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印后加工要求

1.面紙加工

面紙加工并不一定就是書刊的封面和封底,它還包括包裝箱的面紙、包裝盒的面紙,還經常在期刊或者有些書籍中穿插部分彩色折頁。由于與封面、封底的紙質、厚度一致而歸到面紙加工一類。因為這類印件均有可能需要進行一些印后的裝飾性加工,特別是對紙張表面所要進行的上光以及加色,還有形成立體效果的一類加工。所以印后的跟單比較煩瑣,特別是需要局部印后加工的燙金、壓凸、過UV油、印水晶油等,還要關注制版的質量與把握時間。

一般燙金版的筆畫注意不要太細,當小于0.1mm(含0.1mm)燙金膜則極易斷裂,很難達到美觀效果。制作這些燙金或壓凸版,目前還基本使用化學腐蝕方法,制版時間較長,一般要半天至一天時間,所以當印件在印刷時,印后加工的版材也應該在同時制作完畢,以便在印件下機后能及時地進行印后加工。

模切的規格一般不是以單個印件作為基本規格,而是以上機的機臺規格為基礎,如果上機印刷規格是全開或對開這類較大規格的紙張,為了使模切版的刀位盡量能在一個水平線上(見圖1-7),在允許分版的情況下可以在印后分切成對開或四開,以減少模切版刀位調試工作量,既節約了時間,又提高了模切的正品率。

圖1-7 模切版規格與刀位關系

2.內頁加工

(1)折頁。折頁的方法很多,有手工折、機器折。機折的自動化、機械化程度很高,已越來越少使用手工折頁,只有一些精致而少量的印品,還有可能使用手工方法。但無論手折還是機折,在印刷拼版之前,對折頁的方式已經有了一個確定,即依據折手樣紙的折頁順序折頁。這里有一個問題是需要注意的:由于雙面銅版紙的表面涂料脆性較大,特別是157g/m2以上的雙銅紙,手工折頁費時、費力,機折又容易爆裂。如果是白底圖案正好在書脊位爆裂會看不出來;如果是底色為深色的印刷,折位的爆裂、破損,客戶很難接受。因此,當機折雙銅紙時,不要選擇超過157g/m2以上(含157g/m2)的雙銅紙,超過后則要改為模切版壓痕折頁,這樣就可以避免折頁機折頁的爆裂問題。也可以增加過光油或過塑的方法,幫助紙張提高耐折度。

200g/m2以上的封面用紙,為了書脊位立挺、美觀,都應采納模切壓痕的方法。無論是精裝或簡裝都不能省了此道工序(見圖1-8)。

圖1-8 150g/m2以上涂料紙痕位壓線版

書刊折頁以折樣(手)為單位,一手代表一張對開上機印刷紙張的正、反兩面(見圖1-9),因此,也有“印張”之說。每一手將頁碼的順序排列以及折頁方式作為范本或稱作小樣。跟單員以折手為樣本進行抽檢。

圖1-9 書刊折手疊樣

(2)鎖線。一般為鎖線機鎖線,要注意松緊度的把握;手工鎖線如今一般僅有古裝書采用。鎖線類書,一般屬精裝,鎖線質量的好壞,對書籍的保存影響較大,如果書芯鎖線松松垮垮很容易產生書殼與書芯脫離現象,影響書籍的使用壽命。

(3)膠裝。膠裝也稱平裝或膠訂。從這些名稱中,突出了這種裝訂方式的兩個特點:①脊位平整、立面好;②書本的合頁部是由膠質材料將內頁黏合而成。由于這種裝訂方式美觀大方,全自動膠裝機簡便易操作,使得膠裝大受歡迎。但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是:書脊位必須齊整,方可上機進行銑背操作。銑背的深度,應以銑到折手頁的最內一張深達1mm為界(見圖1-10),否則在上膠的過程中,當膠位無法達到黏合部位即影響頁面的結合力度,從而產生掉頁。所以銑背深度值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參數,一般由折手頁的折頁次數決定。折頁次數越多,銑背深度越大。

圖1-10 銑背深度示意圖

(4)騎馬訂。騎馬訂在印刷書刊類產品的裝訂方式中,是最簡單的一種。注意內頁在折頁或套頁的操作中盡量做到版心位齊。特別是跨頁的圖片,左右上下本來是一幅圖片由于套頁時定位不準,誤差超過1mm錯位就很明顯了(見圖1-11),影響印刷成品質量,所以在套頁上機裝訂前,應先進行版心的腳位齊平,當每個套頁都定位準確了,配頁后齊腳位上機,就能保證書刊圖片的左右對稱與完整。

圖1-11 跨頁圖錯位示意

3.包裝盒/箱

這里所說的包裝盒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卡紙(白卡、白板)類包裝。卡紙印刷的包裝一般只有單面印刷,直接交印后進行模切加工粘盒成型;另一類為面紙印完后,還有內襯紙,并在中間加了一層灰紙板作為硬殼支撐的做工較為考究的硬盒工藝包裝(見圖1-12)。第一類包裝盒較為簡單,第二類包裝盒的工藝卻要復雜得多,針對第二類包裝盒的注意事項做一些分析。

圖1-12 紙質包裝分類

(1)灰紙板的模切加工。這里要注意的是,不管灰紙板要裁切為方正的幾何圖形還是其他不規則圖形,有些看似可以用裁紙機進行裁切,但是由于裁紙機的定位線與刀位線常常不能保證為垂直的90°角,而使得切出的灰紙板做出的盒子不是矩形,而產生菱形或其他變形,所以模切的工作不能省略。原則上復雜一些的模切版盡量以小規格(4開)模切版為好,其刀位調試較為準確。

(2)裱糊面積。紙箱的裱糊面積一般以紙箱的最大展開面積計算,如果紙箱的展開面積需要拼接,則以上機印刷規格為基本裱糊面積。例如一個紙箱面積是由兩張大度對開紙印刷,然后兩張對開紙分別進行裱糊,最后訂合(或黏合)拼接成一個完整的紙箱,這時裱糊面積為:

對開裱糊面積×2

(3)訂口位。當紙箱較大,不能用膠粘而采用金屬釘訂盒的方式,小盒一般兩個訂位即可。大盒根據包裝物的承重,決定訂位的多少,并且合理決定訂位的距離。

(4)粘口位。不管是大盒還是小盒,都有相應的盒子成型的粘位,有的一處,有的兩處不等。用什么膠來粘盒,根據不同承印物,選擇膠料也不相同,如面紙進行了上光或過塑加工的印品,紙類與紙類、紙類與非紙類、非紙類與非紙類的表面所用的粘黏膠材有所區別(見表1-1)。用錯了膠黏劑,不但達不到黏結的目的,還破壞了印刷產品本身。即使有些暫時有所黏結,但使用壽命也極短。

表1-1 裱糊粘膠選用技術指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维西| 卢湾区| 锦州市| 红安县| 沙雅县| 盘锦市| 临江市| 天水市| 蒙城县| 新余市| 杭锦旗| 抚顺县| 绥棱县| 鄂尔多斯市| 梁河县| 临夏县| 蒙自县| 河源市| 安宁市| 美姑县| 大埔县| 兰州市| 蒙自县| 赫章县| 永兴县| 卢湾区| 治多县| 阳春市| 阳原县| 彭山县| 灌云县| 台南市| 金华市| 千阳县| 奉化市| 武宣县| 夏邑县| 弥勒县| 阜城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