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起站:橙色列車開進來……

とうきよう 東京

〇探訪江戶時代:東京STATION HOTEL、東京STATION GALLERY、皇居東御苑、將門首塚。

〇吃吃喝喝:山茶花酒吧、銀鈴廣場地下樓。

〇悠閑散步去:青山繪畫館旁、風之散步道、行幸通、江戶城遺跡。

第一次,一個人

站在東京火車站第一號月臺,等著中央線快速列車開進來,看到對面涂成暗紅色的車站大樓外墻,我總想起小時候很不安的感覺。

那年我大概才十歲。

暑假里,跟小阿姨一家人一起去房總半島的海水浴場待了幾天。是他們帶我一個人去的;哥哥、弟妹、父母都沒有去。大家坐旅游巴士回到東京火車站,小阿姨他們要換坐地鐵回自己家去了。我一個人則要從第一號月臺搭中央線走。

“不用換車,二十分鐘就會到。你沒問題吧?”

小阿姨擔心地俯身探著我的表情問。

我閉著嘴巴點頭了。雖然心中有點不安,但是不敢說出來,因為在大人眼里,我是個穩當可靠的女孩子,怎能辜負人家的信賴?

之前,我已經單獨坐火車,在自己家和姥姥家之間,往返走過幾次了。可是,去姥姥家坐的是綠色車身的山手線和紅豆色的常盤線。至于橙色的中央線,我從來沒有獨自坐過。

“第一次”, “一個人”,是我感到不安的主要原因。但是,還有別的。

那是暗紅色的車站大樓外墻。

看起來相當古老,似乎屬于我沒有出生以前的年代。一九七〇年代初,東京早已開始現代化,新蓋的摩登大樓到處都是。然而,那外墻可不同,好像是打仗時期留下來的。

我對戰爭的知識,大部分來自母親回想自己的孩提講的悲慘故事。她是在被美軍空襲弄成廢墟的東京長大的,饑餓、孤獨、暴力、恐懼充斥著她對幼年的回憶。

不知怎地,暗紅色外墻讓我聯想到最可怕的經驗。

一九七〇年代初,日本媒體經常警告,東京附近不久要發生大地震。科幻小說家小松左京寫的《日本沉沒》成了暢銷書。

好像車站大樓外墻的暗紅色起了催化作用。母親講的故事和電視新聞播放過的消息混在一起,產生了奇怪的形象。

看著血跡一般的顏色,我有幻覺:橙色列車沒有離開東京站以前,大地震就發生,我跟好多人一起在這兒喪命,家人大概也會死。今生今世,我們再也不能團聚了。

幻覺歸幻覺。

火車隆隆地開進來,我跟別人一起上車,安全順利地回家去了。

一個愛之物語的地方

我第一次讀到東京STATION HOTEL,是在森瑤子的愛情短篇集《HOTEL STORIES》里。這家飯店非常特殊的位置和設計,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森瑤子寫:這是火車站附設的西式旅館,從客房窗戶看得到檢票處、月臺和不同的旅客去長途旅行之前的種種表情。她也說:這家飯店是好多年以前用紅磚頭蓋的,古色古香,挺有風格。

當時,我在海外漂泊中。身在遙遠的北國小鎮,一個人躲于整天開暖氣的公寓房間,忽視外頭刺人的空氣,看著同胞女作家寫的華麗殘酷文章,在我腦海里,紅磚頭的東京火車站飯店有了非常清楚的輪廓。

大都會潛藏處一般的位置,不僅為小說提供有趣的背景,而且特別符合森瑤子寫的讓單身女人耽溺的婚外情故事。

大學畢業不久就離鄉背井的我,對東京的理解,一方面停留在模糊的幼年記憶階段;另一方面,在外國熱中看難入手的日文書,分不清事實和虛構的故事色彩,難免越來越濃厚。

然后,我又搬去亞熱帶的大都會,偶然認識了一個日本小伙子。為了看他而飛回家鄉,第一次踏進東京STATION HOTEL時,我已經三十多歲了。

山茶花酒吧

好多年沒到過的東京火車站大樓,繞了地球回來看,原來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新文藝復興式建筑。

我們下了中央線,從第一號月臺搭扶手電梯到一樓,就看見古色古香的紅磚頭上用白石頭做的可愛裝飾。好比是淑女禮服上系的絲帶,真漂亮。

出乎預料之外,在凡事以先進為快的東京,中央停車場卻保留著前世紀的遺物。我自己小時候曾專愛過新的一切,對于過去的亡靈反而怕得要命。好多年在地球不同的角落待過以后,方發現了古董的美感。

小伙子帶領我走出檢票處,馬上由旁邊門口進入了深紅色天鵝絨和金線飾帶閃亮亮的飯店大廳,再上樓梯,到里頭的酒吧“CAMELLIA(山茶花)”去了。

山茶花,在西方人看來是很有東方味道的。我記得曾收到過以“茶花小姐大鑒”開頭的英文來信。

“不錯吧?”

我點頭同意。以樹的內部作為設計很有歐洲古典味道。站在馬蹄形柜臺中間的酒保,年紀不小不大,說話不多,但特別懂得調酒,也很會侍候,總而言之非常專業。

暗紅色的建筑繃帶

后來,我正式搬回日本生活,常有機會到東京火車站了。關于它,本來七零八落的記憶和知識片段,花了幾年工夫,慢慢開始相連起來。原來,人生是天然的七巧板。

東京STATION HOTEL:千代田區丸之內一丁目九番一號。電話:03-3231-2511。http://www.tshl.co.jp。東 京STATION HOTEL建立于1914年,全幢建筑使用八百九十萬塊紅磚建造而成,是大正時代的經典代表建筑。

紅磚頭火車站是一九一四年建成、開業的老建筑物,乃國家指定的重要文化財產。最初在丸之內南北兩出口有拜占庭式的豪華圓頂,可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空襲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為了趕快修復,當年的國有鐵道工程師把本來三層樓的站房改成兩層樓,也在瓦解的紅磚頭上砌了灰漿,并涂上了暗紅色油漆。當時只是當作應急措施而已,誰料到,六十年后的今天仍舊是那個樣子。

使十歲的我極其不安的暗紅色外墻,果然是戰爭破壞的痕跡,血跡鮮明的建筑繃帶。

不僅如此,那之前,紅磚頭的東京火車站也發生過原敬首相謀殺案(一九二一年)、濱口雄幸首相狙擊案(一九三〇年)等幾宗血腥事件。

我驚訝地發現:少女的直覺竟沒有錯!

到此一游的小說家們

至于東京STATION HOTEL,比火車站晚一年開業,至今占著紅磚頭大樓的南邊約一半。

據說,種種臺面下的政治交涉曾在這里進行過。紅磚頭老建筑始終散發著神秘氣氛,顯然有其歷史原因。

天真的小孩會害怕,可是有些大人倒會被個中之美所吸引。尤其是藝術家。酷愛這家飯店的作家,森瑤子并不是第一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于一九五〇年代長期住在三一七號房間,透過玻璃窗戶俯視著丸之內南出口檢票處的人流,寫出了小說《女身》。至今有書迷自日本全國而來,指定該房間想要逗留。

推理小說大師松本清張,也是同一時期的常客,躲在客房里完成了《點與線》。不必說,兩部作品都以東京火車站為重要背景。

哥特式偵探小說家江戶川亂步的作品世界,跟東京STATION HOTEL的氣氛特別適合。在他的代表作里,主人公明智小五郎就在這家飯店與死敵怪人二十面相展開殊死斗爭。

紅薔薇和巧克力

紅磚頭東京火車站一直沒有拆掉改建,如今卻有具體的復原計劃,全歸功于市民團體多年來很熱心的活動。

“愛護紅磚頭東京站市民會”成員中包括著名建筑家、作家、音樂家、演員等,但是基本性質很草根,日常活動以女性為主,所采用的手段也相當女性化。例如,每年二月十四日的情人節,一些成員就帶紅薔薇和巧克力訪問站長以及負責官員,請愿保護老建筑。

過去幾次,具體的改建計劃被提出過,都是從商業主義出發的,跟女性們純愛老房子的心正面沖突。她們要維護文物以及東京的景觀。

雖然沒有大資本,但是日本歐巴桑富有機智和活動力,每次都以軟性手段成功地阻礙了大集團的計劃。比方說,她們舉行站內音樂會、寫生會、“我的東京站”作文活動、設計圖展覽會等,一次又一次地喚起了廣大市民對這火車站的關懷。

丸之內中央出口邊,紅磚頭房子靠北的一部分,今天作為“東京STATION GALLERY”對外開放。很多美術愛好者異口同聲地說是全東京最可愛的畫廊。這也是女性們的活動留下的具體成果。

兩個展覽室的墻壁為原物老磚頭。在史跡般環境里能鑒賞美術品是著實難得的經驗。在二樓的咖啡廳,能喝到一杯好咖啡,也能買到紀念咖啡豆,更能透過圓形小窗戶望到綠油油的皇居森林。對面好寬的一條路就是“行幸通”了。

(上)雅子妃的噴泉位于和田倉公園,為紀念天皇結婚而建造的。

(下)江戶城址歷史的說明牌。

東京STATION GALLERY:千代田區丸之內一丁目九番一號。電話:03-3212-2485。http://www.ejrcf.or.jp。周一、年底、年初休息。

公主的家

紅磚頭東京火車站直接面對著皇居,即日本天皇和皇后的住所。其實,當年建設中央停車場的重要目的之一,乃為了給天皇提供坐火車去訪問全國各地之方便。

從外邊看站房,正中央有“閑人勿進”的小廣場式停車場,就是皇室成員專用出入口,里面則設有貴賓室。天皇和皇后每次到外地去,都先從皇居坐汽車,通過四百五十米的“行幸通”到這里,然后由普通人看不到的秘密通道上月臺去的。

好神秘。

不過,并不是每一個皇室成員都是那樣。

天皇的閨女紀宮清子公主發布婚約時,她平時的生活也被介紹過。熱愛小動物的公主在一家鳥類研究所做兼職研究員。每個星期兩次上班時,都帶親手做的便當去。下班以后,偶爾跟同事們一起去居酒屋。散會后,公主自己坐地鐵,直到皇居外面的二重橋站,然后徒步回家去。

如今皇族的生活也跟過去不一樣了。結婚后的清子公主單獨去超市買菜。但是,始終沒有一般人那么多的自由。例如,公主訂婚的消息被傳播以后、正式發表以前,她和未婚夫好幾個星期都不能見面,免得被狗仔攝影記者發現。

好在今天有手機和網絡。想象三十多歲的大齡公主在皇居的私人房間里,拼命動大拇指給未婚夫寫e-mail,可憐是可憐,但也真有趣。

皇太子妃的噴水公園

東京有幾條非常美麗的散步道。例如,青山繪畫館前邊,兩邊種著銀杏樹的一條路。或者從三鷹車站到井之頭公園的“風之散步道”。其中,最有高貴氣氛的,不外是從東京火車站到皇居的“行幸通”了。不僅車道與人行道都相當寬,而且被指定為美觀地區,周圍沒有礙眼的廣告牌和電線。

位于丸之內出口前面左邊的高層大廈就是日本最有名的辦公大樓“丸之內BUILDING”。后面一條街開了些歐洲名牌店和咖啡廳。

這一帶,二十世紀初曾俗稱“一塊倫敦”,一百年以后則在進行“曼哈頓化計劃”。建筑材料有磚頭和水泥之區別,高度也很不同了。但是,給人的感覺始終很西洋。

沿著“行幸通”再走一段,就到“江戶城遺跡”的解說牌。和田倉門附近的風景,既有松樹又有日式城堡建筑,仿佛武士統治的時代,日本得很。

兩者的對比,其實,非常東京。

在這兒回頭看,紅磚頭車站顯得非常壯麗。

有位建筑家說,“行幸通”兩端,紅色火車站和綠油油的皇居面對面,是東京唯一的巴洛克空間。看了一眼就體會到是什么意思了。

到了和田倉公園,在八點五米的大噴泉邊坐一會兒為好。這本來是為了紀念天皇結婚而建造的(一九六一年),后來皇太子結婚時候重新裝修過(一九九五年),一般稱為“雅子妃的噴泉”。她的自由度似乎沒有小姑子大,今天恐怕不可能一個人來這里看噴水了。

很可惜,因為這里的景色真的特別棒。尤其公園內附設了餐廳以后,成了東京新人擺喜宴的當紅地點。從每個座位都能看到噴泉和皇居森林。平日中午的自助餐價格很合理,下午則提供茶點。

皇居外苑和田倉休憩所:電話:03-3214-2286。午餐十一點到一點半。下午茶三點到四點半。晚餐五點半到九點全為法國菜套餐,要預約。

世界最大的空虛

皇居前廣場很大,比北京天安門廣場還要大。處處種有松樹,地面上鋪著白色圓石頭,看起來很漂亮,走起來特吃力,大概是為了不讓舉行大規模活動的緣故。

羅蘭·巴特曾說過,東京的中心有空虛,指的是無邊無際、如今呈現原始森林狀態的皇居。前邊的廣場雖然有人工化美感,但是缺乏任何公共活動。這里是世界最大的空虛,而非西方意義的廣場。有禪味。

坐旅游巴士來的游客會直接到二重橋前邊拍集體照去。單獨游客不如往相反方向,沿著鴨子、白天鵝、麻雀飛來的護城河,經過PALACE HOTEL,一直走到大手門,到“皇居東御苑”參觀江戶城遺跡去。東京市區風水最好的地方,一定值得。

皇居東御苑:免費入場,九點到四點,周一、五休。

平將門傳說

從大手門出來過條馬路,左邊有三井物產公司的總部大樓。隔壁有個小廟,乃“將門首塚”,附近公司職員不停地來拜。

平將門是公元十世紀的武士,在關東地區逐漸獲得大權力,甚至發動起義,自稱“新皇”而宣布獨立(史稱“天慶之亂”)。最后被捕,在京都河邊被砍掉了腦袋。據傳說,他腦袋在空中飛行幾百公里,竟然回到故鄉關東來了。落地點為當時的“芝崎”,今“將門首塚”所在地。

平將門落頭地:現東京都千代田區大手町一丁目一番一號。

附近居民埋葬了平將門腦袋,可是天崩地裂不斷發生,使民心動搖至極。于是神田神社(又稱神田明神)住持祭祀平將門靈魂,不要他繼續作祟了。日本神道有祭祀敗軍之將的傳統,主要出于對怨靈的懼怕,乃東洋所謂的“御靈信仰”。

在“將門首塚”內的介紹牌說:平將門發動起義的時候,中央政府派來的官員非常腐敗,人民生活特別艱苦,因而老百姓對當地出身的平將門抱有很大的期待。后來,他遭逮捕被處刑,人們懷念已故英雄,乃主動建立“將門首塚”。

三百年以后,經戰國時代眾軍將之間的激烈斗爭,德川家康統一全國,在江戶開了幕府。為了進行大規模工程,把明神遷到外神田地區去,之后當作地主神,一貫給予支持。江戶人普遍把平將門當作“鋤強扶弱的關東英雄”。加上幕府以公費支持神田明神,可以說他成了江戶最重要的“御靈信仰”對象。

神田明神早遷址,“將門首塚”卻仍然留在原地。據傳說,過去幾百年,每次企圖動它都發生可怕事件,如有人受傷、死亡等。到底屬實還是迷信無法判斷。總之,人們一直為平將門舉行安魂祭是歷史事實。附近公司也為了回避冤魂作祟,命令職員定期參拜。

根據平將門傳說而寫的文學作品相當多。其中,荒俁宏于一九八七年問世的《帝都物語》為總發行量三百五十萬本的超級暢銷書,曾轟動一時。

去“將門首塚”參觀的人至今不斷。有關網站也不少。其中,很多都警告不要拍攝墓碑或倒上清酒(日本人掃墓時常見的行為),免得惹禍。可見“御靈信仰”在日本影響力多么大。

離開東京站以前,建議到“銀鈴廣場”地下一樓候車處。此處展覽著人頭大的鈴,很特別。旁邊有意大利式咖啡吧。對面有賣紅豆沙餡的東京甜點“鯛燒”,熱騰騰的真好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桃园市| 鄂尔多斯市| 化隆| 洪雅县| 乐都县| 彰化市| 宣威市| 广元市| 深圳市| 信宜市| 金溪县| 运城市| 东阳市| 桦川县| 搜索| 石棉县| 化德县| 嘉义市| 巴东县| 锡林浩特市| 家居| 靖西县| 泉州市| 汽车| 云阳县| 婺源县| 青田县| 新泰市| 乃东县| 乌拉特后旗| 开平市| 邻水| 汉中市| 原平市| 石林| 丰镇市| 昌乐县| 长顺县| 金昌市|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