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工作與生活之余
書名: 愛因斯坦傳(語文課外讀物)作者名: 學習小組編輯本章字數: 2884字更新時間: 2019-07-10 18:02:08
1900年秋,愛因斯坦通過了畢業考試,拿到了文憑。
愛因斯坦的成績如下:理論物理5分;物理實驗5分;函數論5.5分;天文學5分;畢業論文4.5分;平均4.91分。雖然分數已經相當不錯了,而且還有優秀研究者的名聲,但愛因斯坦未被留在工大,他的朋友們卻留下了。從此,愛因斯坦開始了漫長的求職道路。為了尋求一份固定的工作,他不得不考慮加入瑞士國籍,以取得合法身份。最后,1901年2月,他花掉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回答了有關祖輩們健康和性格的問題,并向當局保證不酗酒之后,才獲得了瑞士國籍。幸運的是,這個公民沒有被召征入伍,參加瑞士的聯邦軍隊,因為軍隊發現,他是平足,并且還有靜脈曲張,不適合當兵。
經過3個月的時間,終于在5月份,愛因斯坦得到了一份工作,到溫特圖爾城的職業技術學校當幾個月的教師。為此他特地給蘇黎世的一位教授去信說:
“我接到了一個建議:從5月15日到7月15日,去溫特圖爾技術學校工作——負責教數學,因為常任教員要去服兵役。我今天得到了通知書后簡直喜出望外。我不清楚哪位仁慈的人推薦我到那里:因為我原先的教授中沒有一個曾認為我是好樣的,同時我并沒有申請就得到了這個職位。我還有希望以后得到瑞士聯邦專利局的固定工作……應當補充一句:我是一只快活的小鳥,決不會沉湎于郁郁不樂之中,如果我沒有腸胃失調或其他類似病痛的話……最近我將沿施普留根徒步而行,以便把接受令人高興的職務和娛樂結合起來。”愛因斯坦有一種容易忍受不快的豁達的天性,微不足道的成功足以使他歡喜雀躍。因為只有擺脫了日常的憂慮和痛苦,才能夠更自由地徜徉在物理學的天地里,但這種幸福沒有太久。1901年秋天,愛因斯坦又失業了。
不過愛因斯坦很快就找到了下一個短暫的棲身之處,是夏富豪森——萊茵河畔的一座小鎮,這里以吸引過許多旅游者的瀑布而聞名。愛因斯坦在聯邦工業大學學習時結識的哈比希特的家就住在這里。經過哈比希特的推薦,愛因斯坦進入一所私立的寄宿制中學,找到了一個補習教師的職位。
他的職責是把學生們教好,以便應付畢業考試。
但是他和雇用他的老板雅科巴·紐易莎對教學的觀點和目的不一致。這個補習老師所表現出來的判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使得紐易莎非常不滿,于是他很快就被解雇了。
愛因斯坦在《自述》中說:“馬爾塞羅·格羅斯曼作為我的朋友給我最大的幫助是這樣一件事:在我畢業后大約一年左右,他通過他的父親把我介紹給瑞士專利局(當時又叫‘精神財產局’)局長弗里德里希·哈勒。經過一次詳盡的口試之后,哈勒先生把我安置在那里了。這樣,在我最富于創造性的1902~1909年這幾年中,我就不用為生計而操心了。
即使完全不提這一點,明確規定技術專利權的工作,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真正的幸福。它迫使你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對物理的思索也有重大的激勵作用。總之,對我這樣的人,一種實際工作的職業就是一種絕大的幸福。因為學院生活會把一個年輕人置于這樣一種被動的地位:不得不去寫大量科學論文,結果是趨于淺薄,這只有那些具有堅強意志的人才能頂得住。我感謝馬爾塞羅·格羅斯曼幫我找到這么幸運的職位。”從此,愛因斯坦搬到了伯爾尼一幢破舊的小房子里住了下來。哈勒先生已經通知他,專利局一有空缺,他就可以正式上班。在待職期間,他暫時做物理學方面的家庭教師。
愛因斯坦是在1902年6月16日正式聘用到伯爾尼專利局工作的,任命他為三級專家,實際上就是技術審查員,年薪3500法郎。他終于有了固定的職業,不必再為生活操心了。他可以在工作之余,專心致志地研究心愛的物理學了,他很滿意。很快他就贏得了大家的喜愛,一個同事問他:“怎樣才能做一個好公務員?”
他微笑著看了這位同事一眼,慢吞吞地說:“這里有一個公式:A=X+Y+Z,在這個公式中,A是成功,X是干活,Y是游戲,Z是沉默。”
這位喜歡幽默、說話詼諧的三級專家,坐在四樓86號辦公室里,審查一份份專利申請。他必須像局長嚴格要求的那樣,提出一針見血的意見,并且寫出精確的鑒定書。他帶著懷疑的眼光審視這些五花八門的新發明。敏銳的直覺,使他很快就從復雜的圖紙中抓到了本質的東西。他把錯誤的、荒唐的、異想天開的往邊上一推;把有價值和新穎有趣的新發明、新創造,分別寫出鑒定書,并歸檔。
一天的工作,往往不到半天就做完了。這時,他就可以拿出小紙片來,做自己的物理學研究了。原來,這就是他那個公式中的游戲Y!一行行數字,一個個公式,很快就寫滿了一張,一張張紙片很快變成了一疊。他眼睛盯在紙上,耳朵聽著門外,一有腳步聲,就趕緊把紙片放到抽屜里去。因為局長規定,上班時間不準做私事。
八小時之后,他回到家里,又繼續他那發現自然規律的工作,至于什么時候結束,那誰也不知道了。上班是有時間限制的,下班以后,他常常沉浸在物理推論中忘了回家。
有了固定職業后,愛因斯坦在克拉姆胡同49號租下一套便宜的住房,他可以考慮成家了。在定居伯爾尼之前,他就已有了和大學期間的女朋友米列娃結婚的打算,但他的雙親極力反對這門婚事。1902年,他還為此事與母親產生了暫時的不和。他的母親不僅當時而且后來一直都不喜歡米列娃。1902年,父親患心臟病,他回到米蘭父親身邊,父親終于在臨終之前同意了兒子的婚事。1902年10月10日,赫爾曼·愛因斯坦逝世,葬于米蘭。
1903年1月6日,愛因斯坦和米列娃結婚了,婚禮十分簡單,證婚人是索洛文和哈比希特。喜慶宴席結束之后,愛因斯坦帶著新娘回克拉姆胡同,走到房門口,卻發現又忘了帶鑰匙!新娘只好站在新房門口等新郎去找鑰匙,她知道這是愛因斯坦的老毛病了。在蘇黎世上大學的時候,他的鄰居就經常聽見他半夜三更站在大門口,壓低了嗓音向著門縫里叫:“房東太太!我是——愛因斯坦!對不起,我又忘了帶鑰匙了!”一年以后,米列娃生下了一個兒子,起名叫漢斯·阿爾伯特。兒子的出生給愛因斯坦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他本來已經拉著專利局和物理學研究這兩部沉重的車,現在又套上了家庭這部車。
這個年輕的父親,左手抱著兒子,右手做著計算。孩子的啼哭和哄孩子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奏出了不和諧的交響曲。他有一種奇妙的自我孤立的本領,現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一個人,那里的聲音是分子、原子、光量子、空間、時間和以太!這個年輕人有才能,有決心,他要解決物理學中最困難的“以太之謎”。這個難解的謎,困惑了多少物理學家!現在,這個年僅26歲的小公務員沖擊這一高峰,他要來解開這個謎了!愛因斯坦在心頭思考這個問題已有10年之久。多少次,眼前似乎閃現出亮光,再轉個彎,該就是光明境地了。可是,忽然又跌入黑暗之中。又有多少次,他似乎已經走近成功的大門,鑰匙也拿在手上了。可一個不眠之夜后,他又會悄悄走到好朋友貝索那里,輕聲告訴他,手上的鑰匙開不了那扇大門。再說,大門里面又究竟是什么東西呢?夜深了,愛因斯坦躺在床上,他哪里睡得著!那個謎還在折磨他。沒有一絲希望,沒有一線光明。但是突然,在籠罩著一切的漆黑的天幕背后,似乎有什么東西要破云而出。黑暗裂開了,出現了一線亮光。一下子,那淡青色的、杏黃色的、血紅色的、絳紫色的千萬道光芒全部沖了出來。太陽升起來了,他心里的太陽升起來了,愛因斯坦立即翻身起床。他看了一眼正在酣睡的米列娃和小漢斯,悄悄地走到外面的屋子,點上煤油燈,開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