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紗衣見司徒一副認識青鳥若若的樣子,心生好奇:“司徒,你見過若若?”
“啊?若若?師父,什么若若啊?”司徒納悶道。
“就是這只小青鳥的名字,它叫若若。”
“噢,若若,你好。”司徒禮貌地對青鳥說道。
可是青鳥若若一副瞧不起司徒景蔓的樣子,一般有靈性的動物不是輕易肯認主的,還不知道這丫頭的靈力和才華,想讓自己俯首稱臣,再說。
見青鳥若若不理睬自己,司徒也不生氣,反正啊,自己確實也算不上有多大本事。
“師父,它平常都那么大么?”司徒看著眼前的青鳥很好奇道。
“是啊,確實如此,不過它能變小噢,司徒,你看……”
青紗衣手指畫出一個圈,隨后,一陣綠光閃過,青鳥若若瞬間變成了一只只有牡丹鸚鵡大小的小鳥。
“哇,太神奇了。”司徒開心極了。
可是變小后的青鳥可不樂意了,自己明明是只巨鳥,活生生地變成了一只玩偶鳥,不開心。
“若兒,配合下。”青紗衣見青鳥不樂意,安慰道,隨后對司徒繼續說道:“蔓兒,后面一段時間,幫為師照顧下若兒,可以么,我需要去找一把古劍,不太方便帶若兒一起。”
“師父,我能養好它么?”司徒好奇道。
“沒事的,不會養,讓蘇幕一同幫你養,多問問蘇幕,他有時候比你仔細。”青紗衣笑著說。
“嗯,好的,師父,放心。”
“那我把青鳥交給你和蘇幕了,我和舞仙先走了,下次再來看你們。”
“師父,你剛來就走?再多待一會吧。”
“不了,下次還可以繼續聊的。”
“行,師父,那保重。司徒一定照顧好青鳥。”司徒從師父的手中接過小青鳥。
“師父再見”,司徒和蘇幕隨后有禮貌地告別了琴仙和舞仙。
隨后幾天,司徒一直很用心地照料著青鳥若若,青鳥若若在司徒的照料下,顏色變的越發靚麗,不過青鳥若若還是對司徒并沒有特別大的喜好,有時候司徒喂它吃東西的時候,它非常不靠譜,總是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司徒只好求助蘇幕,神奇的是,每次蘇幕一出手,什么事情都能搞定了。
“蘇幕,到底是你長得比我好看呢,還是你長得比我聰明?”
“我估計兩者都有,哈哈哈哈……”
每當司徒好奇地問時,蘇幕總是喜歡逗一逗司徒。
養了幾天的青鳥,慢慢對蘇幕和司徒都有了感情。一天,兩人帶著這只小青鳥出去玩,遇見一些調皮的小孩子,其中一個小孩子拿起彈弓,一不小心射傷了青鳥若若,當司徒發現時,那群孩子早已溜走,只留下了流著血的青鳥若若在地上,司徒景蔓慢慢地抱起若若,然后扯下自己的頭絲帶替青鳥包扎傷口,司徒也許是那種一替別人包扎傷口自己就會全身犯疼的人,替青鳥包扎接近尾聲時,司徒差點頭暈過去,蘇幕一個見狀,扶助了司徒,關切地問道:“身體估計遇血不舒服了吧。”
“嗯,我也不知道,也許是這樣的,剛才見小青鳥它流了太多血,不知道為什么,一下子就頭有些暈炫。”
“下面的一些包扎,我來吧。”蘇幕暖心地接過司徒手中的活,二話沒說地完成了剩余的事。
而將一切看在眼里的青鳥漸漸因司徒的溫暖而被感動,也被蘇幕和司徒之間的默契驚嘆。
默契是一件難以解釋的事情,在歷史的長河中,眾多詩詞和音律都試圖去證明默契的合理性,可是卻沒找到任何一絲科學的依據,其實,心若相知,有言無言都默契,默契是深度的懂得。
44.原創小說《古越絕劍》第四十四篇章“耐心陪伴下的厚義,青鳥如愿開口再人語”
第四十四篇章“耐心厚純于青鳥,若耶溪畔鑄古劍”
君子養心,莫善于誠,一個人若將真誠和慈愛掛在頸項上,刻在心版上,就能夠得到智慧。
因青鳥若若上次外出被頑皮的小孩子射傷過一次,隨后幾日,司徒和蘇幕就沒在帶青鳥出去,在古院落里的司徒于是耐著性子陪著青鳥若若,雖然青鳥若若還是有些不待見司徒這個笨女孩。不過司徒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耐心,她變著法子讓青鳥若若接受自己,今天給青鳥若若講故事,明天給青鳥若若做好吃的東西,改日再給青鳥若若玩游戲,有時候還教青鳥若若說話。
每天一大早,蘇幕跟隨藍紗衣們去學習了,司徒就待著青鳥到一棵桂花樹旁,然后再花香的相伴下,耐心地教青鳥從最簡單的人語開始,一天天下來,青鳥若若被司徒的真誠所感動,雖然青鳥自己還不能像以前那樣開口講話,不過她的心靈慢慢地有些靠近司徒,看來自家主人青紗衣替她選得下一任主人原來是還是很有優點的,雖然這些優點需要一些時日去發現。
司徒,我愿意開始慢慢了解你……青鳥若若開始腦海中想著,如果自己能再次開口說話,我喊的第一句一定是——司徒,謝謝你。
生命會從真誠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真誠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
“怎么樣,上午教小青鳥如何?”蘇幕從藍紗衣那回來后關心地問道。
“若若很聰明,雖然目前還不會說話,不過,我相信再給我些日子,它一定能和我們一樣講人語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方便交流了。”司徒很有信心地對蘇幕說道。
“相信你,堅持做吧。”
“嗯”。
此時,在靈隱寺的青紗衣一邊整理行李一邊交代舞仙:“舞娘,我要起身前往會稽郡,聽靈隱大師最近說那里有劍氣,我先去看看。也許我們有一段時日不會碰面了,替我照顧好司徒和蘇幕這兩孩子。”
“你確定真不讓我隨你一同?”
“不了,司徒還在成長,你遠遠地看著她,我放心。”
“可我不放心你……欣月……好就沒喊你的凡名了。”
“傻瓜,我都已被世人稱為琴仙了,還會有什么事呢,我必須要去找回當年我們的那把劍,不能讓它落入歹人之手。”
“好,那你估計什么時候能回?”
“不是很清楚,本要先回雙劍門,但近日既然靈隱大師讓我先去會稽郡,我還是聽老朋友的。”
“那股劍氣在哪?”
“在會稽郡的會稽山……靈隱智行大師說,司徒以后也會走過那一處,我不知道他為何如此推斷,但是他說司徒的命理中會走一遭鑄劍之地。”
“所以,你替自家徒兒先探個路?”
“是,我不清楚司徒什么時候會去,但是我想一來去看看古越練劍之地,說不定越靈劍真的重新回到那了,二來替司徒看看那里是否安全。一日為師,終身為母,我始終是要對司徒負責的。”
“我懂你的意思,更何況司徒這孩子找人可愛。”
“那塊造劍場所具體在哪?”
“據古書上所說,那里曾是越王勾踐造劍之地——會稽東南處平水若耶溪日鑄嶺一帶。”
“好,我記住了,司徒如果有急事,我就去那找你。你確定司徒未來會到平水?”
“我不肯定,但她與劍魄有緣,她也許真如靈隱大師們所說,會到平水一過。我必須替她在去之前先認清那里。”
“你去吧…這里,交給我,司徒和蘇幕都會照看好的,我們來日相見。”
“好”,隨后青紗衣拿起整理好的包袱離開了門院。
舞仙看著好友前行堅定的步履,內心雖不清楚平水到底是哪里,但是她相信自己的朋友的判斷是不會錯誤的。隨后,舞仙也離開了青紗衣的房內,走向靈隱的藏經閣里,那里也許有記載平水鑄劍的歷史。
進了藏經閣的舞仙果然在一本史書中翻閱到若耶溪畔鑄劍的歷史——平水若耶溪、日鑄嶺一帶,相傳為歐冶子鑄劍之所。越王勾踐之父允常時,有位叫歐冶子的工匠,善于鑄劍。允常為了北抗吳、楚,便讓他造劍于此處。于是,在日鑄嶺下若耶溪旁和附近的赤堇山——上灶,中灶,下灶三處架起熊熊爐火,歐冶子擔任總工程師,利用赤堇出錫,若耶出銅就地礦藏資源,辦起了巨大的冶煉工場。隨后,歐冶子按五方之位,采五精之氣,煉成了五把劍,分別取名為:湛盧、純釣、勝邪、魚腸、巨闕。《水經注·漸江水》亦有云:“若耶溪,《吳越春秋》所謂歐冶鑄以成五劍。”宋吳處厚《青箱雜記》云:“昔歐冶子鑄劍,他處不成,至此一日鑄成,故名日鑄嶺。”唐朝著名詩人獨孤及有詠日鑄嶺詩云:“冶工鑄劍今已遠,此地空余日鑄山。歐冶子為越王句踐鑄造的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把大小不同的青銅寶劍,均“風吹斷發,削鐵如泥”,五劍齊出,五色畢現。其中的純鈞劍,“觀其華,如芙蓉始出;觀其抓,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于溏;觀其斷,崖崖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而巨闕劍,能“穿銅釜,絕鐵糲,胥中決如粢米”。后來,這些寶劍相繼流入吳、楚等國,其中湛盧、勝邪、魚腸三劍在吳越交戰中為闔閭所得,魚腸之劍還被專諸用作刺殺吳王僚的暗器。湛盧之劍后來為楚王所得,而秦王為了得到此劍,曾不惜興師擊楚,大動干戈。
原來那里如此有劍的淵源,不對,當年戰神最后一戰之前似乎也和琴仙一同到過會稽,那時歸來時,戰神的佩劍似乎變得似乎有些不同,難道那把劍就是出自于若耶溪畔?如果這樣的話,自己的好友琴仙要去會稽確實情有可原。那司徒怎么會和若耶溪有關。
舞仙當然不會清楚,因為此時的她并不知道她教過舞蹈的這個司徒丫頭并不是此時空的人,而只是因為時空交錯中掉落于此處的人,這個司徒丫頭的故鄉雖在越州山陰,但是她的好友瑞靜的家其實就在平水若耶溪畔,冥冥中,司徒確實早已與劍有關。
此時,在另一端趕往杭城的罌粟心情非常忐忑,因為她即將遇見青紗衣在世間的唯一弟子——司徒景蔓。在她眼中,司徒是個比自己幸運百倍的人,在雙劍門時,她早已聽說青紗衣為了這個自家徒兒做過多少事。司徒能單純能天真能簡單,在她看來只不過是有一個好師父替她負重前行罷了,只不過是司徒身邊有無數愿意為她的人用代價守護而來罷了,這個從未見面過的司徒,到底如何?自己一定要好好見見。
輪回之境下,青紗拂白衣,對決不可免,唯有德之所向,才能勇行天下。
行謹則能堅其志,言謹則能崇其德。走在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