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情緒心理學
- 李群鋒
- 1321字
- 2019-06-25 18:36:24
童年是情緒腦發展的關鍵期
暑假里,媽媽帶7歲的致遠回老家,致遠和舅舅家的姐姐一起看《還珠格格》,看到高興的地方哈哈大笑、手舞足蹈。
“姑姑,姑姑,致遠哭了!”過了一會兒,姐姐對致遠媽媽說。致遠媽媽趕緊問:“怎么了?”
“不知道啊!”姐姐也有些莫名其妙。突然,她好像想起了什么:“他不會是被感動得哭了吧?剛剛皇太后逼爾康和紫薇分手,好慘呢!”
致遠媽媽走過去,看見電視里還在放著紫薇與爾康道別的場景,看一眼致遠,發現他的眼睛里充滿了淚水,到后來竟然大聲哭了起來。媽媽很驚訝:這完全是愛情的表白臺詞,7歲的致遠怎么可能聽得懂?可是如果他聽不懂,為什么又哭得如此傷心呢?
很顯然,7歲的致遠是不可能懂得男女之情的,那么他為什么會哭泣呢?其實,這是人類的情緒腦造成的。人們通常認為,人類的情感和行為是由大腦控制的,即我們引以為豪的理智腦。但事實上,人類的大腦分為三層:最里面的一層是指揮人類最基本的生理機能的本能腦,因為它和爬行動物的大腦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也被稱為爬行腦;中間一層負責人類各種情緒的產生,如悲傷、喜悅、恐懼等,被稱為情緒腦。因為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這種結構,所以又稱為哺乳腦;最外面一層是我們的理智腦,抽象邏輯思維等高級思維都是由理智腦控制的。致遠的哭泣是被劇中人物的表情、語言甚至悲傷的配樂感染,于是情緒腦便開始工作,讓他情不自禁地流淚哭泣。
情緒腦對人的學習、記憶、決策等有著重要的影響,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能夠很好地管理自我情緒、擁有正面情緒的人,通常智力水平也較高,在情緒和理智發生沖突時,他們更能用理智控制沖動的情緒;反之,不能控制自我情緒、負面情緒較多的人,往往會被情緒左右,生活也更容易陷入困境和煩惱中。而童年是情緒腦發展的關鍵期,并且與孩子的智力發展關系密切。這也正是在童年時期,家長要小心呵護孩子的情緒腦發育,關注孩子的情緒發展并加以科學指導,培養孩子良好情緒管理習慣的意義所在。
然而,無論是誰,都有理智無法控制情緒的時候,更何況情緒腦的反應要比理智腦快五十倍,所以人們的情緒反應通常是不由自主的。這就更加說明了學習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培養良好的情緒管理習慣,孩子才能盡可能多地用理智控制情緒,而不會被不良情緒左右,從而造成行為的偏差。那么,該如何來保護孩子的情緒腦發育呢?不妨試試以下幾個辦法。
1.培養孩子表達情緒的能力
當孩子出現情緒時,家長要幫助他表達自己的感受:“你是生氣了嗎?”“媽媽知道你不喜歡吃胡蘿卜。”同時家長要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以后孩子才能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為他進一步的情緒發育和情感認知奠定基礎。
2.為孩子營造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
和諧美滿的家庭關系是培養孩子積極情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家長在外面受了氣,回家以后千萬不要把“無名火”撒在家人,尤其是孩子身上。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夫妻關系、婆媳關系不只是大人的事,還會影響孩子積極情感的發育。
3.培養孩子應對挫折的積極情感
現在的孩子成長環境雖然越來越優越,但他們內心的承受力卻越來越差,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大發脾氣,任憑家長怎樣安慰都不依不饒,這樣下去孩子將形成不良的情緒反應習慣。因此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想辦法解決困難,培養他積極的心理反應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