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東方主義與中國人的西方觀
自從薩義德的《東方學》出版以來,東方主義(也可以稱為東方專制主義)已經(jīng)成為學界討論的熱門話題,批判歐洲中心論、探討東方對世界文明巨大貢獻的著作,也層出不窮。西方人的東方主義中的東方,本來主要是指阿拉伯世界而言的,包括中古的阿拉伯帝國,后來的奧斯曼帝國和莫臥兒帝國等,東方主義賴以形成的材料,許多都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國因為遠在更遠的東部,所以被西方人稱為遠東,18世紀一度還被認為是文明昌盛的國度。19世紀以后,中國也逐漸被包括進東方的范圍。我們這里說的東西方,并不是指地理位置而言,而是歷史上特定的時間形成的觀念,是西方殖民主義的產(chǎn)物。東方被認為是落后、停滯、野蠻的代表,而西方是文明、進步、自由,是世界發(fā)展的未來。我這里不擬討論這一問題,只是吸取前賢已有成果,做簡略的介紹,以說明本書的出發(fā)點。
最近有人論述了中國的東方主義之特殊性,使用了“漢學主義”一詞,他指出漢學主義和東方主義不同,東方主義是西方人創(chuàng)造出來為殖民主義服務的貶低東方文化的理論,而漢學主義則有兩方面的來源,既是西方人創(chuàng)造出來以歐洲中心論為標準看待中國文化、貶低中國文化的理論,也是中國人、東方人應用西方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文化和看待自己的產(chǎn)物。中國人看待自己的文化時,不管是贊揚自己還是貶低自己,其標準也仍然是西方的,所以漢學主義是一種西方中心的知識系統(tǒng)。[2]
推薦閱讀
- 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五年來回顧與前瞻
- 奮進·再出發(fā):40人話嘉定改革開放40年
- 新常態(tài)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探索:四川省高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研會2015年年會暨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 理論的現(xiàn)實與現(xiàn)實的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吸引力探究
- 提問2014:聚焦中國新改革
- 再造文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
- 新常態(tài) 新作為:協(xié)同創(chuàng)新 共謀“十三五”
- 言說的立場
- 新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70年
- 人的發(fā)展的所有制基礎
- 現(xiàn)代國家建構:20世紀20年代中國知識界的政制設計及論爭
- 中國政治制度(中文版)
- 政府大部制改革
- 中國共產(chǎn)黨的組織與機制(中文版)
- 中國:決勝百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