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背叛你是有道理的——站在十字路口的朱溫

也許是巧合,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兩位朱姓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梁太祖朱溫,而且他們之間有很多解不開的因緣巧合:

一、他們都姓朱。

二、他們都是開國皇帝。

三、他們的家鄉(xiāng)距離極近,朱元璋老家在沛縣,朱溫老家在碭山,兩縣相距不過百里。

四、他們都出生于大動蕩時代的社會最底層,窮得快吃不上飯了。朱元璋當和尚去化齋,朱溫跟著老娘到地主家里當長工。

五、他們的帝國都被姓李的干掉。梁朝亡于李存勖,明朝亡于李自成。

不過有一點,朱元璋是比不上朱溫的,就是朱溫怎么說也是出身清窮的鄉(xiāng)村小知識分子家庭,朱溫的父親朱誠是一名村塾教師,而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則是在黃土地望天刨食的泥腿子。

英雄不問出身,劉邦耍過無賴,劉備賣過草席,王猛賣過簸箕,朱元璋要飯都沒人給他。朱溫的“老底”同樣不太“干凈”,因為朱溫偷過東西。好笑的是,朱溫偷的東西,竟然是一口大鐵鍋。

說來也是可憐,朱誠先生雖是教書匠,但一生清貧,又死得早,撇下老婆王氏和三個兒子朱全昱、朱存、朱溫,因朱溫行三,所以江湖人稱朱三。王氏沒有活路,只好帶著三個兒子去了鄰近的蕭縣地主劉崇家里做傭人。

劉崇很同情王氏母子,但對朱溫完全沒有好感。無他,朱溫“壯而無賴”,喜好賭博,不事生產(chǎn),哪個地主家也不喜歡這號人物。朱溫經(jīng)常在村頭聚賭,但兜里沒有閑錢,就盯上了雇主家廚房那口鐵鍋。朱溫趁人不備,扛起鐵鍋準備換了錢再賭,結果被地主劉崇堵在門口……

劉崇將朱溫一通好打,結果還是劉崇的老母親可憐這個沒爹的孩子,阻止兒子行兇,并把朱溫攬在懷里,告訴劉崇:“你不要小看這個無賴,老娘我夜觀天象,此子將來必成大器。”劉崇哪信這個,哂笑而去。

其實劉母看得不錯,朱溫手腳再不干凈,但他有一身好力氣,又精于騎射,這是在亂世立身的吃飯本事。只要能遇到貴人,像朱溫這樣的潑皮無賴,照樣可以乘龍上天。而朱溫的貴人,就是鹽販子黃巢。

朱溫聽說了黃巢在曹縣起義的事情,立刻召開了家庭會議,決定由忠厚但沒用的大哥朱全昱留家照顧老娘,朱存、朱溫兄弟星夜北上,拜倒在黃大哥面前。而在不遠處,王仙芝更早起義,而且聲勢遠大于黃巢,朱溫舍王仙芝而投黃巢,可見朱溫是很識人的。

朱溫是窮光棍出身,每天目睹地主劉崇家的奢華生活,朱溫都饞得流口水。朱溫知道他要想成為人上人,就只能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玩命。朱溫在跟著黃大哥作戰(zhàn)時非常勇猛,“以力戰(zhàn)屢捷”,不知道斬下了多少顆敵人的頭顱。朱溫終于被黃巢青眼相加,提拔做了隊長。黃巢麾下有很多高級小弟,李罕之、畢師鐸、秦彥、葛從周、霍存都有真本事,但朱溫在這些人面前依然顯得鶴立雞群。從各種史料匯總來看,黃巢對朱溫是相當偏愛的,不過朱溫也回報了黃巢的器重。李罕之等人投降高駢,朱溫依然跟著黃大哥闖蕩。從曹縣開始,山東、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的大地上都留下了朱溫的汗水與足跡。直到黃大哥“滿城盡帶黃金甲”,乘肩輿入含元殿,朱溫自然也跟著修成正果。朱溫得到的大餅是“諸將軍游奕使”,相當于明朝的大鎮(zhèn)總兵官,在黃巢的武將群中這已是很高的職位了。更為重要的是,黃巢特別重視長安的區(qū)域防守,而朱溫率精銳守在長安城外東渭橋,這是黃巢對朱溫的器重。替老大看守門戶,不是心腹人,誰敢放心?

不過因為政治上的嚴重錯誤,黃巢遭到了各路官軍的強硬圍剿,黃巢的大齊皇帝夢只做了幾天,就不得不面對巨大的生存考驗。黃巢死守關中,白白給了各路官軍從容包圍的時機,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以黃巢的實力,要在強大的官軍面前守住長安,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面對黃巢人生中最大的危局,朱溫并沒有想要離開,而是繼續(xù)跟在黃巢屁股后邊轉圈。

朱溫并非一個無情無義的人,只要黃巢對他好,他是沒有什么理由背叛老大哥的。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是朱溫相信黃巢能轉危為安,如果黃巢能真正平定天下,那么朱溫必然是一等一的功臣。當時的朱溫應該沒有腳踩兩條船的想法,朱溫甚至還憑三寸不爛之舌,招降了屯兵櫟陽(今陜西高陵東)的銀州招討使諸葛爽。

不過,朱溫畢竟處在一個亂世爭雄的大風云時代,江湖上能揚名立萬的人物非常多,不是朱溫一人就能通吃天下的。很快,朱溫就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和黃巢翻臉的河中節(jié)度使王重榮是個難纏的角色。其實何止是一個王重榮,大太監(jiān)楊復光,和朱溫都是地痞無賴出身的偷驢賊王建,哪個又是省油的燈?特別是王重榮,簡直就是朱溫的命中克星,“帝(朱溫)時與之(王重榮)鄰封,屢為重榮所敗”。朱溫被王重榮打得找不到北,情急之下,只能厚著臉皮向大齊皇帝求援。但更重要的是,朱溫似乎已經(jīng)察覺了一絲不祥——黃巢再這么折騰下去,早晚要完蛋。

朱溫在明面上并沒有背叛黃巢,但在朱溫的心中已經(jīng)打起了退堂鼓——再這么跟著黃巢,自己會不會完蛋?其實黃巢還算是對得起朱溫的,在朱溫奉命攻下南陽,返回長安時,大齊皇帝可是親自迎接的,這是別人都很難得到的殊榮。所以朱溫的內心深處一直在痛苦掙扎,如果背叛大哥,將來難免要背上罵名;可如果繼續(xù)跟著黃巢,自己估計是死路一條。

但有一件事讓朱溫對黃巢產(chǎn)生了嚴重不滿,就是黃巢極為信任的左軍使孟楷向來與朱溫不和,而朱溫向黃巢加急快遞的十份求救表章全部被孟楷丟在垃圾桶里,根本沒給黃巢看。員工可以對老板忠貞不貳,但前提是老板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讓員工展示自己人生價值的舞臺,可黃巢的這個草臺班子都散了架,員工都快沒了飯轍,朱溫自然有了異樣的想法。

朱溫召開了一場足以改變歷史的幕僚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三個人,事主朱溫和兩大幕僚謝瞳、胡真。

雖然史無明載,但毫無疑問,朱溫的出發(fā)點肯定要保住自己的前程,這是一切問題的前提。朱溫讓兩大謀士給他分析保黃與降唐的利害關系,其實朱溫見“巢兵勢日蹙,知其將亡”,基本打定了背叛黃巢的主意,《舊五代史·謝瞳傳》就記載“(謝瞳勸他降唐后)我意素決”。與其說考慮保黃,不如說是讓謀士給自己降唐進行心理安慰,朱溫不想背上叛主的罵名罷了。

謝瞳不是傻子,他已看出朱溫的心思,端人家的飯碗就不能砸人家的鍋灶,這是江湖規(guī)矩。謝瞳勸朱溫的話非常精彩,茲錄原文如下:

“黃家以數(shù)十萬之師,值唐朝久安,人不習戰(zhàn),因利乘便,遂下兩京。然始竊偽號,任用已失其所。今將軍勇冠三軍,力戰(zhàn)于外,而孟楷專務壅蔽,奏章不達,下為庸才所制,無獨斷之明,破亡之兆必矣。況土德(唐朝)未厭,外兵四集,漕運波注,日以收復為名,惟將軍察之。”說來說去就一個核心內容:不要陪黃巢送死,另選一條發(fā)財?shù)穆贰?

胡真大致也是這個意思,勸朱溫炒了黃巢的魷魚,換個東家。老板即將破產(chǎn)跳樓,跟著他一起跳樓顯然是傻子才會做的。至于這么做會有負罪感,但換個角度看,朱溫自跟著黃巢以來,凡戰(zhàn)必先,身上沒少留下刀槍傷痕,他已經(jīng)對得起黃巢給他開的那些薪水,我又沒白吃你的!

唐中和二年(882年)九月十七日,朱溫做出了一個對于他本人來說正確的決定——殺黃巢監(jiān)軍嚴實,正式通告天下,背巢降唐。

而接到這塊天大肉餅的,是朱溫的“老鄰居”河中節(jié)度使王重榮。朱溫假模假樣地向王重榮謝罪,并表示愿意為朝廷剿滅黃巢盡力。此時的朱溫是黃巢手下頭牌,他的背叛,相當于足球世界里的巴薩頭牌直接轉會到皇馬(反之亦然),轟動效應可想而知。還賴在成都的小皇帝李儇接到謝瞳的親自上書后,激動得鼻涕一把淚一把,“是天賜予也”。情緒激動的李儇封朱溫為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河中行營副招討使,并賜名“朱全忠”。

李儇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就是這個“天賜”的朱全忠,日后奪了他唐家三百年江山社稷,并殺盡李唐宗室。

朝廷給朱溫開出的條件不謂不豐厚,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是虛職,但河中副使卻是實職,僅次于王重榮。而且朝廷的題外之義非常明顯——只要剿滅黃巢有功,支票給你了,你自己填。

這筆交易對唐王朝來說是非常超值的,作為黃巢手下頭牌,朱溫的投降對瓦解黃巢軍中將領的抵抗斗志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而且朱溫對黃巢知根知底,就像洪承疇投降皇太極,對后金進攻明朝大有裨益一樣。而對朱溫來說,他也在情況不明的十字路口中間選擇了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美好的人生畫卷已悄然打開。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叛變,朱溫還意外地撿到一個老娘舅,就是他的新上司王重榮。因為王重榮和朱溫的老娘王氏同姓,為了在朝廷內部找棵大樹靠著,朱溫厚著臉皮乞求王重榮做他的老娘舅。王重榮也知道朱溫的分量,自然笑納這個干外甥。

而朱溫的突然叛變,卻刺激到了內外交困的黃巢,黃巢指天痛罵朱溫:負鍋賊,終不得善終!此時的黃巢,不過是死鴨子嘴硬,他罵完后,也該下地獄了。

“反正我沒白拿你的工錢,咱們兩清。”新任宣武軍節(jié)度使大人一直在這樣寬慰著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资阳市| 卢龙县| 洛隆县| 临沧市| 平山县| 鸡西市| 丁青县| 汝阳县| 昭苏县| 澄迈县| 屏边| 汕尾市| 永德县| 建昌县| 海阳市| 贡觉县| 东港市| 博爱县| 祁连县| 扶风县| 洮南市| 阳曲县| 柳河县| 浦东新区| 文昌市| 滕州市| 江门市| 利津县| 通州市| 娱乐| 墨江| 诏安县| 墨江| 高清| 新乡市| 白水县| 白河县| 白城市| 确山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