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地中海看世界
城市的最早起源,是在地中海東岸的中東地區。后來隨著貿易和戰爭,文明的中心向西轉移到希臘、意大利一帶。世界其他地區的城市發展,一樣精彩。倘若站在地中海的中間看出去,你會發現城市和文明發展的脈絡,其實很簡單。
有人說,地中海是人類文明的搖籃。這話雖然絕對,卻也不無道理。倘若在搖籃后面加上“之一”,相信爭議會很小。作為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內海,地處亞、非、歐三個大陸板塊的環抱中間,沒有外海的波濤駭浪,而且緯度適中,氣候溫和。對于早期的人類來說,地中海無疑是一個天造地設的好地方。
文明的最早起源,是在離地中海東岸不遠處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就是如今的伊拉克、敘利亞一帶,地處兩大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后來,這里出現了古老的巴比倫王國。另一文明古國埃及,也誕生在地中海東南岸邊的尼羅河流域。后來的伊斯蘭文明,地處阿拉伯半島,也在地中海東南方向,兩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中間的位置。在后來的發展中,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伊斯蘭文明,都和歐洲文明有很多交流,融合為地中海文明的一部分。
起源以后,地中海文明的中心沿著東岸、北岸一路西行,先后落在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以色列一帶,東北部的希臘、意大利一帶,西北部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國。中世紀以后,文明的中心遠行到歐洲西北部的荷蘭、英國。
倘若站在地中海的中間,南、北兩側分別是非洲、歐洲,往西看是浩瀚的大西洋,往東看則是中東地區。在不太遠、比較遠和很遙遠的東方,還有三大文明在孕育,分別是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
不太遠的波斯文明,起源也在底格里斯河流域,和古巴比倫文明算是同源,在后來的發展中和巴比倫、希臘、羅馬等文明也有很多交流。說起來,古代的文化交流,往往和戰爭、征服聯系在一起,當然也有貿易。貿易往來,科技文化、生產技術的傳播交流,很多時候是通過戰爭實現的。
比較遠的印度文明,發源于印度平原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在如今的巴基斯坦境內。在發展過程中,和波斯、中國都有所交流。或者是因為喜馬拉雅山脈太高了,歷史上并沒有中印之間大規模戰爭的記載,倒是有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因為吳承恩的小說《西游記》而廣為人知。
印度文明也是聰慧早熟的文明。早在公元前6世紀,印度人就發明了佛教,比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早得多。印度人還發明了極為方便的“阿拉伯數字”,后由阿拉伯人傳播向世界,沿用至今。在計算機技術廣為普及的今天,阿拉伯數字依然是最方便的計數系統。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從出生開始就劃分為四個等級,是人類等級制度的登峰造極的發明。
很遙遠的中國文明,在高高的喜馬拉雅山的東方,也是起源于大河流域。不同的是,這里至少有三條大河,即長江、黃河、淮河。在這三條大河中下游的平原上,都發現了早期文明的遺址。此外,在華南海岸線及珠江流域、長江中上游等地,也都發現了早期文明的足跡。
根據現有考古證據,在黃河流域,農業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間就已經出現(比中東地區晚了大概2000—3000年)。在長江、淮河流域,農業在公元前4400年左右出現。在華南,農業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間出現。不過,這些數據不用太當真,隨著新的考古證據的發現,會被不斷修訂。
這里需要加三個注腳。其一,巍峨的喜馬拉雅山實在是太高了,在大航海時代(15世紀開始)來臨以前,中國和西方并無太多有據可查的交往,至少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可以算是相對獨立的一個文明。相比之下,地中海、波斯、印度區域的文明,彼此交往很多。
其二,在文明的早期,東西方文明之間到底有多少交流和相互影響,文明是單一起源還是多個起源,依然是不太清楚的問題。而且,也不用太當真。根據目前的考古證據,早期文明起源時間上相差不太遠,很可能是多中心的,而不是由一個中心區域向其他地方傳播,城市的起源看起來也是多中心的。
其三,至此我們一直忽略了美洲、大洋洲。作為“新世界”,在被歐洲人發現之前,此間的文明是相對獨立的,也是比較“落后”的。比如說,歐洲人16世紀發現大洋洲的時候,當地還處在新石器時代。在15世紀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的時候,當地的文明也還處在新石器時代,在歐洲人的鐵蹄之下當然毫無抵抗之力。地處墨西哥境內的瑪雅文明,雖然有很高的成就,也依然沒有進入青銅器時代。
201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