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寓志于形象之中

詩言志無論是直抒胸臆,還是通過象征手段來表現自己的心曲,都應該遵循詩歌創作的基本要求,寓志于形象之中。如張祜的《詠內人》:

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燕窠。

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首句說宮內樹梢上的月亮在不斷地移動著位置,這表明時間已經過了很久。而一位宮廷婦女還沒有休息,她那雙漂亮的眼睛,什么都不看,只盯著雙棲的燕窩,這表明她對正常的家庭生活的渴望。三、四兩句通過對她拯救飛蛾的細節描寫,使我們聯想到她的命運同飛蛾一樣,被選入宮還以為是進入了令人神往的光明世界,沒想到卻被送進了黑暗的地獄。飛蛾誤撲燈火尚且有自己拯救,可是又有誰來拯救自己呢。這兩句詩充分地表現了她對自由的向往。而這些內容全都隱藏在具體的詩歌形象中。

明人黃說了這么一個故事:“高季迪年十八未娶,歸翁周建仲出《蘆雁圖》命題,季迪賦曰:‘西風吹折荻花枝,好鳥飛來羽翮垂。沙闊水寒魚不見,滿身風露立多時。’翁曰:‘是將求室也。’擇吉日以女妻焉。”[130]高季迪就是明初著名詩人高啟(1336—1374)。為什么周建仲一讀到高啟的詩就知道他想討老婆呢?因為高啟在詩中寫的那只“好鳥”一心一意想捕魚,即使看不見魚,它也立在寒冷的風中耐心地等待。它的寓意和《詩經》的第一篇《關雎》是一樣的。聞一多寫過一篇《說魚》的文章,對我國大量寫魚的詩進行了分析與歸納,發現詩中往往以魚來代替匹偶或情侶:“正如魚是匹偶的隱語,打魚、釣魚等行為是求偶的隱語。”例如有首瓊崖民歌云:“釣魚釣到正午后,魚未食餌心勿操。日頭釣魚魚見影,有心釣魚夜昏頭。”[131]一般而言極少有人在夜里釣魚,顯然詩里的釣魚是指找對象。正因為高啟善于用形象化的語言表現自己對愛情的追求,結果如愿以償。

高明的詩人往往將自己的志向融化在詩歌形象中,絲毫不露痕跡,如曹操的《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歌以詠志”之“志”的具體內容,詩人沒有說,但是從詩歌所描繪的可以容納日月星辰的滄海形象中,我們也能體會出來,那就是統一中國。當時的時代背景也說明了這一點。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袁紹父子與北方少數民族烏丸勾結,經常乘亂南下侵擾,曾破幽州,掠漢族居民十余萬戶,為害極大,其中尤以遼西單于踏頓勢力最大。曹操決心率兵北伐,并于建安十二年(207)二月頒布《封功臣令》,封功臣二十余人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還對戰爭遺孤做了撫恤工作。這就為北伐,續定天下做了準備工作。八月,曹操登白狼山,殺踏頓,降者二十余萬。袁熙、袁尚兄弟奔遼東。九月,曹操引兵還,遼東太守殺袁熙、袁尚,傳其首來報。曹操一戰而統一了北方,心情當然是高興的。在班師途中,至渤海邊,寫下了這首詩。后人對此詩中所表現出來的統一中國的英雄氣概頗為贊賞,如清人張玉榖指出:

此志在容納,而以海自比也。首二,點題直起。“水何”六句,鋪寫滄海正面,插入山木草風,便不枯寂。“日月”四句,轉就日月星漢憑空想像其包含度量,寫滄海,正自寫也。末二,以志愿至此。醒出歌意,詠嘆作收。[132]

沈德潛《古詩源》稱此詩有“吞吐宇宙氣象”。劉熙載《藝概·詩概》盛贊“曹公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顧隨還對此詩做過專門分析,特別強調:

到了結尾四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那一種偉大的景象,就只有像曹操這樣英雄詩人才能寫得出。這是因為只有具有偉大感情、偉大理想的人,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偉大的景象。相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在這里,我們可以說,曹操觀滄海而胸羅萬象。這不僅只是記實、寫景,而是結合了偉大的景象而顯現出作者的偉大情感和偉大理想。在這里我們就看不出半點悲哀的影子。[133]

詩人用象征的手法言志當然也是將志寓于形象之中,前面提到的陸游《梅花絕句》中的“梅花”、王世襄《畦邊偶成》中的“菜花”莫不如此。此再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四為例: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植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詩中的“失群鳥”顯然是詩人自己的象征。陶淵明棄官歸隱的原因,與其說是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倒不如說是因為劉裕濫殺異己。《宋書·武帝紀》記載:“尚書左仆射王愉,愉子荊州刺史綏等,江左冠族。綏少有重名,以高祖(引者按:指劉裕)起自布衣,甚相凌忽。綏,桓氏甥,亦有自疑之志。高祖悉誅之。”此事發生在元興三年(404),王愉一家被殺者百余人。陶淵明忠于晉室,政治傾向與王氏一致,難免沒有危機之感。如其《感士不遇賦》有云:“密網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彼達人之善覺,乃逃祿而歸耕。”其《與子儼等書》也說得十分明白:“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俛辭世,使汝等幼爾饑寒。”陶淵明尚有《歸鳥》詩四首也足以說明這一點,如其第四首云:“翼翼歸鳥,戢羽寒條;游不曠林,宿則森標。晨風清興,好音時交;矰繳奚施,已卷安勞!”如果堅持自己忠于晉室的政治傾向就會惹禍,如果違心地改變自己的政治立場,像其他許多人一樣為劉裕服務,自己又不愿意,于是只好找一個借口歸隱。那棵“孤生松”顯然也是他隱居的田園的象征,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對之做過生動的描述:“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我們從他的詩中不難體會作者當時的處境與歸園田居的愿望。

寓志于形象之中,志與形象通常都應當保持一致性。下面我們就以幾首描寫婦女渴望愛情與自由的詩為例。一首是杜牧的《秋夕》,宋人曾季貍分析道:“小杜《秋夜》宮詞云:‘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含蓄有思致。星象甚多,而獨言牛女。此所以見其為宮詞也。”[134]梁人宗懔《荊楚歲時記》云:“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其一年一度相會。”農歷七月七日,被視為中國的情人節,“臥看牽牛織女星”,也就意味著為自己獨處無郎而遺憾,向往著找到一個如意郎君。再如李建勛的《宮詞》:

宮門長閉舞衣閑,略識君王鬢便斑。

卻羨落花春不管,御溝流得到人間。

青春煥發時,沒有機會見到君王;有機會見到時,青春又消失了。唯有御溝水還能自由地從宮內流到溝外,難怪詩中的女主人公要羨慕落花能夠無拘無束地流到人間,言下之意女主人公的命運連落花都不如。

由于生活地位、生活經歷的不同,各色人等的志向與表現志向的詩歌形象也是不同的。舊時代的不少婦女長期被禁錮在深宮、后房、幽閨中,她們生活的圈子非常狹窄,生活的內容非常單調,因此渴望自由、愛情與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則是她們共同的理想,她們往往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如隋代張碧蘭的《寄阮郎》:

郎如洛陽花,妾似武昌柳。

兩地惜春風,何時一攜手?

從題目中可以看出,詩人采用生動的比喻向自己的戀人大膽地表白了自己的愛情。

唐代女子由戀愛而結婚的當推晁采,《全唐詩》收錄了她的22首詩,并介紹了她的戀愛故事:“晁采,小字試鶯。大歷時人,少與鄰生文茂約為伉儷。及長,茂時寄詩通情,采以蓮子達意。墜一于盆,逾旬,開花并蒂。茂以報采,乘間歡合。母得其情,嘆曰:‘才子佳人,自應有此。’遂以采歸茂。”[135]這段文字頗有傳奇色彩,從而為他們的自由結合披上了一層合法外衣。當然唐代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晁采也在詩中表達了對愛情的追求:“何時得成匹,離恨不復牽。金針刺菡萏,夜夜得見蓮。”“蓮”字顯然是“憐”的諧音。婚后她也希望與丈夫同在,如其《雨中憶夫》云:

春風送雨過窗東,忽憶良人在客中。

安得妾身今似雨,也隨風去與郎同。

正因為對丈夫具有真摯而熱烈的愛情,所以才能產生如此新穎而生動的想象。

性愛是人類的本能,也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但是宮女們的這種權利卻被剝奪了。因此她們渴望自由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事,于是出現了許多宮女紅葉題詩的故事,僅錄其一:

顧況在洛,乘間與三詩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葉題詩上曰:“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況明日于上游,亦題詩葉上,放于波中。詩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尋春,又于葉上得詩以示況。詩曰:“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136]

此系小說家言,不必實有其事,但它卻真實地反映了宮女們對自由的渴望,以及人們對她們的同情。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卷六載御溝題葉故事凡六則,可見宮女們對自由與愛情的渴望,梧葉的意象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國封建社會實行多妻制,妾實際上淪為滿足丈夫性欲要求以及生孩子的工具,毫無人身自由可言。如果她們不滿于自己的奴隸地位,爭取戀愛自由,人身解放,其命運將會非常悲慘。《全唐詩》收步非煙詩四首,據皇甫枚《三水小牘》記載:她是河南府功曹武公業的妾,由于同鄰生趙象相愛,以詩贈答,暗中交往,事情敗露后,被武鞭笞而死。步非煙的四首詩透露了隸屬于地主階級家庭的妾的心聲,如《贈趙生》云:“相思只恨難相見,相見還愁卻別君。愿得化為松上鶴,一雙飛去入行云。”然而黑暗的舊社會,埋葬了她的生命,也埋葬了她的愛情。

同婦女們相比,舊社會的杰出男子,接觸社會面廣,生活內容也豐富得多,特別是一些儒家知識分子,往往以天下為己任,具有強烈的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愿望。譬如陸游直到去世,都懷抱著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偉大理想。由于陸游親臨過前線,有著豐富的軍旅生活經驗,所以在言志時為我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雄奇畫卷。如《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寫軍營中的娛樂場面:“四十從戎駐南鄭,酣宴軍中夜連日。打毬筑場一千步,閱馬列廄三萬匹。華燈縱博聲滿樓,寶釵艷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亂,羯鼓手勻風雨急。”《漢宮春》上闋寫詩人自己在前線的形象:“羽箭雕弓,憶呼鷹古壘,截虎平川。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胡無人》寫一位男子漢大丈夫形象:“須如猬毛磔,面如紫石棱。丈夫出門無萬里,風云之會立可乘。追奔露宿青海月,奪城夜踏黃河冰,鐵衣度磧雨颯颯,戰鼓上隴雷憑憑。三更窮虜送降款,天明積甲如丘陵。中華初識汗血馬,東夷再貢霜毛鷹。群陰伏,太陽升,胡無人,宋中興。”《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東征盡復漢唐故地……》寫勝利情景:“駕前六軍錯錦繡,秋風鼓角聲滿天。苜蓿峰前盡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涼州女兒滿高樓,梳頭已學京都樣。”詩人正是通過這些生動的男性形象,表現了作者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愿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九龙县| 涪陵区| 洪洞县| 普定县| 扎兰屯市| 铜鼓县| 江都市| 阜康市| 威信县| 建宁县| 巴中市| 大洼县| 策勒县| 阳城县| 武威市| 赤水市| 会宁县| 福建省| 香河县| 伊金霍洛旗| 那曲县| 壤塘县| 双辽市| 漾濞| 南召县| 鄂尔多斯市| 桐梓县| 岢岚县| 浦东新区| 罗平县| 大英县| 沽源县| 习水县| 汽车| 福州市| 武城县| 丰都县| 积石山| 澄江县| 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