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美人
  • 賴慶芳
  • 3288字
  • 2019-08-09 18:39:49

2.3 先秦時期的美女形象——南方美人

先秦時期,人們對美女的審美條件不僅見于北方作品,亦見于南方諸篇作品。南方文士的審美觀點,實可透過《楚辭》得知一二:南方文人審視美女,除了美麗的外表,更重視女性獨特的個性及嫵媚的情態(tài)。他們筆下的標致美人,是心志孤高、坦率流露情態(tài)的女性。

這些美人的內(nèi)在個性或多或少是詩人本身的心性投影,如屈原的《招魂》,贊美九國諸侯的淑女;她們身份高貴,外貌及體態(tài)美好,彼此和順密親,知廉恥而易羞愧,心志堅固而不可侵犯。她們?nèi)蓊伱篮枚庾R洞達,蛾眉秀目而眼睛閃耀著光彩;肌膚幼滑,窺視凝望之時,雙目清澈,瞳子黑亮。70

詩人眼中的南方美女,富有個性,但評審美女時,仍然以臉容、美目及秀發(fā)為審美準則之一。因此,筆下的美女因酒醉而粉臉赤紅71,眼睛閃著光彩,眇然遠望,目若水波,黑白分明,顯示了睿智。美女長發(fā)由肩散下,有難以形容的自然之美。先秦絕色美女不僅要有外在美,更要具內(nèi)在美。詩人寫“九侯淑女”姿態(tài)美好,容貌美麗,肌膚細滑,眉目秀麗,光彩動人以外,更具高貴品德及良好修養(yǎng)。

南方文士仔細描寫美女的作品不多,多見于《楚辭》詩篇,以美人的形象,暗喻賢良的明君、賢士,甚至自己(參見附錄2.4)。宋代洪興祖云:詩人以美人比喻明君,如“恐美人之遲暮”;以美人比賢士,如“滿堂兮美人”;以美人比喻自己,如“送美人兮南浦”。72洪興祖之言突顯三者(明君、賢士、詩人)共有的美好品德之余,亦佐證了美麗的女子與賢德的男子,在先秦時代亦可稱為美人。

《楚辭》描述的美人,很多時暗指男子——被貶謫的賢臣(自己)或是思慕的賢君。漢代王逸指出:詩人以高潔的美人比媲國君,以神仙美女比喻賢臣。73以美人外貌之美喻示國君賢臣才德之美。詩人又刻意以仙界美人(如宓妃、神女)比喻隱士賢臣,以突顯他們品德的高尚。王逸注云:宓妃和神女比喻隱士74,而五臣注則云:詩人以宓妃比喻賢臣。75相同的是,詩人皆以美人比喻賢德的男性。

據(jù)許慎所述,美與善同意76;換言之,美乃美好(善)之意?!冻o》展現(xiàn)的美人形象,不管是美麗的女性,或是賢明的臣子或君主,皆秉承“美”與“善”相同的觀點,故士子偏重美人的內(nèi)在品德。士子刻意以美人比喻具高尚情操、良好德行的人,間接將美人轉(zhuǎn)化為高尚品德及情操的象征,鼓吹美就是善的概念。

與《詩經(jīng)》仔細的容貌描述恰恰相反,《楚辭》提及美人的詩篇之中,美人沒有清晰的容貌,卻有高貴的品德;沒有仔細的外貌刻畫,卻有不同的情態(tài)——她們有不可開解的心結(jié);她們會遲遲不來,令人望穿秋水;她們能替人分憂解愁;有美貌,卻羨慕別人有德行。

南方詩歌展示文人心目中的美人,是真實存在的,她們有個性,有常人的情感,非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有趣的是,《楚辭》里的美人表面寫美女,實質(zhì)乃暗喻品德高尚的男性,而非僅僅外表俊俏的美男子。誠然,此美人形象可謂南方詩人(如屈原)追求高尚情操的心理投影。

與《楚辭》比較起來,《詩經(jīng)》的作者,明顯較注重外表的美艷動人或高大俊俏,透過外表的美寄寓內(nèi)心的良善?!冻o》則以女子(美人)內(nèi)心的美善展示其外表的吸引;詩人相信有賢德操行之人,外表不會丑陋,像芳草秀木、良禽善鳥一樣,外表不會讓人厭惡。

北方文士透過《詩經(jīng)》展示的美人,幾乎在社會地位、外貌及服飾,皆盡善盡美,是完美無瑕的神人。南方文士心里的美人卻較為貼近現(xiàn)實狀況,她們往往有不完美之處。《楚辭》描繪的美女,雖然亦注重外表(如眉目、肌膚、秀發(fā)),卻沒北方那般注重。南方詩人所述的美人比北方士子(如《詩經(jīng)》一眾作者)筆下的美女,多了幾分不屈的傲氣和意志,少了一分溫柔賢淑,顯見先秦時代,南北兩地的美女形象迥異。

何以重視服飾之美?

先秦時代,文人描述美女特別注重其衣飾;《詩經(jīng)》如此,《楚辭》亦然。為何如此?此現(xiàn)象是否代表先秦時代的文人,對美女的審美標準,注重華麗的服飾呢?王逸給了一點啟示,他說:國君穿戴的服飾華美,所以被稱為美人。77美人原來可以指服飾華美的人,服飾華美的人看起來固然美麗。明朝學者汪瑗亦注意到王逸的說法:美人是指有美好容貌顏色的婦女,王逸卻說因為人的服飾華美而稱作美人。78

先秦時代,人們對衣飾之重視,見于《墨子》之言。《墨子》提出:若衣服不美,身形動作也不值得看。79墨子認為衣飾不美,則無可觀之處?!懊馈钡暮x明顯包括衣著華美,正好解釋南北兩地文士描寫的美女,多論其衣著華美之因。早在先秦時代,人們已注意到服飾的華美,能令人視覺上感覺漂亮,所以華美衣飾者有“美人”之稱。此時的美人,明顯包含服飾華美者,非僅僅指容貌美麗之人。因為衣飾之美予人視覺上的享受,令人產(chǎn)生愉悅之感,因而有美的感受。

先秦時代的文士,除了透過《詩經(jīng)》及《楚辭》展示心目中的美女形象,也借著散文篇章揭示審美觀點。如戰(zhàn)國時代宋國莊周的《莊子·逍遙游》描述不食人間煙火的絕色美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80

后世對此“神人”的詮譯有兩個版本。一譯作美女:肌膚冰雪般潔白、綽約美麗如未出閣的處女。此乃大多數(shù)人的觀念。另一譯作男性神人,是少數(shù)學者的想法。如汪榕培、任秀樺之英譯本將“神人”視為男子。其英譯本大意謂:有一神人居于遠處的藐姑射山,他的皮膚白皙如冰雪,親切友善如處士。81在男女神人兩個詮釋之中,美女的說法廣為中外學者認同。82唐代成玄英亦認為寫的神人是女子,他認為處子是指未嫁女。83筆者贊同成玄英之論,相信莊子所述的神人是女子。

盡管莊子側(cè)重描述神人的外表容貌,卻沒有忽視其內(nèi)在品德,尤其他描述神人肌膚潔白、遺世獨立,暗示她清高之志、貞潔之操。此論于唐代已成雛形,成玄英的注疏云:莊子云神人肌膚的“冰雪”,是顯示她的潔凈;說她“綽約”是贊賞其柔和溫順;至于“藐姑射”之山,是言她所處之地絕遠。84因為絕遠,才不會為物所污。莊子描述神人肌膚之雪白,實以此顯見她的純潔。

以白為美,可謂歷朝不變,至今如是。莊子重視美人之白,宋玉亦然,其《登徒子好色賦》85贊賞擁有雪白肌膚的美人。賦中描寫的絕色美人,是先秦時代的美女典范。宋玉不但展現(xiàn)一代美人(東家之子)的形象,更清楚闡述先秦代的審美要求。宋玉說:天下的美人不及楚國一眾美女漂亮,而楚國的眾多美女以臣里最美麗,可惜美麗的臣里亦不及居于他東家的一名女子。此東家女子集美人的條件于一身:一、高矮恰到好處,不必增減一毫半分;若增加一分會顯得太高,減少一分又會顯得太矮;二、臉頰白里透紅,不用施朱抹粉;若涂粉則會顯得太白,施胭脂則會顯得太紅;三、眼眉如黛綠的羽毛般清秀;四、肌膚如霜雪般凈白;五、腰肢如束起之綢絹般幼細;六、牙齒如貝殼般潔白。她的笑容甜美,只要她一笑便能輕易取下陽城及下蔡兩座城池。唐代李善將此東家女子比作莊子的藐姑射神人,是美得仿如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女86,非世俗所有,只合仙界追尋。

除了東家子,宋玉于《神女賦》描述的巫山神女(見附錄2.5),其美貌亦是上古未有而世間罕見。87賦里塑造的美女,體現(xiàn)了先秦時代文人心目中的審美條件,構(gòu)成文人公認的絕代佳人、古人眼中的完美女性:她美貌如花,光彩奪目,服飾華美,性情溫馴,體態(tài)豐盈,眼睛明亮動人,雙眉幼細而彎曲,為人貞潔不可侵犯。神女的容貌或更勝傾國傾城的西施及毛嬙,是艷絕無雙的美人。然而,令作者激賞的是其貞潔之心,守禮自持的矜持——神女盡管心儀楚王亦拒與之同床共枕。

宋玉描述的美人正可反映先秦時代人們對美女的審美觀點:高矮適中,臉白如粉,腮紅如朱,肌膚如雪,眉如羽彎,腰幼如束素,牙白如貝殼,笑起來令人著迷??偫ǘ?,先秦時代的美人必須具備的外在條件,可粗略概括為以下幾項:

一、合適的身段——不要太肥太瘦太高太矮,身段恰到好處。

二、美麗的外貌——如雪白的肌膚、秀麗的眉目、紅潤的嘴唇、柔軟白滑的雙手及頸項、濃密而長的秀發(fā)。

三、動人的美態(tài)——如美麗的笑容、嫵媚的眼神。

四、美好的品德——高尚情操而又賢淑溫柔:如能為家族繁衍下一代;意志堅定而貞潔不可侵犯,嫻靜溫柔而能替人分憂解愁。

五、華美的衣飾——如佩玉、錦繡衣裙、玉制及象骨的耳環(huán)及發(fā)釵等。

毛嬙和西施乃先秦時代著名的美女,可惜迄今沒發(fā)現(xiàn)兩人容貌之記錄。毛嬙、西施之美,或可從先秦文士描述的美人中想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大埔县| 子洲县| 娱乐| 化隆| 丰都县| 孟州市| 抚顺市| 礼泉县| 阳新县| 太原市| 疏附县| 漳州市| 美姑县| 永康市| 大英县| 玛沁县| 吴江市| 龙里县| 康保县| 桂东县| 米泉市| 营口市| 龙游县| 肇州县| 苍山县| 肥城市| 茂名市| 平邑县| 南阳市| 博野县| 方山县| 和林格尔县| 古田县| 莲花县| 鄂托克前旗| 建昌县| 南靖县| 娱乐| 水城县|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