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產業外資控制報告(2015~2016)
- 卜偉 李文興
- 2864字
- 2019-01-04 23:45:28
九 本年度報告的不足
本年度報告在書寫過程中力求數據分析翔實,但大部分產業技術控制度數據沒有更新。由于《中國科技統計年鑒》自2010年不再更新相關數據,本報告中除了第一產業的外資技術控制度、汽車產業的外資研發費用控制度和高技術產業的外資擁有發明專利控制度、外資研發費用控制度、外資新產品產值控制度之外(第三產業無外資技術控制度數據),其余產業技術控制度的計算和分析仍然停留在2008年。本報告盡管試圖通過文獻、報告等途徑查找獲取數據的其他來源以更新技術控制度指標,但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由于該指標的重要性,仍然予以保留。
參考文獻
[1]卜偉、謝敏華、蔡慧芬:《基于產業控制力分析的我國裝備制造業產業安全問題研究》,《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2]曹秋菊:《如何應對國外反傾銷和抵制進口傾銷》,《湖南商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
[3]陳勇:《FDI路徑下的國際產業轉移與中國的產業承接》,博士學位論文,東北財經大學,2007。
[4]崔健、劉忠華:《外國直接投資對東亞和拉美國家經濟安全影響的制度分析》,《東北亞論壇》2004年第1期。
[5]崔衛杰:《開放形勢下的中國農業產業安全》,《國際經濟合作》2015年第1期。
[6]崔新健,《中國利用外資三十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7]代中強:《實際知識產權保護、內部化優勢與FDI流入》,《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8]鄧田生、劉慷豪:《跨國壟斷性并購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科技進步與決策》2008年第7期。
[9]方芳:《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威脅及對策》,《上海經濟研究》1997年第6期。
[10]傅正華、林耕、李明亮:《中國技術轉移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11]何維達、何昌:《當前中國三大產業安全的初步估算》,《中國工業經濟》2002年第2期。
[12]洪群聯:《我國服務業產業安全形勢評估及政策建議》,《經濟縱橫》2015年第8期。
[13]紀寶成、劉元春:《對我國產業安全若干問題的看法》,《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年第9期。
[14]蔣志敏、李孟剛:《外資并購危及中國產業安全》,《瞭望》2008年第28期。
[15]景玉琴:《開放、保護與產業安全》,《財經問題研究》2005年第5期。
[16]藍海濤:《運用世貿反補貼規定維護中國產業安全》,《宏觀經濟研究》2006年第5期。
[17]李孟剛:《產業安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18]李孟剛:《產業安全理論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2010年第二版。
[19]李孟剛:《產業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0]李斯特:《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晏智杰譯,華夏出版社,2009。
[21]劉新英、劉雯雯:《山東省產業安全預警研究》,《理論學刊》2013年第1期。
[22]劉秀玲:《國際直接投資與技術轉移》,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23]劉一飛:《國外有關產業安全的經驗及教訓》,《宏觀經濟管理》2010年第4期。
[24]劉云:《跨國公司技術創新研發國際化的組織模式及影響》,科學出版社,2007。
[25]劉震宇:《中國企業技術積累與跨國化》,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6]馬曉河、趙蘋、劉現偉:《中國產業安全態勢評估、國際借鑒及若干對策建議》,《改革》2009年第4期。
[27]馬有才、陳愛萍:《基于產業安全的反傾銷與反反傾銷聯動策略》,《對外經貿實務》2006年第7期。
[28]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李明軒等譯,華夏出版社,2002。
[29]喬穎、彭紀生、孫文祥:《FDI對我國產業風險的實證研究》,《世界經濟研究》2005年第9期。
[30]申喜連:《加強宏觀調控 維護產業安全 振興民族經濟》,《民族論壇》1997年第2期。
[31]石橋:《中國產業安全理論研究的開創性成果——李孟剛教授〈產業安全理論研究〉評價》,《中國流通經濟》2013年第3期。
[32]史忠良:《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產業安全》,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33]蘇波:《向高端制造業強國登攀》,《求是》2014年第13期。
[34]唐彬、唐曉明:《關于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發展的新思考及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啟示》,《知識經濟》2011年第3期。
[35]童志軍:《利用外資和國家產業安全——美、日、韓、墨四國的政策及借鑒》,《中國軟科學》1997年第2期。
[36]童志軍:《利用外資和國家產業安全》,《中國投資與建設》1996年第8期。
[37]王金龍:《反傾銷視角下我國產業安全的維護》,《當代經濟研究》2004年第11期。
[38]王培志:《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產業安全預警機制研究》,中國財經出版社,2008。
[39]王蘇生、黃建宏、李曉丹:《中國裝備制造業產業安全分析——以產業控制理論為基礎》,《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第9期。
[40]王文峰:《FDI理論研究綜述》,《黑龍江對外經貿》2007年第1期。
[41]王瀟健:《外資企業在華并購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及對策》,《對外經貿實務》2009年第2期。
[42]王曉紅、沈家文:《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現狀與趨勢展望》,《國際貿易》2015年第2期。
[43]王曉蓉:《外資流入與產業安全》,《中國投資與建設》1996年第2期。
[44]王允貴:《產業安全問題與政策建議》,《開放導報》1997年第1期。
[45]王允貴:《外資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與對策》,《瞭望新聞周刊》1997年第3期。
[46]吳玉萍:《國內產業安全研究新進展及展望》,《經濟研究導刊》2010年第15期。
[47]夏興園、王瑛:《國際投資自由化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中南財經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48]徐君、高厚賓、王育紅:《新能源產業安全的影響因素及交互效應》,《資源開發與市場》2015年第5期。
[49]徐玲、夏晴、董自光:《當前我國利用外資的新特點和新形勢分析》,《國際貿易》2016年第5期。
[50]楊公樸、王玉、朱舟、王薔、李太勇:《中國汽車產業安全性研究》,《財經研究》2000年第1期。
[51]楊益:《當前我國產業安全面臨的壓力及其應對措施》,《國際貿易》2008年第9期。
[52]余玲:《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現狀及發展思路》,《中國國情國力》2011年第2期。
[53]張福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維護我國產業安全》,《甘肅社會科學》2015年第3期。
[54]張銘:《美國保護產業安全的做法及對我國的啟示》,《經濟管理》1997年第2期。
[55]張志宏:《關于利用外資與我國產業安全大論戰若干問題的深入思考》,《國際經貿探索》1997年第6期。
[56]張志宏:《利用外資與我國產業安全若干問題的深入思考》,《中國工業經濟》1998第3期。
[57]趙家章:《我國利用外資歷程及其特點探析》,《經濟界》2011年第1期。
[58]趙琳:《服務業FDI獨資化傾向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
[59]趙元銘、黃茜:《產業控制力:考察產業安全的一個新視角》,《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60]鄭鐵橋、劉再起:《杰斐遜重農主義和漢密爾頓重工商主義的分歧、競爭與融合》,《理論月刊》2011年第9期。
[61]周天蕓:《外國資本進入與國內市場保護》,《鄭州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16期。
[62]朱建民:《一些國家維護產業安全的做法及啟示》,《經濟縱橫》2013年第4期。
[63]左世全:《產業全球化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及對策》,《理論導刊》2011年第11期。
[64]UNCTAD:《2009年貿易和發展報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