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場景方法論:如何讓你的產品暢銷,又給用戶超爽體驗
- 崔德乾 彭春雨
- 833字
- 2019-08-01 11:35:13
(一)競爭的另類解讀——場景之爭
在碎片化的時代,要搶占用戶注意力、搶占流量、搶占銷量、搶占用戶的忠誠度,都離不開場景。競爭的另類解讀就是具體化的場景之爭。
社交媒體和傳統媒體的競爭,實質是“社交”與“資訊”兩個場景的競爭。傳統媒體干不過社交媒體的原因,就是社交媒體有社交場景同時具備資訊功能,而傳統媒體只有資訊功能缺乏社交場景。人民日報旗下的APP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歡,就是因為它會借助熱點事件做一些應用,培育社交場景。
抖音和微信競爭,是在“刷屏社交”這一場景下的競爭,搶占的是用戶刷屏時間的長短。
阿里系和騰訊系的商業競爭,已經從單純的線上流量入口之爭,轉化成線上線下各種服務場景之爭。從支付到商業,從社交到視頻,從外賣到出行,阿里和騰訊都在整合資源,構成了波瀾壯闊的場景競爭。
場景之爭可以是點的競爭(如產品、價格、渠道、推廣等各個單一的點)、線的競爭(借助場景流,強化產品、渠道、價格、推廣的核心能力)、面的競爭(品牌的綜合競爭),也可以是體的競爭(組建新的產業價值鏈)。
場景是放大器,將品牌和產品價值放大,收獲品牌溢價,這是場景“點”的價值;場景是連接器,勾引大量用戶積極參與品牌的生產、銷售、消費與推廣,這是場景“線”的價值。
場景賦能,為品牌修建新的護城河,這是場景“面”的價值;借助場景還能將生產、分銷、零售和消費四個環節緊密相連,組成共創共享的新產業價值鏈,奠定暢銷與長銷的基礎。這是場景“體”的價值。
場景營銷的底層邏輯是用戶思維,是對商業人、貨、場三要素進行重構,提供場景化的解決方案,要么解決用戶的痛點、消除癢點,要么提供甜點和尖叫點。這樣不但創造了價值,也創造了顧客。
場景制造和場景營銷成為商業未來的重要命題,是企業構建運營能力的基礎。
場景之爭,就是對人(用戶)的爭奪,在具體的場景下鎖定核心用戶,讓客戶感知“我是最佳解決方案”。對用戶的爭奪,是在特定場景下對時間消耗的爭奪,是在培養用戶對品牌的偏好度。
所以說,品牌忠誠度的高低,就是消耗用戶時間的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