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章:歷史崇仁不復焉,今昔何夕該如惜
- 碧海心約之古越靈劍
- 沐瑾如
- 1539字
- 2019-07-23 18:50:35
崇仁古鎮(zhèn)在ZJ省嵊州之西,距離嵊州市區(qū)西北約18.5公里,背倚五龍山,長善溪穿鎮(zhèn)而過。追溯崇仁的歷史,至少可以回望到1700多年前。位于古鎮(zhèn)西北的“方井”是嵊州境內(nèi)目前發(fā)現(xiàn)年代最久遠的古井,井旁有一石碑刻有“赤烏二年”字樣,可見早在三國時期,這里已經(jīng)有先民居住。歷史記載,在裘姓遷此之前,崇仁已經(jīng)相當繁榮,張、黃、李、段、白五大姓聚居,曾有五廟、大悲樓、煮茗窩等建筑。宋慶歷年間,裘氏遷居崇仁長善溪東八角井旁,為崇仁裘氏第一世祖。隨后,裘氏大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并逐漸占據(jù)主導地位。古鎮(zhèn)原名杏花村,北宋熙寧年間,受皇帝敕封的義門裘氏從婺州分遷此地,裘氏以崇尚仁義為本,故名其地為崇仁。自南宋以來,出過不少人才,單裘氏一族,就有4個進士,38名舉人,仕宦者幾十人。
崇仁,是一座美麗幽靜的江南古鎮(zhèn)。它至今仍保留著龐大的古建筑群,雖歷經(jīng)千年但風貌依舊。古建筑連片成群,具有宋朝遺風、明清特色。群內(nèi)廟宇、祠堂、古戲臺、民居、牌坊、藥鋪、店房、橋梁、池塘、水井一應俱全。以玉山公祠為中心,保存完整的老臺門就有100余座,臺門之間用跨街樓鉤連,既珠聯(lián)璧合,又獨立成章,體現(xiàn)了先人“分戶合族、聚只一家”的遺風。
光緒年間,崇仁有圍棋五虎。清末,上海圍棋名手潘朗東設擂杭州,就是敗在崇仁五虎之首的沈守庚手下。民國時,又有一個上海名手在杭州擺擂,崇仁新五虎的裘忱法,又大勝對手。當然,崇仁最出名的棋手還是馬曉春,他祖籍崇仁,由崇仁人董樟根啟蒙。越劇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馬潮水,也是崇仁人,15歲開始“唱書”生涯,創(chuàng)辦了越劇史上的第一個男科班。1930年,裘光賢在鎮(zhèn)西戒德寺創(chuàng)辦女子科班“高升舞臺”、“小高升舞臺”,像“越劇皇后”筱丹桂、“金嗓子”傅全香均出自其門下。晚清民國,崇仁是浙東經(jīng)濟發(fā)達的一個古鎮(zhèn),20世紀三十年代時,資產(chǎn)10萬以上的絲廠、茶廠、布廠不下十幾家,有浙東小上海之稱。
“崇仁的明清建筑多為封閉式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其屋脊、出檐、馬頭墻有磚雕裝飾,氣勢雄偉,典雅莊重。其中敬承書屋照壁的磚雕堆塑,數(shù)量之多、工藝之精、構思之巧妙,堪稱一絕。崇仁古建筑的石材多取于村北五里許的石宕,一座臺門建筑需上百噸石材,門框、門檻、臺階、沿階石、柱礎等用的都是石材。值得一提的是翰平臺門的石雕,石門楣刻“佳氣絪靈”四個陽文大字,俊秀清晰,兩旁浮雕鳳凰,鳳凰舒展著美麗的長尾羽,門框的上框底面正中鏤刻半球形龍頭,玲瓏剔透,凸顯石匠雕刻的功夫不凡。在崇仁古鎮(zhèn),木雕是每家每戶不可缺少的。幾乎每家臺門室內(nèi)的窗、側屋的門、屋檐下的牛腿都是做工精巧,雕刻有人物傳奇、花卉鳥獸等,藝術題材豐富。如朝北臺門的道地四周全是雕花門窗,眾多人物儀態(tài)萬方,細膩逼真,呼之欲出。而百鹿臺門的檁有99只姿態(tài)不同的鹿,加上道地中央石子嵌成的一只鹿,上下呼應,總共有一百只鹿。”
“崇仁的核心保護區(qū)傳統(tǒng)村落風貌保存相對完整,類型多樣。自三國時至解放后,歷代遺跡均有保存或記載。崇仁有上裘和下裘之分,民諺有“打架驗傷井頭房、穿靴戴頂后門塘、挑腳掮樹上二房”,具體就是說井頭房都是當官有權勢的,后門塘周圍住的都是有錢的富產(chǎn),而上裘二房就是下層出賣勞動力的,因此其建筑特征具有明顯的不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由于崇仁未遭日寇破壞,經(jīng)濟繁榮,商號林立,商鋪、藥店、郵局、染坊、酒肆、賭場、當鋪等一應俱全;更出現(xiàn)了代表地方權利高度自治的權利機構——法院和警署,這在國內(nèi)鄉(xiāng)鎮(zhèn)一級的權利機構設置歷史中尚不多見。在大地主裘祝馨的統(tǒng)治下,還擁有自己的地方武裝,儼然是一個獨立王國,此時留下了大量的近代歷史遺跡,堪稱是清末、民國時期鄉(xiāng)鎮(zhèn)政權結構演變的活化石。”
想真正了解一個人,要長期觀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無私,不圖回報,還給這世界留下了許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