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3 商圈理論

商圈理論起源于20世紀初國外學者提出的集聚經濟相關思想。1920年,馬歇爾提出產業集群是由于正外部性的作用,并對企業在同一區域聚集的現象予以研究(Marshall,1890;柳思維等,2012);至1929年,韋伯首次提出“集聚經濟”一詞,以此概念分析了產業的區位分布(Weber, 1948)。這些思想和理論在后世學者如賴利(1931)、佛羅倫斯(1948)、赫夫(1963)、克魯格曼(2005)等的研究下擴充與完善,逐步形成了現代較為完整的商圈理論。相比于靜態的、關注于商業中心規模-等級體系的中心地理論,商圈理論進一步引入了商業設施的空間作用關系,尤其是考慮了消費者行為與中心的吸引能力,突出了數據分析的作用,并發展出了一系列定量化的商圈測評模型,是現代商業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梧州市| 外汇| 磐安县| 缙云县| 穆棱市| 阜城县| 永济市| 海伦市| 红桥区| 蓬安县| 治多县| 河曲县| 恩施市| 长沙市| 富宁县| 咸宁市| 大化| 沐川县| 治县。| 金昌市| 尤溪县| 资中县| 陵水| 武夷山市| 雅安市| 桃园市| 丹阳市| 红河县| 乐至县| 信宜市| 旬邑县| 临夏县| 新竹市| 株洲县| 平舆县| 铜梁县| 许昌县| 古蔺县| 祥云县|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