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4 頁碼編排步驟及案例

通過以上對頁碼編排與眾多因素的分析可知,頁碼編排工作雖然是一項非常復雜、需要細心謹慎完成的工作,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3.4.1 頁碼編排步驟和拼版方式的確定

(1)頁碼編排步驟

確定拼版方式——設計、制作折手——頁碼安排。

(2)拼版方式的確定

必須首先了解所需拼版書刊的開本、頁碼數目、裝訂方式(騎馬訂、鐵絲平訂、鎖線訂或膠訂)、印刷色數(單色、雙色或四色)、使用紙張的厚薄和折頁形式(手工折頁或機器折頁)等工藝要素,才能確定其拼版的方法。一般的規律是:重色塊、墨量大的實地、精細圖文盡量拼在中間,避免位于拖梢邊或兩側。書刊的拼版方式一般有以下兩種。

① 頭對頭式拼版

即以書刊的天頭相鄰的拼版方式,常用于天頭有相同的標志色塊。

② 腳對腳式拼版

即以書刊的地腳相鄰的拼版方式,常用于地腳有相同的標志色塊。

不同的拼版方式,頁碼排列順序不同,例如16開16 P的頁面采用不同的拼版方式,拼版版面如圖3-5~圖3-8所示。

圖3-5 頭對頭式拼版正面(叼口在下)

圖3-6 頭對頭式拼版反面(叼口在下)

圖3-7 腳對腳式拼版正面(叼口在下)

圖3-8 腳對腳式拼版反面(叼口在下)

3.4.2 設計、制作折手

折手是在排版前模擬印張折疊成書帖時,與書刊頁碼順序相符的版式。如果折手做錯,意味著頁碼順序安排出錯,會造成印刷品無法裝訂的嚴重后果。

(1)折手上標注的內容

① 正確標注產品的最終尺寸,包括印張幅面。

② 正確標注頁碼,暗碼頁面應用簡單文字標注頁面主要內容,如扉頁、目錄、前言等。

③ 正確標注印刷叼口邊,印張較多時應編注版號、正反關系及折標、折線位置。

④ 標注所在版面的色相(如四色、單黑、專色等)。

⑤ 根據不同的裝訂方式,確定折手的折頁方法,制作出相應折手,逐一折出所需張數。

(2)制作折手步驟

模擬折頁——模擬配頁——標注頁碼——展開標注過頁碼的每一帖。

① 模擬折頁前首先要根據工藝要求設計好一帖幾個頁碼和用哪一種折頁方式,然后用一張A4的紙按照折頁方式手工模擬折痕(注意折的折數和折的方向),一般來說8P一帖的常常用無線訂的方式,16P一帖的往往是鎖線訂裝(大型畫冊)。畫冊、書籍的P數一般都是4的倍數,所以,我們在模擬折頁樣的時候往往只要做一種(主要帖)到兩種(特殊帖)就足夠了。在正常折頁的時候,記住一點,不論你怎么折,右下角為第一頁。

② 模擬配頁前要先確定裝訂方式,以此來確定配頁方式。

③ 標注頁碼時按照一本書刊完整版面的順序將明碼和暗碼一一在相應頁碼標注的位置(天頭、地腳、切口)上標注,每個頁碼的位置安排就確定下來。

④ 將標注過頁碼的每一帖展開后就是每個印張的拼版示意圖,注意展開后標注的文字和頁碼的正反方向代表的是實際版面上文字的正反方向。

3.4.3 頁碼編排案例

(1)騎馬訂頁碼編排

例如一本16開書刊,明碼和暗碼共有64個頁碼,采用騎馬訂裝訂方式。

根據生產工藝設計為每一帖為16個頁碼(即每帖16P)的折頁工藝,根據裝訂方式設計配頁方式為套帖式,共4帖(64/16=4)。模擬套帖式配頁和4帖書帖的頁碼編排如圖3-9~圖3-17所示。

圖3-9 模擬套帖式配頁

圖3-10 第一帖正面(叼口在下)

圖3-11 第一帖反面(叼口在下)

圖3-12 第二帖正面(叼口在下)

圖3-13 第二帖反面(叼口在下)

圖3-14 第三帖正面(叼口在下)

圖3-15 第三帖反面(叼口在下)

圖3-16 第四帖正面(叼口在下)

圖3-17 第四帖反面(叼口在下)

(2)膠訂、鎖線訂頁碼編排

若仍以上例書刊為例但改用膠訂或鎖線訂裝訂方式,則模擬配頁要改為疊帖方式,頁碼編排也與上例不同。如圖3-18~圖3-26所示。裝訂方式影響到配頁方式和頁碼編排。

圖3-18 模擬疊帖式配頁

圖3-19 第一帖正面(叼口在下)

圖3-20 第一帖反面(叼口在下)

圖3-21 第二帖正面(叼口在下)

圖3-22 第二帖反面(叼口在下)

圖3-23 第三帖正面(叼口在下)

圖3-24 第三帖反面(叼口在下)

圖3-25 第四帖正面(叼口在下)

圖3-26 第四帖反面(叼口在下)

(3)有零印張的頁碼編排

如有一個36P的騎馬訂B6尺寸165mm×119mm的小冊子,騎馬訂裝訂。

常用方法:做成3個折手,分別是兩個16P書帖,一個4P書帖(零印張),即采用(4P+16P+16P)方式生產,這樣會增加生產的裁切工序,存在騎馬訂錯帖、倒帖的可能性。

若在印刷后就直接上折頁機,先在長度方向折2次風琴折,出來后安裝2個打孔刀,然后在寬度方向進行3等分后,再進行2折風琴折,最后再進行垂直折頁,這樣做成的半成品就可以直接以一帖的書帖上騎馬訂書機進行生產,也不會出現錯帖,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減少了裁切工作量,所以改變方式可以給后面工序帶來很多成本和效率上的提高。

(4)有跨帖圖的頁碼編排

印前拼版設計要注意頁圖(每頁圖文的對接)、跨帖圖(每帖圖文的對接)的設計,這關系到圖文是否對齊,影響整體美觀。特別是有些設計是跨線、跨文字的拼版設計,對印刷和折頁精度要求比較高。印前拼版要準確,印刷拉規、叼口精準到位,裁切無上下刀、偏斜誤差和折頁偏差,各個工序都要做到準確定位,才能保證圖文接線、過頁、跨帖的位置準確性。在折頁時跨帖圖比過頁圖更難把握,所以在設計時可以調配書帖排版方式,以減少跨帖圖的產生。

如有一本16開、內文為52P的騎馬訂小冊子,其中有跨帖圖,設計拼版方案。

計算印張為3.25(52/16),如果沒有跨帖圖,就可以設計為16P+16P+4P+16P,由于有跨帖圖,拼版方式可以設計為8P+16P+16P+12P,也可以做成16P+8P+12P+16P來解決跨帖圖的產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赉特旗| 集贤县| 阳谷县| 荔浦县| 德兴市| 大同市| 韩城市| 抚州市| 博乐市| 云梦县| 枞阳县| 碌曲县| 泰兴市| 若尔盖县| 禹城市| 深圳市| 公主岭市| 松潘县| 响水县| 广安市| 葫芦岛市| 息烽县| 旬阳县| 平湖市| 莱西市| 阳江市| 大洼县| 福州市| 开封市| 措美县| 甘洛县| 安塞县| 和田市| 宁河县| 乐安县| 盘锦市| 灌南县| 虹口区| 阿巴嘎旗| 邢台县|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