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陳代文學的整體研究

陳代文學的整體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各種文學史性質的論著中。一方面,研究者多有貶斥之辭。如劉大杰先生《中國文學發展史》認為梁代文學是“色情文學”、“亡國之音”劉大杰著:《中國文學發展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頁202。。胡國瑞先生《南北朝文學史》認為:“從梁以至陳代,詩風更是卑下,勉強可以提出的,只有陰鏗和徐陵。”胡國瑞著:《南北朝文學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頁145。蕭滌非先生《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認為:“樂府至陳,聲情益蕩,史言后主荒于聲色,與江總等狎客,游宴后宮,詩酒流連,罕關庶務。雖欲不亡,其可得乎?”蕭滌非撰:《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頁255。

另一方面,研究者也逐漸發掘了陳代文學的價值,共分為兩大類觀點:第一類觀點認為陳代文學是梁代余緒,但又有所發展。如朱東潤先生《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認識到了這一時期文學創作的成就,并對梁陳文學屢遭詬病進行了分析,他認為,一則梁陳覆亡,近在眉睫,遂謂文章為人禍福;二則隋人代周,唐人代隋,自許朔士,薄彼南人,故譏彈梁陳,嘲弄徐庾,此蔽于方域之見者又一也朱東潤撰:《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頁78。。章培恒、駱玉明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史》認為陳代文學“基本是沿著梁代文學的道路繼續發展”,在南北朝向唐代文學過渡中具有重要作用章培恒、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頁411。。葛曉音先生《八代詩史》(修訂本)(中華書局2007年版)、王鍾陵先生《中國中古詩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聶石樵先生《魏晉南北朝文學史》(中華書局2007年版)等認為陳代文學大抵因循梁代,而在思想內容和寫作技巧上是有所開拓的。

第二類觀點認為陳代文學作為獨立研究課題具有一定的文學成就。劉師培先生《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認為有陳一代雖然國祚短促,然藝文亦未可謂衰矣,“陳代開國之初,承梁季之亂,文學漸衰。然世祖以來,漸崇文學。后主在東宮,汲引文士,如恐不及,及踐帝位,尤尚文章,故后妃宗室,莫不競為文詞。又開國功臣如侯安都、孫玚、徐敬成,均接納文士。而李爽之流,以文會友,極一時之選。故文學復昌,迄于亡國”劉師培著:《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頁90。。劉師培先生抓住了陳代文學精神和文學風氣的嬗變,并對陳代主要作家的創作成就進行了簡要評價,其論述雖簡要卻極為精辟,為陳代文學整體研究開拓了思路。謝無量先生《中國大文學史》亦曰:“陳時文人,自徐陵外,當推江總,余如陰鏗、姚察、虞荔、虞寄、顧野王、周弘讓、張正見之流,并一時之選也。”謝無量著:《中國大文學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頁38。駱玉明、張宗原先生《南北朝文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除論述徐陵和陰鏗外,還對張正見及陳叔寶文學集團的創作予以肯定。曹道衡、沈玉成先生《南北朝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版)在深入挖掘相關史料的基礎上對這一時期的文學風貌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發表了許多精湛的學術見解,論及了徐陵、陰鏗、沈炯、周弘正、周弘讓、陳昭、張正見、劉刪、祖孫登、江總、姚察以及陳叔寶文學群體等陳代所有知名作家,其論述更具體,系統性更強,對文人及文學風貌的把握更為確切。而郭預衡先生《中國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對這一時期個體作家的散文創作如徐陵、沈炯等有較為深入的探討。在諸位先生的開拓下,此一時期的研究正逐漸變得豐富起來,極大地提高了文學研究的理論水平。但相對來說,這些研究還是著眼于史的介紹,較為突出探討個體創作的特色。此后的文學史等雖對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多有關注,但也僅僅作為文學史的一小章或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尾巴,如徐嘉瑞先生《中古文學概論》(亞東圖書館1930年版)、陳仲凡先生《漢魏六朝文學》(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陳家慶先生《漢魏六朝詩研究》(安徽大學1934年版)、洪為法先生《古詩論》(商務印書館1939年版)、劉永濟先生《十四朝文學要略》(中國文化服務社1946年版)、羅常培先生《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獨立出版社1945年版)、劉躍進先生《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魏晉南北朝卷》等都對此一段文學有簡要論述。

90年代以后,博士論文選題對此領域關注甚多。山東大學楊德才的博士論文《梁陳文學編年與考論》(1999年)具體詳細地分析了陳代五言詩的用韻、律詩句式、律句組合方式與篇式結構等。馬海英《陳代詩歌研究》(學林出版社2004年版)是國內第一部研究陳代詩歌的專著,填補了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的一段空白。此書資料豐富,分析細密,特別是書后所附陳代詩文系年辯證翔實準確,對后來研究者頗有啟益,但作者較為注重個案作家的研究,發現個體作家創作的顯著特征,系統性還有待加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州市| 钟山县| 陆丰市| 明溪县| 平陆县| 阳东县| 阳原县| 义马市| 余庆县| 江城| 梁平县| 平安县| 宁海县| 改则县| 花莲县| 三明市| 乐陵市| 五指山市| 桑日县| 河北区| 高平市| 库车县| 汾阳市| 辉南县| 密山市| 福海县| 基隆市| 延安市| 镇远县| 金塔县| 平远县| 灌南县| 关岭| 綦江县| 南阳市| 阳城县| 公安县| 神池县| 南漳县| 三原县|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