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細菌》主題辨識
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其主題意蘊都不是那樣單一,直接的,它對生活多角度的開掘并由此而展現的紛呈駁雜的生活畫面,會極大地開拓讀者的思維空間,并從中體味作者所表現的豐厚的思想內容。然而,這種題旨的多義性、輻射性并非是散漫無邊,寬泛蕪雜的,而是在特定的思想規范下圍繞著一個前提或焦點而向四面輻射的。美國現代戲劇理論家L·埃格里在《編劇藝術》中一開頭即指出:“任何一出好戲必須只有一個明確的前提”, “前提是劇本的構思、劇本的起點。前提是一粒種籽,在由它長大的植株——作品身上,蘊含著種籽里的全部品性。”這里的“前提”其實就是作品的基本思想。我們對一部劇作的研究,如果不能從多層次的形象畫面中探尋出總的主題指向,那就很難對作品的認識價值作出明確而統一的把握。
夏衍的《法西斯細菌》是一部已有定評的劇作。然而對它的主題內涵的理解多少有些模糊不清。有的評論認為該劇的主旨是“法西斯與科學不兩立”,強調劇本是以生活的實際感受來說明法西斯主義的毒害;有的則主張探索知識分子的道路是劇本的核心;也有的則強調它主要是形象地表明科學與政治的關系。有一位日本學者在談到他們為什么介紹《法西斯細菌》時,即提出了“三大理由”:一是正如劇名所示,“這個戲是批判法西斯細菌的”;二是這個劇本“以學術和政治為問題”;三是劇本“也可以說是描寫日本和中國的關系的。”這些看法都不無道理,然而其中哪一種是更為基本和主要的呢?為了對這部名作的主題意蘊有一個較為切實而恰當的認識,就這個問題再作一點探討也許不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