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鋼材消費量的長期預測
按照經濟學理論,中國人均鋼材產量很可能遵循Gompertz曲線,在高速上升一段時間后變成減速遞增,最后趨向一個長期穩定值。
由于缺乏足夠的歷史數據,很難確切地估計中國人均鋼材產量的長期穩定值。在此不妨借鑒韓國和日本的案例。2012年,中國人均鋼材消費量為514千克,日本為532千克,韓國為1487千克,在數學模擬中,分別假定中國人均鋼材消費量的穩定值為800千克、850千克(見表2-20)。
表2-20 人均鋼材消費量預測 單位:千克/人

資料來源:依據1965—2013年人均鋼材生產量與人均GDP水平,按照800千克、850千克的人均鋼材生產量穩定值進行Gompersz曲線擬合,并分別在6.5%、7.0%、7.5%的經濟增長率預期下開展模型外推預測。
依據Gompersz曲線模擬,如果人均鋼材的長期穩定值為800千克,那么2005年出現數學拐點。35也就是說,在2005年以前,人均鋼材消費量呈加速增長趨勢。在2005年,人均鋼材生產量水平為294.1千克,人均鋼材消費量的二階導數為零。在2005年以后,人均鋼材產量曲線的二階導數由正變負,雖然人均鋼材產量仍然繼續增加,但是呈現減速增長,直到最終趨于長期穩定值。如果經濟增長率保持在7%的水平,那么在2020年人均鋼材消費量可能達到745千克。如果長期穩定值為850千克/人,那么這個數學拐點出現在2006年,人均鋼材消費量為312.5千克。如果經濟增長率保持在7%的水平,2020年人均鋼材消費量就可能達到791千克。無論采用哪種假設,2020年之前的人均鋼材消費量都處于上升態勢。由于在2038年以前中國總人口還在增加,因此鋼材總產量也必然處于上升態勢。除非遭遇內戰或者重大政策失誤,否則不可能在2020年之前改變鋼材總產量和人均鋼材消費量持續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