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4章 首戰

“梁指使?”石得一想了一會說:“他乃是最后一批前行,那時應未至邕州。”

“他現在何處?”

“某亦不知。”石得一搖頭道。

三十萬軍民,誰會關注一營兵馬的去向?

“希望梁小乙牢記自己說過的話吧,”劉昌郝心中嘀咕道,又問:“石公,九月初便有瘴瘧,為……”

忽然他閉上嘴巴,即便大軍開始傳染瘧疾,朝廷為什么會問自己?自己算是那根蔥?

石得一當然聽出來了,其過程也不是想不到劉昌郝,九月初前軍染上瘧疾,反饋給后方的郭逵,郭逵奏報給朝廷,用的又不是特腳遞,故十月上旬,朝廷才接到消息。趙頊即請太醫配藥方,又令附近各州軍妥善安置患者,這時有大臣想到了劉昌郝的話,然吳充說了一句,豎子之言,何足掛齒!

他現在是首相唉,一句話放出來,誰還敢作聲。

石得一的分析,可能是劉昌郝的高價棉被棉衣,讓吳充一直不滿。

然后到了這個月,前方傳來消息,說朝廷配的藥也不管用,死的人越來越多,還是趙頊想起來的,讓石得一到劉家問一問。

“石公,末學那會治?”

想治瘧疾,青蒿素啊,劉昌郝會制造青蒿素?

或者金雞納樹皮也是好的,但人家還呆在南美安第斯山脈呢。

“石公,實際不是嶺南,即便在大江黃河,若是軍中不注意衛生,亦會患上瘧疾,如武惠公曹彬圍江寧,軍中患上水瘴,便是瘧疾,幸好王明、劉遇大破南唐軍,才得以收復江南。”

“太祖攻太原,水淹太原城,軍中染水瘴,不得己撤軍,也是瘧疾,赤壁之戰,曹軍同樣患上了瘧疾。”

“該說的,我獻給陳公那篇文中也全說了。”

那篇文章里肉松、烈酒是順帶著寫一寫的,主要寫的是瘴癘與瘧疾,而且寫了若干注意事項,如不得飲生水,不得下陌生溪河洗澡,軍營需注意衛生,扎營里需建簡易廁所,且稍遠離軍營,夜晚休息時,一定要備蚊帳,到了嶺南,可能一年四季都有蚊子,最好尋蒿子,擠蒿汁涂于裸露出來的肌膚上,一旦發現患者,立即將其隔離,若有死者,立即就地掩埋或火葬之。

最重要的一條,便是大軍不能滯留。

如永樂大帝三征安南,冬天打,春天打,夏天打,也未聽到有多少士兵死于瘧疾之中。原因便是大軍乃是在流動中,或原地產生了瘧原蟲,但大軍已經走了,蚊子傳染給誰?

其實劉昌郝寫給梁小乙那張紙頭上也就是這些,要么就是戒告梁小乙,若是軍中開始出現瘧疾,請立即找理由,率領他那一營兵馬離開大軍,那怕去做斥候!

想到這里,劉昌郝問:“三軍位于何處?”

“邕州?”

“還呆在邕州?”劉昌郝驚叫一聲。不過他瞬間明白了整個過程,三十萬軍民征南,來自全國各地,有兩個重要的樞紐點,一是潭州,一是邕州,郭逵先行去了潭州,大約那時吳充便寫了信給郭逵,否則不能解釋吳充在八月末便對自己產生了敵意。自己讓大軍速行,吳充讓大軍不行,吳充豈會對自己開心?

不過那時王安石還在朝堂上,郭逵依然按步就班地調運著軍隊,或者說,稍稍讓軍隊開撥的速度變慢一點,但不敢做的太過份。隨后中軍抵達邕州,盡管這時瘧疾開始肆虐,然而吳充已經上位,郭逵正式地躊躇不行。隨后自一片殘垣的邕州開始,一直到思明州,再次成了人間煉獄。

幾十萬條人命哪。

“石公,無他策,患者隔離,大軍立即開撥,不得再逗留,即便不得不滯留,時間亦不得超過三四天。”

石得一盯著劉昌郝的眼睛問:“劉有寧,你是否早料到郭逵會滯留?”

“石公,末學那有這本領,只是末學仔細地研究過相關的記載,得出一些結論,其乃是一些極細小,肉眼都看不到的病原體,若不遇到宿主,壽命也不會太長。然遇到人多的地方,又有蚊蟲替其傳播,便會傳染給許多人,故末學說,大軍勿得滯留。只要不滯留,便不易傳染,或如大軍從尉氏去洛陽,今在尉氏,明在鄭州,蚊子也會跟著飛到鄭州?”

“石公,對陛下說,即便大軍即開撥,亦須將患者擇出,否則一路行軍,一路繼續傳染。”

…………

“敵人數量太多,梁指使,李指使,我們還是撤吧。”于都頭說道。

“往哪里撤,思明州撤乎!”

聽到思明州,于都頭不由地哆嗦。

“李指使,敵人瘦小,又短鎧甲,然其身體靈活,我們即便撤,也沒有他們快。”梁小乙又說。

撤便等于逃跑,不過兩營前鋒皆著厚重的步人甲,肯定逃不了,一旦逃了,士氣沮喪,對方兵力又多,下場必會很慘。李指使將牛二叫來:“對方究竟有多少兵力?”

“好幾千人。”

“兩千是幾千,七千也是幾千。”

“不低于六七千人。”

李指使扭過頭說:“梁指使,我們無法做到一以當十。”

不低于六七千人,說不定會有八九千人,兩營兵力合起來不過八百余人,不能說以一當十,肯定不止一以敵一。李指使乃是燕達部下,好歹還去過邊境,梁小乙這一營幾乎全是太爺兵,根本做不到以一敵八。

“我們先守住這個山頭,再派人向燕太尉求救兵。”

“守山頭?”梁小乙遲疑一下,但時間緊迫,由不得做長考了,便又說:“如此吧。”

幾百人登上了后面的山頭,又將一些行李放在山頂上。這里的山非是劉梁村的山,不過兩營兵馬擠在上面,也是密密麻麻的,李梁二人開始布置防線。敵人便來了,是有好幾千人,也來不及數,便一起沖了上來。韋小青說:“梁頭,好多人。”

“勿用怕,且看他們的裝束。”

來的敵人雖多,卻沒有多少正規的交趾士兵,多是臨時聚集的當地土兵,不僅缺少鎧甲,手中也沒有像樣的武器,甚至有的人背的還是簡陋的竹弓。但身手確實靈活,明明在向山上爬,卻如履平地一般,一邊攀著山一邊鬼叫著。

梁小乙神情有些恍惚,因為他忽然想起來了劉昌郝與他談的一句話,宋軍勝在裝備,體型高大,力氣大,然交趾人勝在靈活,切勿與他們在山林里戰斗。雖退到山上,有了居高臨下之勢,然而這一帶的山,樹木皆蓊蔥茂密,也等于是在山林里作戰。剛才應當不往山上撤,而是于原地扎下柵墻,說不定會更好些。

但已經到了這地步,想變動來不及了,就看燕達的軍隊能不能及時趕到。

敵人越來越近,兩指使不約而同下了命令,開始放箭。然而這一帶樹木太過稠密,交趾人不停地借助著樹木掩護,向山上沖來,梁小乙都能聽到他們腳踩地面發出的沙沙聲響。

弓箭不起作用了,梁小乙說:“停止射箭,準備戰斗,十人一隊,勿得綾亂,退卻者斬。”

說完,他提著掉刀沖了出去,手起刀落,一名交趾人被他劈倒在地。看著那名交趾上脖子上噴出的鮮血,梁小乙腦子忽然一片空白,只是慣性地舉起掉刀,大吼一聲:“殺。”

兩軍開始慘戰,交趾人一次次沖上,一次次被打退。李指使不停地看著后方,敵人數量太多,這樣下去,早遲頂不住。就在有的士兵開始害怕與沮喪之時,李指使忽然大叫道:“燕太尉來了。”

交趾人也扭頭去看,看到東北方向冒出來一支宋軍,隱隱約約,不知有多少兵力,于是倉皇逃跑。

“追。”

兩營宋軍追趕下去,然而交趾人輕裝上陣,想逃跑,宋軍難以追上,追了一會,梁小乙與李指使只好喝令三軍停下。但戰斗未結束,燕達的騎兵營追上來。

“包扎傷口吧。”梁小乙說。

兩營官兵幾乎一半人受了傷,燒酒這時派上了用場,不過一些重傷者可能得退出戰斗行列,梁小營這一營里便有十幾個重傷兵,還有二十一名士兵戰死。

“挖坑,安葬兄弟。”

梁小乙說完,一一將犧牲的士兵眼睛撫上。

“諸位兄弟,一路走好,梁指使,安葬吧。”副指使宋方榮在邊上說道。

“下葬。”

大伙默默地將二十一具尸體抬入土坑里,頭朝北下葬。梁小乙默立,宋方榮小心地說:“梁指使,兄弟們不怪你。”

原來在軍中,他是最排斥梁小乙的人。即便梁小乙帶著都頭活動做前行,宋方榮還在繼續冷嘲熱諷。大軍南下,抵達邕州已經九月半了,許多軍士感染上瘧疾。

想方設法遠離有瘧疾的軍營,這是劉昌郝再三交代的話。

于是梁小乙主動請求擔任斥候軍,這時宋方榮又跳了出來,你那位好兄弟就是如此料事如神的,幸好來得晚,來得早,我們是前軍,現在就慘了。梁小乙也不吭聲,繼續請求,那時候軍中四個大佬正鬧得不可開交,郭逵有些煩,欲對梁小乙施軍法,燕達在邊上轉了彎,將梁小乙一營編入他帳下,調到前方做了前鋒軍。

不久后方傳來越來越多不好的消息,不是前軍,隨著中軍漸漸全部抵達,無數軍民染上了瘴病,邕州城每天都要抬出大量因瘴病而死的士兵。但在軍中,還是武力說話的,剛才梁小乙最少劈死了六七名交趾人,同時還兼顧著指揮,將宋方榮嚇壞了。

“打掃戰場,記錄戰功,另外,誰也不可搶死去兄弟的功勞。”

“喏。”

韋小青走過來說:“指使,四哥子走了。”

四哥子叫張小四,是與梁小乙他們一同進軍營的新兵,雖然梁小乙后來遷為指使,這十個新兵關系一直不錯。

“尸骸帶不走,將他們隨身衣物打成包裹,以后帶回家。”

“喏。”

梁小乙繼續默立在哪里。

燕達也帶人走來,梁小乙與李指使施禮:“參見太尉。”“參見燕將軍。”

“燕將軍……梁小乙,劉昌郝與你是什么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来宾市| 旺苍县| 米脂县| 张北县| 汾阳市| 新建县| 隆回县| 罗江县| 自贡市| 大冶市| 天等县| 景德镇市| 宜兰市| 双辽市| 普兰店市| 普安县| 来宾市| 云龙县| 正宁县| 祁东县| 武陟县| 逊克县| 双流县| 甘洛县| 峨眉山市| 柞水县| 吴川市| 荣成市| 普洱| 盐山县| 麟游县| 沙河市| 霞浦县| 双桥区| 伊春市| 丹江口市| 呼图壁县| 依兰县| 新蔡县| 广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