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人·地·城
  • 徐遠
  • 2527字
  • 2019-08-16 17:44:50

王的商業

分工是城市的產物,有了人群的一定程度的聚集,分工、交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至于商業,則是隨著帝國的興起而繁榮。

(一)早期的城邦

最早的城市,大約于公元前3500—前3000年誕生在兩河流域,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敘利亞一帶。無獨有偶,最早的農業革命,也發生在這里,那要回溯到公元前9000年左右。據說早在那個時候,綿羊就已經完全被馴化了,成為僅次于狗的人類最古老的朋友。回想起來,那真是了不起的成就。不過,作為人類文明最早起源地的中東地區,如今戰火不斷,局勢緊張,說起來不禁令人唏噓——誰說時間一定會帶來進步呢?

中東地區成為農業、城市最早的發源地,或許不是偶然,而是大自然的恩賜。溫和的氣候,廣闊的平原,兩大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灌溉,都為農業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倘若你是詩人,不妨也算上地中海和煦的陽光。有了這些條件,難怪農業最早在這里起步。農業發展了,自然為城市的興起創造了條件。加上這里地勢平坦,河流眾多,交通也是極為便利的。這個天造地設的好地方,還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叫做“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

據考,最早的城市是烏爾城(Ur),位于如今的伊拉克境內。當然,烏爾城之前,還有一些類似于城市的考古發現,包括廟宇、石頭造的房子,和一些城墻的遺跡。不過,這些遺跡到底是“城市”,是“城堡”,抑或還是“鄉村”,其實都很難說得清楚。文獻中,通常把這些考古遺跡稱為“原始城市”(Proto-Urban)。

烏爾城是個城邦,包括一個居于支配地位的城市和周圍地區。據考,烏爾城占地40公頃,城市人口達到2.4萬人的規模,城邦的總人口達到50萬人。換句話說,烏爾的城市化率接近5%。做個比較的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城市化率也就10%左右。時隔5000年,城市化率僅增長1倍,莫不是歷史又開了一個漫長的玩笑?

城邦在早期的城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有幾十個烏爾城這樣的城邦,有的比烏爾城還要大許多。其實,在后來的城市發展史中,城邦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比如古希臘時期的城邦、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城邦。

在早期的城邦中,國王和僧侶的地位應該是崇高的。你看,城市往往圍繞神廟和宮殿而建,這是城市的核心,或者說是“內城”。而且,神廟非常巍峨,宮殿非常富麗,象征著神靈和國王的威嚴。國王和僧侶之間是什么關系,大概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猜測在很多時候,國王和僧侶可能是一個人,或者是一伙的。可以肯定的是,此時的商業、手工業,應該是處于從屬的地位,只是因為國王和僧侶們有實際的需要,才慢慢發展起來的。

(二)《漢謨拉比法典》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在城市的發展史上也是再恰當不過。早期的城邦,不久就讓位于“城市帝國”。到了公元前1800年左右,古巴比倫王朝崛起,成為中東地區的主宰,控制著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南部的地區,眾多城邦臣服于這個王朝的統治。其中最著名的一位統治者,就是中國人熟知的漢謨拉比先生,此公因為《漢謨拉比法典》而聞名于世。

有趣的是,古巴比倫王朝的建立者,并不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土著居民,而是來自西方的游牧者,叫亞摩利人。看起來,西方對東方的入侵,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做個比較的話,在遙遠的東方的中國版圖上,早期的征服也是從西方向東方發起的。歷史的這一驚人的相似,不知道是偶然,還是有更根本的解釋。

古巴比倫城(今巴格達以南約90公里處)是世界上第一個巨型城市。據考,古巴比倫統治著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于四個江蘇省,或者兩個“江蘇+浙江+上海”這么大。巴比倫城的面積,達到48平方公里,比北京二環內小不了多少,人口達到20萬—30萬。這樣大的城市,要到將近兩千年以后,在古羅馬才能再次看到。

這么大的王朝和城市,僅靠樸素的神靈崇拜和國王威嚴,是很難統治的,于是有了《漢謨拉比法典》。法典中,有很多關于私有財產、債務、財產繼承、雇工、報酬的規定。可見,當時的勞動分工已經很發達,私有財產制度和商業也已經很發達了。很多規定中,妻子、兒子、奴隸都是可以當作財產處理的,驗證了人類的不平等已經起源。在這里,我們依稀可以看到商業隨著帝國的興起而繁榮。沒辦法,分工是城市的產物,有了人群的一定程度的聚集,分工、交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根據有限的證據,我們不妨推測,城市的大規模聚集是依托于國王的武力和僧侶對于祭拜活動的壟斷。因此,在早期的城市里,商人和手工業者的地位依然受到嚴格限制,官僚、祭司、武士依然是主導的階層。一個證據是,神廟和宮殿處于城市的中央,而市場往往在偏遠的地方。

(三)最早的商業城鎮

商業興起的另一個模式,是更加純粹的商業城鎮,以區別于龐大帝國首都和大城市中的商人。最早的商業城鎮,興起在地中海東岸一線,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西側靠近地中海的地方,也就是如今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境內。沿著地中海沿岸,這里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城邦,一般都不太大,面積很少超過一個半天安門廣場,人口一般不超過2萬—3萬人。這里的居民,統稱為腓尼基人。腓尼基商業城邦的頂峰時期,大約在公元前1200—前700年間。

和其他城邦不同的是,這些城邦不僅統治著周邊的小塊地區,還借助水路之便,依靠輕舟快楫,和遠方地區進行貿易。他們的帆船不僅游弋在地中海,甚至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遠行到不列顛群島一帶。據說,迦太基人1是最早的殖民者,在北非海岸建立海外貿易基地,最著名的是迦太基,在如今的突尼斯附近。展開地圖的話,你會看到腓尼基人的航行有多遠。不過,他們沿著海岸游弋,很少向內陸擴張。作為“商人的王子”,他們渴望自由和獨立,對建立龐大的帝國沒有興趣。

作為世界上最早的職業商人,腓尼基人的貢獻是非凡的。今天的人很容易明白,貿易不僅是物品的交換,還伴隨著文化的傳播、技能的進步。據說,腓尼基人發明了字母,便利了商業交換。還據說,腓尼基人發明了染色,提升了貿易附加值。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腓尼基城邦的衰落,恰恰是因為對王權和武力的重視不夠。他們是純粹的商人,城市的運作控制在商業行會,而不是國王和僧侶的手中。當東方的巴比倫、波斯等帝國鐵馬金戈來犯時,這些城邦喪失了獨立,也就自然喪失了貿易樞紐的地位。人類最早的“商業城鎮”,就這樣沒落了。

商業興起,需要國王的保護,這是多么痛的領悟。

2015年4月7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平顺县| 遵义县| 西畴县| 唐山市| 延边| 密云县| 安庆市| 夏津县| 桦甸市| 沁源县| 拉孜县| 阳东县| 陈巴尔虎旗| 新平| 和平县| 通河县| 集安市| 桐柏县| 久治县| 十堰市| 山阳县| 厦门市| 万盛区| 启东市| 东兴市| 海淀区| 河池市| 金塔县| 凌海市| 丰台区| 乌审旗| 浦东新区| 金堂县| 自治县| 息烽县| 沾益县| 千阳县| 永仁县| 三门峡市|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