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人·地·城
  • 徐遠
  • 1588字
  • 2019-08-16 17:44:51

遙遠的東方有三條河

在古老中華大地的腹地,流淌著長江、黃河、淮河三條大河,三條大河形成廣袤平原,是孕育文明的理想場所。新石器和農業革命以后,城市開始出現。“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居民”。

在古老中華大地的腹地,流淌著長江、黃河、淮河三條大河,三條大河形成廣袤平原,是孕育文明的理想場所。新石器和農業革命以后,城市開始出現。根據現有的考古證據,較早的古城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出現。河南安陽后崗古城、河南登封王城崗古城、河南淮陽平糧臺古城,面積都比較小,大約1萬平方米,最大不過3萬多平方米,且分布散亂、缺乏規則,只能算作城市的雛形。

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崖子城古城,年代上約為公元前2000年或者稍晚,已經屬于夏朝(夏朝紀年一般認為是公元前2070—前1600年間)。崖子城古城面積達到17.5萬平方米,居民估計達到2000人左右,已經小有規模。河南偃師縣二里頭古城,面積達到375萬平方米,有兩座宮殿,以及相當數量的房屋、窯穴,儼然已經是規模可觀的政治中樞和工商業中心。時間上,二里頭古城橫跨夏、商兩代(商朝的紀年為公元前1600—前1046)。

商朝的古城遺址,分布在河南的偃師、鄭州、安陽一帶,規模已經較大。安陽的殷墟是商朝晚期的都城,總面積在24平方公里以上,已經是方圓5公里的大城市了,內有宮殿、居民點、手工作坊、玉石作坊等。有趣的是,殷墟至今沒有發現城墻的遺跡。無獨有偶,古埃及的城市也沒有城墻。或者,當時的統治者覺得自己的帝國強大到無需防衛的地步。看起來,他們都錯了。不久以后,商朝被西方的游牧民族周人所滅,中國進入封建時代。

周人要統治龐大的中華帝國,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自己人數太少。作為西方的游牧民族,周人數量并不多,是個很小的國家。于是,周朝采用了“分封而建”的政策,就是把自己信得過的氏族分派到各地,進行武裝殖民,封建制度由此而來。

分封不是隨便封一下,而是有很多技巧的。首先,每個武裝殖民單位的人數不能太少,否則會被當地土著人吃掉。其次,人數也不能太多,因為自己人手很緊張,甚至要借重部分臣服的商朝人。比如,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就受封于朝歌。最后,因為人數懸殊,統治政策也不能過于高壓。看起來,懷柔和綏靖的政策源遠流長,早在周朝就有了。

對于每個武裝殖民單位而言,首要任務是保障自身的安全,先生存,后發展。辦法也簡單,就是在聚居點四周筑城墻,于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間有了形式上的區分,城內為“國”,城外為“鄙”。“國鄙之分”,或稱“國野之分”,就這樣開始了。看來,城里人歧視鄉下人,也是由來已久的。

到這里,城市的政治性和軍事性就很明顯了,而且此后歷經千年,基本面貌也沒有大變。《吳越春秋》載曰:“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居民”。這里的民,并不是所有的民,而是統治集團派來的武裝殖民者。古代,“民之所聚”稱為“邑”,這是自然的聚集,但是“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看來,有沒有統治中樞或節點,是城和鄉的最重要差別。

看細一點的話,“城”和“郭”,也是有區別的。“內之為城,外之為郭”說的是城為內城,為諸侯貴人所居;郭為外城,普通人所居。又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則是說明了當時城市的大小。城郭之外還要挖壕溝,增強防衛,叫做“有城有池”。

早期的城市雖然政治和軍事色彩濃厚,但是應該也是多功能的。比如說,周人雖然早期游牧,但是在關中平原定居以后,也變成農耕好手。在征服殷商,當上武裝殖民者之后,也不會立即完全放棄農業。諸侯會在城郭的近郊開辟農田,以供種植,因此很多農民是住在城里的。此外,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的氏族或者家族單位,也住在城里。所以,周朝的城市一開始就是多功能的,這也確立了三千年來中國城市的基本形態。

有了相當數量、不同職業的人在城里,就有了“城市規劃”的問題。《管子·大匡》曰:“凡仕者近宮,不仕與耕者近門,工賈近市”,說的是按照職業劃分居住區,當官的人靠近王宮,務農者靠近城門,以便出入,工商業者靠近市場。

2015年5月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锡林郭勒盟| SHOW| 昆明市| 宜兴市| 莲花县| 佛冈县| 扶绥县| 梁河县| 道孚县| 小金县| 昌吉市| 石河子市| 鄂伦春自治旗| 山东省| 藁城市| 富川| 通渭县| 班玛县| 韶山市| 开化县| 嘉祥县| 开原市| 云南省| 泗洪县| 玉溪市| 昌图县| 茂名市| 家居| 广州市| 南投市| 灵璧县| 安塞县| 大洼县| 绥芬河市| 伊川县| 金川县| 青岛市| 临沭县| 乳山市|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