代文學的成就與不足,客觀確認陳代文學在南北朝文學向隋唐文學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從而推動和深化對南北朝文學乃至中國文學發展史的認識和研究。

基于以上的判斷,本書的研究將從以下九個方面展開:

一是陳代文學生成的文化背景。通過對梁末動蕩不安的社會現狀及文士命運的變遷,陳宣帝的屢次北伐,士族地位的急劇衰退與庶族地位的逐步崛起的系統考察,探究陳代文學生成的歷史文化環境;從創作陣容的構成、創作觀念、創作風佫的繼承,探究梁代文學對陳代文學的影響;從創作成就、藝術技巧的新特征,探究陳代文學在發展變化中的新成就。

二是陳代的學術群體。通過對吳興沈氏儒學群體與學術活動、智法師與陳代文士交游考論、周弘正與陳代玄學等的系統考察,深入探討這些學術群體在注疏經典、聚眾講學、展開論辯等方面對陳代文人及文學創作的影響。

三是陳代文學的思想傾向。通過對陳代獨特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氛圍等的系統考察,深入探討《玉臺新詠》與陳代文學的通俗化、審美化傾向,陳代文學的娛情性特征、新變意識,陳代文學的思想局限及其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四是陳、齊、周“后三國”格局下的南北聘問與文化交流。通過對“后三國”格局下南北朝聘使的文化與學術活動等的系統考察,深入探討他們在才辯問對與文化碰撞、賦詩往還與詩文評點、書籍往還與文學交流、聘北使者與北朝風俗的南傳等方面對促進南北文化交融的作用。

五是侯景之亂與陳初詩風、文風之變。通過對侯景之亂前后世風與文風、陳初時代精神與社會風貌等的系統考察,深入探討侯景之亂對陳初“以悲為主”的文學風尚,陳初詩風、文風中的凄愴之感、悲壯之情和深沉的鄉關之思以及徐陵、沈炯的政治性文書雖為代言、頗變舊體等的具體影響。

六是陳代文學群體、文會與文學創作。通過對陳代文學群體的文人雅聚、賦詩唱和等的系統考察,深入探討陳代賦得詩在詩題形式、審美追求和藝術技巧等方面的新發展;陳代邊塞樂府詩注重賦體法、詠物性、意象描寫與情感抒發等趨同性的創作范式。

七是陳叔寶文學群體的文學創作。通過對陳叔寶文學群體的文化生成環境和游宴賦詩活動等的系統考察,深入探討宮體樂府詩在心理描寫、審美追求等方面的新變;賦韻詩在體裁樣式、語言和修辭技巧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文風中所呈現出的浮華側艷之風和細膩婉約之致。

八是陳代文學的文體特色。通過對陳代詩歌的平仄、粘對、對仗、句式等聲律特征和陳代文章的駢散句式等的具體分析,深入探討陳代文會活動與五七言詩創作;五言八句體式的成熟與五言詩的律化;七言詩創作的群體性特征與七言歌行詩的成熟;文體的進一步駢化以及史傳文的散體手法。

九是陳代文學的地位與影響。通過對陳代文學與齊梁文學、隋唐文學等的對比分析,深入探討陳代文學對齊梁文學的繼承與創新、隋唐文學對陳代文學的歷史批判與理性接受,辨證分析陳代文學在詩風、文風轉變,語言技巧、創作手法的日趨成熟以及在促進古文運動、南北文風融合等方面的成就與價值,客觀總結陳代文學在南北朝隋唐文學發展進程中所具有的獨特的地位與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永登县| 长垣县| 洞口县| 阿巴嘎旗| 凤冈县| 福海县| 庆安县| 周口市| 常宁市| 抚州市| 镇康县| 江孜县| 渝中区| 顺义区| 玛纳斯县| 龙游县| 萍乡市| 太康县| 建昌县| 唐山市| 凤山县| 东港市| 玉屏| 民丰县| 安龙县| 青川县| 临朐县| 铜山县| 松桃| 临沂市| 鸡泽县| 桂平市| 三都| 庆元县| 探索| 喜德县| 玉田县| 天台县| 平江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