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章:青鳥開竅懂人語,會稽歷史現繁華

最聰明的做人之道,就是讓大家對你放心。

暖風吹拂,趕路狀態中的罌粟眼皮有點兒倦。也許是山太重,把路壓得纏纏綿綿,還是自己心中的夢太久遠,將心撩撥的那么酸。重得讓罌粟短短的休息片刻,不斷勾起記憶。那秀錦色的風光,在腦海中逐漸退色。那雙雙人影上山路的情景,纏繞夢間……

一定要救出水鳳,這一次定要把自由還給水鳳,罌粟心里堅定地對自己說,看了一眼天空后的她隨后繼續埋頭趕路。

當罌粟急沖沖地趕到杭城,經過一番打聽知曉了靈隱寺的位置,再次急沖沖地趕到時,卻被告知琴仙青紗衣早已離開靈隱寺,一陣遺憾在罌粟心底漸升。

當罌粟有些沮喪地從靈隱院內往外走時,因沒有仔細看路,撞上了一個人。不撞會遺憾,一撞有希望。抬頭一看,罌粟發現竟然是青紗衣的好友知己舞仙。

“仙子?你還在這?”罌粟如在黑夜中見到光芒般的興奮說道。

“你是……”,舞仙遲疑片刻后,突然想起眼前這個女孩是誰,“粟兒,你出來了?”

“是的,仙子,沒想到您還能記得我”,罌粟心中很是感動,眼前的這個舞仙當年曾救她一場,她的內心一直很感動。

“當然……你那些年送我的花兒現在還開得很好哦……能從九海之地出來太好了……實在太好了。”

“嗯,我沒想到還能出來,我以為一輩子被關在那了。”

“不會的,我一直相信當年不是你的原因……是他們雙劍門錯判了……不說了,都過去了,信心地面對未來吧。”

“好,我聽仙子的。”罌粟對舞仙的好感勝過對雙劍門的宗主白紗衣。

“這一次,怎么會來這?”

“我想找琴仙青紗衣,可惜院內小僧和尚已告訴我琴仙遠游去了。”

“嗯,琴仙確實不在此地。”舞仙邊思考邊說。

“那……舞仙你能告訴我琴仙去了哪么,我有事找她。”

舞仙想,琴仙去會稽的事還是先不告知他人吧,畢竟罌粟的身份比較尷尬,畢竟是白紗殿的人。

“舞仙對于琴仙的遠游方向是難言么?也沒事……其實,我不是來找琴仙的,我關鍵是來見見琴仙的徒弟司徒景蔓。”罌粟決定單刀直入。

舞仙一聽到這個,更加為難了,司徒可是琴仙的寶貝,這白紗殿的人在琴仙不在的時候來找司徒,自己到底該怎么回答呢,雖然她一直覺得花道世家的這個傳人罌粟人心是很好的。可是,現在多年不見,眼前的這個女孩又歷經那么多挫折,是否還像當年那樣純樸,自己還是得先觀察一段時間,暫不能告訴她司徒到底在哪。

罌粟見舞仙遲遲沒有作答,心中也知道怎么回事。隨后,罌粟知趣地說道:“仙子,日后如果你有司徒的消息,煩請告知,我不會傷害她的。”

“好……如果你們有緣。”

“謝舞仙……”,隨后罌粟離開了靈隱,舞仙也沒有挽留罌粟,雖然舞仙覺得內心有些對不起罌粟,多好的一個女孩,只是她身后的那位白紗衣畢竟是雙劍門的宗主,還是離他們遠一些。

千星萬里赴會稽,琴仙青紗衣通過一陣旅途奔波,終于來到了會稽郡。在巨石形成的臺子,青紗衣靜靜坐下,微合雙目,感覺自己融入了身邊山林之中。耳邊松濤陣陣,鳥鳴啁啾,腦海中出現一顆不老松,于峰巔之上,迎風雪,斗寒霜。這棵不老松在每每仰視中,增添了一道又一道歲月循環的年輪。

睜開雙眼的青紗衣看著眼前的會稽景色,想起當年第一次初見會稽時,戰神還在世,那時候戰神對她說,會稽是他的出生地。于是年輕的自己好奇地讓戰神給她講述會稽的一切。

據傳,會稽在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春秋五霸之一越國的都城。會稽從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小黃山文化開始,至今已有約9000年歷史。越國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據史載:大禹治水告成,在境內茅山會集諸侯,計功行賞,死后葬于此山,因更名茅山曰”會稽”,是為會稽名稱之由來。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此一帶為中心建立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戰國初,越王勾踐大敗吳國,越國疆域拓展至江淮地區。至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威王興兵敗越,盡取故吳地并至浙江,越始”服朝于楚”,而諸越邦國尚存。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吳越地置會稽郡,治吳縣(今蘇州)。二十六年,民族統一,實行郡縣制,會稽郡先后轄山陰等二十余縣,其中境內有山陰、諸暨、上虞、余姚、句章、鄞、烏傷、太末、錢塘、余杭、由拳、烏程、海鹽等縣。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州刺史部,督察各郡,會稽郡受督于揚州刺史部,并增剡、余暨二縣,時會稽郡領二十六縣。東漢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置吳郡,今錢塘江以南仍為會稽郡,治山陰,時轄山陰、諸暨、上虞、始寧、剡、余姚、大、鄞、句章、章安、永寧、烏傷、太末、東冶十五縣。三國時,會稽郡隸屬于吳,治山陰。魏黃初二年(221),會稽郡領縣增至三十一縣。吳太元二年(252),再增永康、武義、建平三縣,并改上虞縣為侯國。吳太平二年(257)、永安三年(260)、寶鼎元年(266),先后分會稽郡置臨海、建安、東陽三郡,會稽郡轄山陰、上虞侯國和諸暨、余姚、永興、始寧、剡、、鄞、句章八縣。晉太康二年(281),以會稽地封于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轄縣數不變。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復會稽郡,置東揚州。陳永定年間(557~559),會稽郡析山陰置會稽縣,兩縣同城而治,治山陰,時轄十一縣。隋開皇九年(589)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改東揚州為吳州,并山陰、永興、上虞、始寧為會稽縣,并余姚、鄞、入句章縣,轄會稽、諸暨、剡、句章四縣。并設吳州總管府,治會稽,總管原東揚州諸郡。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廢吳州,以原吳州境置越州,治會稽,是為越州名稱之始。大業三年(607),復為會稽郡。唐武德四年(621),以剡置嵊州,并析置剡城縣,析句章之余姚置姚州,析句章之鄞置鄞州。改會稽郡為越州,治會稽縣,轄會稽、諸暨、剡城三縣和嵊州、姚州、鄞州三州。同時置越州總管府,駐會稽縣,管越、嵊、姚、鄞、松、綢、衢、麗、嚴、婺十一州。武德七年(624),廢姚州為余姚縣,析會稽立山陰縣。改越州總管府為越州都督府,督越、嵊、鄞、麗、婺五州。景云二年(711),天下分為二十四都督府以統屬州,越州定為中都督府,所督不足十州,隸屬于江南道。乾元元年(758),廢越州中都督府,置浙江東道節度使駐越州,轄越、睦、衢、婺、臺、明、處、溫八州。乾寧三年(896),錢平董昌,號越州為東府。北宋熙寧七年(1074),設兩浙東路駐越州,轄越、婺、衢、明、臺、處、溫州。旋即并入兩浙路,九年復分,十年復合。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駐蹕越州,取”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下詔從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紹興,并升越州為紹興府。府治設山陰,轄山陰、會稽、諸暨、蕭山、余姚、上虞、嵊縣、新昌八縣。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紹興府為紹興路,轄縣和治所均不變。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復置紹興府,治山陰,轄八縣。清設ZJ省,省府之下置杭嘉湖、寧紹臺、金衢嚴、溫處四道,紹興府隸屬寧紹臺道,轄縣未變。

青紗衣回想了當年戰神和他講過的會稽歷史更遷,隨后起身繼續行走。她雖不知道鑄劍的若耶溪畔具體在哪,但她并不著急,就當欣賞此地人民的民風名俗吧。

路過一個說書攤,有人正在說道——“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夏稱于越,亦稱大越,簡稱越,越民族以會稽為中心安居樂業……

濃濃的文化氣息遍布在這片大地上,琴仙青紗衣的臉上有了久違的笑容。

此刻,青紗衣的徒弟司徒景蔓正和她的好伙伴蘇幕耐心地教著青鳥開口說話。奇怪的是,有一個字詞,司徒教了許多遍,青鳥都是學不會,司徒有些氣餒,蘇幕接過司徒的班繼續教青鳥。沒想到三遍下來,青鳥竟然會說了,而且還說了好幾次。

“哇,蘇幕,你神了,是我口齒不如你么?你竟然教會青鳥了。”

“哈哈哈,湊巧湊巧……”

“別謙虛了,你發音卻是比我清晰……下次你要把我教一教……”,司徒拜托地說道。

“好啊,我倒是很樂意調教你……”

“真的,好,一言為定,不過,不收我學費吧?”

“哈,學費嘛,我考慮下,該收你啥呢,還沒想好……想好了告訴……”,蘇幕嘴角抿笑道。

“好。”司徒沒有多想地爽快地說道。

蘇幕笑著看著司徒,這個笨司徒,那么爽快,哈哈哈……

“笨司徒笨司徒……”,一旁的青鳥若若突然開口說道。

司徒驚訝地看著青鳥,“天吶,你怎么突然會說話了?蘇幕,你聽見了么?”

“聽見了,她說你是笨司徒,哈哈哈……”,蘇幕開心地說道。

“蘇幕……”,司徒笑著。

“聰明蘇幕聰明蘇幕……”,青鳥若若又開始說道。

“敢情你這鳥是欺負我!蘇幕可只教了你一會會哦,我這幾天可是嘔心瀝血!”司徒擺出一副不理身邊那一人一鳥的樣子。

“哈哈哈,你不會醋瓶打翻了?快聞,瞧瞧,快成醋海了……”,蘇幕笑著對司徒說道。

“哪里……怎么會……我可大度了……”

“是是是,你說的都對,你最大度……不過我還是想量一量到底此刻醋度上升到多少,哈哈哈……”,蘇幕就是很喜歡逗司徒,覺得一天不逗司徒渾身難受。

“蘇幕……人家青鳥若若夸你,我吃啥醋,夸你不就是夸我么……”,司徒笑著說道。

“有進步了……境界有所提升,看來不錯……繼續努力!”

“好的,繼續監督!”

“會的,不監督,你不成器。”

“哈哈哈,你也是,我不監督,你也不成器。”

“好的,那我們好好努力。”

好的關系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輝,彼此鼓勵彼此相望。好的情感是一種以善意和愛心去連接世上一切神俗事物的和諧。好關系既能容忍對方提出的建議,又能使自我理解。一絲真誠勝過千兩黃金,一絲溫暖能抵萬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康马县| 榆林市| 东兰县| 怀仁县| 阿鲁科尔沁旗| 英德市| 大渡口区| 桃园县| 安国市| 开江县| 武陟县| 奉节县| 南昌市| 临桂县| 呼玛县| 石河子市| 云和县| 泾川县| 横山县| 鄢陵县| 七台河市| 霍山县| 乐陵市| 益阳市| 酒泉市| 长宁县| 望谟县| 沙洋县| 石嘴山市| 伊金霍洛旗| 云和县| 阿城市| 疏附县| 象山县| 壤塘县| 汤阴县| 南陵县| 郎溪县| 济阳县|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