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排的那位女生,請把歷史上越州總管府下的嵊州歷史講解下吧。”
女孩猶疑地站起身,開始小和尚背誦:“公元8年,因當時王莽稱帝建立新朝,改變歷法,定十二月初一為元旦。當時剡縣被改名為盡忠縣。王莽非常迷信符命。所謂符命,又稱讖緯,是一種詭秘的隱語、預言,王莽利用符命想說明包括他篡權稱帝在內的一切改變皆是順應天命的。所以他一登基,就刮起了一股改名風,不僅歷法改了,錢幣改了,也就是廢除了五銖錢,所有的官位名也改了,朝中官職均一一改名,郡太守改名為大尹,縣令、縣長改名為宰。許多地名也改了,長安改名常安后,又改名為新安。漢時今屬浙江的20縣,改名的有13縣,有的還三番四次地改。剡縣就是那時候被改名為封建意識極濃的盡忠縣。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他當然認為王莽的濫改不成體統,于是將盡忠縣恢復西漢時的原名剡縣。”
“還有么?”
“老師,對不起,我不記得了。”
“老師,我替她來補充吧,據《剡錄·縣紀年》載,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以剡縣立嵊州及剡城縣。八年廢嵊州及剡城。隋末唐初,江南一帶群雄爭霸,開始剡縣為隋末吳興太守沈法興自稱江南大總管,也就是梁王的轄地,不久李子通趕走了沈法興,自稱吳帝,剡縣又為其屬地。唐武德四年,占據江淮,自稱吳王的杜伏威歸順唐朝,被封為東南道行臺尚書令、兼江淮以南安撫大使,仍封吳王。杜伏威立即派義子王雄誕討伐李子通。這李子通早先曾投靠過杜伏威,后兩人有隙,他就帶兵襲擊杜伏威,幾乎要了他的命,后移師江都,搶占了沈法興的地盤稱帝。在王雄誕的攻擊下,李子通兵敗投降,被杜伏威解送朝廷。次年杜伏威去長安入朝稱賀,被封為太子太保,留在京師。他臨行前將軍權交給了王雄誕。然而與他有刎頸之交、共同舉事的輔公祏卻心生異心,乘王雄誕生病時,偽造杜伏威來信,讓他交出軍權并殺了他,自己稱帝,國號大宋,公開反唐。輔公祏稱帝后,任命幫他謀劃稱帝的道人左游仙為兵部尚書,兼越州總管,處理軍務。所以設越州總管府是這個時候這些人的決定。其時越州總管府下新立了三個州:鄞州,現在的寧波、姚州,現在的余姚、嵊州,嵊州下設剡城縣。”
“很好很好……”,白頭老師摸摸自己的胡須高興地看著自己麾下還有如此優秀的弟子很是高興。
此時,在覆卮山景區,一群游客正饒有興致地觀賞著。
說起這個地處上虞、嵊州、余姚三市交界地帶的上虞區嶺南鄉的覆卮山景區,主峰海拔861.3米,是上虞區最高峰。這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優雅恬靜;春好踏青、夏宜避暑、秋來登高、冬可燒烤,已成為都市人回歸自然,享受田園美景的“世外桃源”。
覆卮山,因東晉山水詩人謝靈運“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覆卮”而得名。覆卮山資源類型豐富,以冰川石浪、千年梯田、百年古村、上虞第一高峰、“四季仙果”之旅櫻桃基地等優質旅游資源最為突出。七丈巖、蜂窩巖、烏龜巖、黃巖等奇特象形山石以及眾多的溪流、水庫、山泉十分美麗。
“所知曉的冰川石浪是目前國內低緯度、低海拔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石浪群,堪稱地文奇觀,擁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認為這是形成于30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景區內有大浪、小浪、梅浪、烏浪、響石浪等大小的12條石浪。”
“位于覆卮山北坡的千年梯田,擁有至少五百多年歷史的二萬三千多塊大小不等的梯田二千三百多畝,每一塊梯田全部由第四紀冰川遺跡——石冰川中的巖塊砌筑而成。覆卮山景區的千年梯田極目遠眺,從山腰鋪瀉而下,從山腳疊層而上,構成一幅江南罕見的壯麗圖畫。”
“四堡古村則位于覆卮山景區的山腰以上區塊,古屋、古道、古樹相映成趣;村民熱情好客,民風淳樸,寧靜而恬淡,安謐而溫馨,宛若人間仙境。村民們悠然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頗有點世外桃源”的韻味。”
春秋有待,朝夕須資。既耕以飯,亦桑貿衣。藝菜當肴,采藥救頹。自外何事,順性靡違。法音晨聽,放生夕歸。研書賞理,敷文奏懷。凡厥意謂,楊較以揮。且列于言,誡特此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