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章:秋蘆飛雪曲徑通幽,西溪濕地一探福堤
書名: 碧海心約之古越靈劍作者名: 沐瑾如本章字數: 2657字更新時間: 2019-07-14 15:04:31
歷史悠悠獨有味,后人探究不厭倦。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的是督撫制。當時全國劃分為23個省,每個省設一名巡撫,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長官。總督權力比巡撫大得多,但與巡撫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系,總督和巡撫都是對上直接聽命于皇帝。當時全國設八大總督,分別為直隸、兩江、閩浙、兩湖、陜甘、四川、兩廣、云貴總督。這就不難看出浙江事實上是歸閩浙總督管的……”,歷史課后,可愛的歷史女教師走進自己的歷史核心組,發現同伴們正在孜孜不倦地討論歷史,她無意識地笑笑搖搖頭,歷史啊,這東西,真是讓人陶醉。
北高峰是杭州近郊的山峰,上有天下第一財神廟,下有著名的佛教圣地靈隱寺。群山屏繞,湖水鏡涵,竹木云蓊,郁郁蔥蔥,鳳舞龍盤,王氣蓬勃。“天下第一財神廟”靈順寺就在山頂,靈順寺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早在宋代因寺內供奉“五顯財神”而被宋徽宗賜名“靈順廟”。目前的大殿為明末清初修繕,規模宏偉,堪稱華夏財神廟之最。乾隆皇帝曾在此御筆題詞“財神真君”,這里是靈氣、財氣集聚的地方,前來拜求的生意人絡繹不絕,香火極盛。
司徒景蔓的母親賢洛今兒一人來到了這個靈氣極佳的地方,為了給自家寶貝女兒司徒和被她一起帶過去穿越的蘇幕求個平平安安。
此時,在杭州的西邊,那群考古學家幾天的周轉下從西湖來到了西溪。
“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濕之地,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沖流,此處被淹沒便成了湖泊,而干旱之時,濕地也就出現。濕地隨隱隨現的現象,為雛形階段。從東漢熹平元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為止,大約有一千多年時間,是西溪濕地形成期。到了宋元時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鎮,這是西溪進入新階段的開始,說明了西溪是個千年古鎮。明清時期,西溪兩岸的社會經濟與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進展,養魚育蠶、種竹培筍與茶葉果蔬等農副業得到發展,成為郊區農業的特色。民國后,濕地日漸萎縮。到了20世紀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個鄉鎮的建立,工廠企業的發展,使西溪濕地范圍逐漸縮小。”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河流總長100多公里,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其間水道如巷、河汊如網,魚塘櫛比、諸島棋布;陸地綠化率在85%以上,土壤主要有紅壤、巖性土和水稻土3個土類,其中以紅壤和水稻土分布最為廣泛。此處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17℃,年平均相對濕度78%,年平均降水量1399mm,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長,四季分明。”
陪同考古學家一同前來的生物系研究生小尹打開pad記錄替專家們介紹道:“在這里昆蟲標本有480種,分屬于15目、133科、 417屬,其中鱗翅目種數最多,其他各目種數依此為鞘翅目、半翅目、蜻蜓目、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雙翅目、等翅目、脈翅目、螳螂目、蜚蠊目、革翅目、竹節蟲目和纓翅目。鱗翅目有34個科,種類最多的是螟蛾科(28種)、夜蛾科(25種)、天蛾科(13種)和燈蛾科(13種),是鱗翅目中的優勢科。其它各主要目中占優勢的科有蜻蜓目:蜻科(11種);鞘翅目:天牛科(15種)、葉甲科(14種)、瓢蟲科(10種)。兩棲類的有1目4科10種,即中華蟾蜍、彈琴水蛙、澤陸蛙、黑斑側褶蛙、金線側褶蛙、鎮海林蛙、斑腿樹蛙、大樹蛙、小弧斑姬蛙和飾紋姬蛙。古北界種類3種,東洋界種類7種,其中華中區種類3種,華中華南區種類4種。所記錄的10種兩棲類中,大樹蛙屬于西溪濕地罕見種類,數量稀少,屬于ZJ省重點保護動物;彈琴水蛙、黑斑側褶蛙、斑腿樹蛙、鎮海林蛙和小弧斑姬蛙具有一定的數量,屬于偶見種類;而中華蟾蜍、澤陸蛙、金線側褶蛙和飾紋姬蛙數量較多,屬于常見種類,也是西溪濕地兩棲類中的優勢種。在這里,爬行類共有3目8科15種,其中黑眉錦蛇屬于ZJ省重點保護動物。古北界和東洋界廣布種6種,東洋界種類8種,其中華中區種類2種,華中華南區種類6種。其中,北草蜥、紅點錦蛇、黑眉錦蛇、赤鏈華游蛇和烏梢蛇屬于西溪濕地的常見種類,是西溪濕地爬行類的優勢種;多疣壁虎、鉛山壁虎、中國石龍子、蝘蜓、赤鏈蛇、王錦蛇和蝮蛇屬于偶見種類;中華鱉為罕見種類。鳥類有15目41科126種,其中有松雀鷹、雀鷹、普通鵟、紅隼、燕隼、游隼、褐翅鴉鵑和斑頭鵂鶹等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構成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鳥類以留鳥為主,有57種,占45.2%;其是夏候鳥和冬候鳥,均為29種,各占23%;旅鳥最少,只有11種,占8.8%。其中濕地水鳥28種,占22.2%,其中鸊鷉科1種,鷺科10種,鴨科3種,秧雞科5種,水雉科1種,鷸科4種,翠鳥科4種。獸類5目7科14種,分別是遠東刺猬、大臭鼩、灰麝鼩、東亞伏翼、黃鼬、鼬獾、狗獾、豬獾、赤腹松鼠、黑線姬鼠、黃胸鼠、華南兔。魚類有45種,隸屬 6目14科35屬,其中10種魚類為人工養殖品種。在所有魚類中,鯉形目種類最多,有30種,占總數的66.7%。鱸形目次之,有8種,占總數的17.8%。鲇形目再次之,4種,占總數的8.9%。鰻鱺目、鳉形目和合鰓目最少,各1種,各占總數的2.2%。在鯉形目中,鯉科28種,鰍科2種。由此可見,西溪國家濕地公園魚類種類以鯉形目魚類占絕對優勢。而在鯉形目中,鯉科魚類種類又占絕對優勢,鰍科魚類種類較少。”
“小尹,植物資源上呢?”
“植物資源里,西溪濕地有維管植物254種,隸屬于204屬91科。其中蕨類植物8科9屬9種;裸子植物4科6屬7種;雙子葉植物67科146屬184種;單子葉植物12科43屬54種。以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薔薇科占主要地位。植物種類豐富多樣,但缺乏特有屬、種。常見的有狗尾草、狼尾草、狗牙根、牛膝、柿、樸、早園竹、海州常山、忍冬、野薔薇、苦楝、構樹等。也就這些,匯報完畢。”
“寶地啊……”
“是的,西溪濕地作為杭州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濕地能夠調節大氣環境,濕地內的豐富的動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氣;同時它還能吸收有害氣體,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應對城市空氣污染問題,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氣候條件。西溪濕地還是一個典型的多樣化生態系統,濕地復雜多樣的植物群落,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鳥類、兩棲類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徙、越冬的場所,對于提高城市物種多樣性有重要的作用。”HZ市政府陪同考察團一行的工作人員自豪地說道。
“前面就是福堤了,這福堤全長2300米,寬7米,總面積約0.8平方公里,位于蔣村港的西面、深潭口港的東面,南接天目山路,北連文二西路,自南向北貫穿了整個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以生態為基調、科普特色的文化長堤,沿途串聯了高莊、交蘆庵、曲水庵、河渚街、洪鐘別業等西溪二期主要景點,中間串起六座“福”字橋,分別為元福橋、永福橋、慶福橋、向福橋、廣福橋、全福橋,我們去走走吧。”濕地講解員熱情地說道。
深潭口,非舟不渡;聞有龍,深潭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