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息系統的邏輯結構
信息系統的邏輯結構是其功能綜合體和概念性框架。由于信息系統種類繁多,規模不一,功能上存在較大差異,其邏輯結構也不盡相同。對于一個紡織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從管理職能角度劃分,包括銷售、生產、物資、人力、財務、供應鏈等主要功能的信息管理了系統。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支持組織的各種功能子系統,使得每個子系統可以完成事務處理、操作管理、管理控制與戰略規劃等各個層次的功能。在每個子系統中可以有自己的專用文件,同時可以共用系統數據庫中的數據,通過接口文件實現子系統之間的聯系。與之相類似,每個子系統有各自的專用程序,也可以調用服務于各種功能的公共程序,以及系統模型庫中的模型。信息系統邏輯結構如圖2-5所示。(詳細內容請參見第六章第三節)

圖2-5 信息系統邏輯結構
信息系統結構的綜合從不同的側面對信息系統進行不同的分解。在信息系統研制的過程中,最常見的方法是將信息系統按職能劃分成一個個職能子系統,然后逐個研制和開發。顯然,即使每個子系統的性能均很好,并不能確保每個系統的優良性能,切不可忽視對整個系統的全盤考慮,尤其是對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應做充分的考慮。因此,在信息系統開發中,強調各子系統之間的協調一致性和整體性。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在構造信息系統時注意對各種子系統進行統一規劃,并對各子系統進行綜合。
將同一管理層次的各種職能綜合在一起,例如,將運行控制層的人事和工資子系統綜合在一起,使基層業務處理一體化。
把某種職能的各個管理層次的業務組織在一起,這種綜合溝通了上下級之間的聯系,如T廠的會計系統和公司的會計系統綜合在一起,它們都有共同之處,能形成一體化的處理過程。
主要是從信息模型和處理模型兩個方面來進行綜合,做到信息集中共享,程序盡量模塊化,注意提取通用部分,建立系統公用數據庫和統一的信息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