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按照有關部門的文件,需要在2015年重點治理鋼材、水泥、造船、原鋁、平板玻璃等五大部門的產能過剩。從統計數據來看,自2011年以后,除了原鋁行業,其他行業的產能利用率都在下滑(見表1-4)。這五個部門產能過剩的原因各不相同。鋼材、水泥、平板玻璃的產能過剩和近年來政府房地產政策的失誤密切相關,屬于“短板”型產能過剩;造船產能過剩屬于周期性過剩;原鋁產能過剩屬于局部產能過剩;這三大類產能過剩的嚴重程度都與政府產業政策的失誤密切相關。
表1-4 五大部門產能利用率

針對不同類型的產能過剩,理應采取不同的對策(見表1-5)。
表1-5 整治產能過剩的策略

第一,短板產能過剩。近年來在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出現的產能過剩緣自2012年錯誤的房價調控政策。限購、限價、限貸制約了商品房的銷售量,錯誤的許諾改變了市場預期。建筑業變成了國民經濟體系中的短板,導致上游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和下游的家電、裝修材料、燈具等行業產能過剩。23顯而易見,如果造成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原因是政府政策失誤,解鈴還需系鈴人,就必須正視現實,迅速糾正錯誤;不要削足適履,更不要掩耳盜鈴,以一個新錯誤掩飾先前的錯誤。我們要認真分析造成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原因,對癥下藥。一旦清除了外界干擾,市場需求就有可能迅速恢復,再涌高潮。倘若錯誤地限制產能過剩,一刀切、急剎車,則很可能導致經濟顧此失彼、大起大落,造成嚴重的損失。
第二,周期性產能過剩。當經濟處于下行期,市場萎縮,設備閑置率上升。在這個時期,訂單減少,生產任務不重,正好用來檢修設備,淘汰落后產能,更新換代。
一般來說,周期性產能過剩和前期投資相關,而前期投資決策和企業家對未來的預測有關。企業家對未來的預測在很大程度上與本企業的設備利用率有關。有的時候,盡管本企業的設備利用率并不高,但是企業家預感未來市場需求會大幅度增長,為了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他們會增加投資、提高產能。總的來說,企業家更貼近市場,他們對未來市場的判斷要比官員和學者更超前、更準確一些。當然,企業家也會失誤,可能出現“羊群效應”,大家一窩蜂地增加投資,導致某個部門產能過剩,從而出現經濟周期的下一個循環。不過,當市場出現飽和跡象時,企業家會迅速覺察到市場的變化,并且各自調整投資和生產。政府基本上不須在微觀層面上干預經濟周期,只要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周期性產能過剩往往會很快消失。
當前,中國造船業遭遇嚴重的產能過剩,其原因是在2008年美國和歐洲遭遇金融危機的時候,非但沒有縮減產能,反而大肆擴張,逆勢而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由于國際造船市場是寡頭壟斷市場,為了保持市場份額,中國造船業必須硬著頭皮頂住,加強行業內的兼并重組,保住主體企業,撐過困難時期,迎接新的周期。24
為了適應世界經濟周期的起伏變化,必須加強宏觀經濟研究,完善市場信息系統,擴大咨詢、信息共享程度,提高企業決策水平。在獲取、綜合、分析信息上,國家和專業經濟研究機構比一般企業具有更強的優勢。對于其他企業或其他地區的產能利用率,企業可能缺乏信息渠道,如果國家能夠定期公布產能利用率信息,對企業正確決策就肯定有莫大幫助。
第三,局部產能過剩。當前原鋁行業的產能過剩屬于產業結構調整。如果僅僅從山東、河南的原鋁產業來看,確實產能過剩。可是,從全國角度來看,原鋁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應當適應資源稟賦的配置,將原鋁產業的生產中心從山東、河南逐步向西部能源充沛的地區轉移。25
運力不足是造成局部產能過剩的另一個原因。一方面,應當按照市場需求和資源稟賦分布狀況調整產業布局;另一方面,應當增加運輸能力,打通運輸系統的瓶頸,只有這樣才能疏通物流,互通有無。
如果在海外存在潛在的市場,就必須消除貿易壁壘,創建海外工業園區,幫助中小企業擴大海外投資,走向世界。在這個方面政府大有可為。
在很多情況下,出現局部產能過剩的原因是資金流障礙。由于缺乏融資渠道,使得出現“短板”的企業有心無力。為此,需要大力開放民營銀行,疏通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