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八 本年度報告的改進

與《中國產業外資控制報告(2014)》相比較,除了糾正語句、更新數據、增加新文獻、補充新案例外,本年度報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改進與創新。

第一,本報告認為“產業安全”應限于“重要產業”。“重要產業”并沒有一個客觀、統一的標準。參考“戰略性產業”(UNCTAD, 2009),政府有關文件規定的“國有經濟和中央企業必須控制的具體行業和領域”“振興產業”“對外資鼓勵、限制和禁止的行業”等,以及產業數據可獲得性,將原來的十個行業減為現在的六個行業。

第二,總論中的標準調整。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5)》更新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劃分標準。此外,根據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通知》,將原有的大中型工業企業劃分標準改為大中小微型工業企業。

第三,根據最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行業篇中將機械制造業研究調整為裝備制造業。在《中國產業外資控制報告(2014)》中研究的是機械制造業,包括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和儀器儀表制造業,而本年度報告研究的則是裝備制造業,與機械制造業相比多了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2011年之后《中國統計年鑒》的統計項目為“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加“汽車制造業”,下同。和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2003~2011年對應的是“通信設備、計算機及電子設備制造業”,2012年和2013年對應的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兩個細分行業。這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公布的《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到抓住九大產業重點項目,實施裝備自主化,其中九大產業重點項目就包括了船舶工業和電子信息產業,這說明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和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是裝備制造業調整和規劃的重點,有必要納入研究范圍內。

第四,預測各產業2015~2017年的外資控制度。本報告除了由于客觀原因無法找到的相應指標數據,將所使用的其他數據都追溯到1995年《中國統計年鑒》(1996~1999年)中沒有外資固定資產凈值數據,故該指標數據僅追溯到了1999年;《中國統計年鑒(1999)》中沒有1998年相應的外資數據,用1997年和1999年兩個年份數據的平均值替代;《中國科技統計年鑒》編排在2003年及以后出現較大調整,不能查找到2000年和2001年“外資研發費用額”和“研發費用總額”。,目的是應用多項式預測方法,預測出相關指標2015~2017年的數值。需要說明的是,在對相關指標進行多項式預測時,是利用總行業和其細分行業的原始數據,對每一個行業中外資部分和行業整體分別進行了多項式模擬,得到預測方程多元回歸的R2達到0.8,說明方程線性度較好,故選取預測方程的依據是R2 >0.7,否則放棄預測。,從而根據預測方程對每個指標2015~2017年的數值進行預測,再根據上述預測值計算相應的外資控制度,最終得到其預測值。

第五,除第一章外,在每章的“結論與對策建議”部分,通過比較分析總行業的所有外資控制度具體包括以下幾點。A.1995~2011年外資市場控制度、股權控制度和總資產控制度(第一產業外資股權控制度追溯至1997年;第三產業外資市場控制度和外資股權控制度均追溯至2005年,第三產業外資總資產控制度追溯至2004年;汽車產業三項控制度均追溯至2000年;高技術產業無外資股權控制度數據)。B.1999~2011年外資固定資產凈值控制度(第一產業追溯至2004年,第三產業追溯至2004年,汽車產業追溯至2000年,高技術產業無外資固定資產凈值控制度數據)。C.1999~2008年的外資技術控制度(第一產業只有外資研發費用控制度,且年份范圍為2002~2017年;第三產業無外資技術控制度數據;汽車產業只有外資研發費用控制度,且年份范圍為2000~2011年;鋼鐵產業只有1999~2008年的外資擁有發明專利控制度;高技術產業外資技術控制度三項指標的年份范圍為1998~2017年)。,結合前面部分的具體分析,比較分析該產業外資控制的總體情況,使得出結論的依據更為充分。同時,根據最新的產業發展形勢,增加與完善了相關政策建議。

第六,補充了更多的案例,并添加案例中所涉及的主要公司簡介,以增進對相關企業的了解和增強對案例的整體把握。

第七,在保持數據縱向一致性的前提下,為了更新數據對部分數據的統計項目進行調整。①根據研究的科學性由于合同金額的實際價值較小,國家商務部《中國投資指南》已不再公布利用合同外資金額表示的外商直接投資產業結構。,將第一章中的外商直接投資行業結構中原有的合同外資金額占比的指標改為實際使用金額占比等。②為計算出2011~2013年的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控制度,將《中國統計年鑒》(2012~2014年)的統計項目由《中國統計年鑒》(2005~2011年)的“按行業、隸屬關系和注冊類型分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調整為“各行業按隸屬關系、登記注冊類型和控股情況分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和“各行業分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③為保持建材業1999~2006年數據在指標上的一致性,將建材業2001~2005年總資產與固定資產凈值的統計項目由“按行業分大中型工業企業主要指標”改為“按行業分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主要指標”,使外資控制度的變化更具參考意義(2007~2013年數據的統計項目為“按行業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指標”)。

第八,查找到了部分細分行業的實際使用外資數據。在《中國產業外資控制報告(2014)》中沒有關于細分行業實際使用外資的數據,而本報告加入了裝備制造業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和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三個細分行業實際使用外資的數據,有助于增強對裝備制造業利用外資現狀的了解和把握。

第九,第一產業股權控制度的數據轉換及公式調整。①由于從《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年鑒》中只能得到單位為“億元”的1997~2005年“全部企業年底注冊資本”,而《中國統計年鑒》沒有“全部企業年底注冊資本”相關數據,其中的“外資企業注冊資本”單位為“億美元”,單位不統一,無法計算第一產業外資股權控制度。因此,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4)》中“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將相應年份的“全部企業年底注冊資本”換算成以“億美元”為單位,從而計算出第一產業外資股權控制度,使第一產業股權控制度數據由2005年追溯至1997年,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數據的變化趨勢。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年鑒》中2006~2013年“全部企業年底注冊資本”的單位為“億美元”,不用單位換算可直接計算出第一產業外資股權控制度。②為提高公式的準確性,對第一產業股權控制度公式進行調整,公式的分母原來為“全國內資企業登記管理基本情況”中“農、林、牧、漁業年底總注冊資本”(見式1-1),現在調整為“全國內資企業登記管理基本情況”中“農、林、牧、漁業”與“第一產業外資注冊資本”之和(見式1-2)。

第十,每一章都更新了參考文獻,以便更好地理解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治县| 翁牛特旗| 榕江县| 巍山| 普安县| 进贤县| 博湖县| 宜章县| 伊春市| 阿克苏市| 万安县| 清水县| 新干县| 西昌市| 嘉鱼县| 天柱县| 古交市| 高唐县| 朝阳市| 文山县| 长丰县| 英德市| 北川| 松溪县| 大埔区| 安图县| 宜州市| 楚雄市| 建水县| 越西县| 象州县| 金沙县| 呈贡县| 台北市| 隆德县| 合水县| 开江县| 荣成市| 临沂市| 河津市|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