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投出很多份簡歷,但我心里清楚,很多企業(yè)都是常年發(fā)布招聘信息的,至于企業(yè)里到底需不要招聘,是不是現(xiàn)階段需要招聘,這個不好判斷。有失業(yè)的,就有找工作的,而像我這樣的人又何止我一個。工作的機會不是沒有,是難。企業(yè)也不是不需要招人,是企業(yè)也難。我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經(jīng)營好自己,尋找機會,等待機會。
進入一家公司面試,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公司的人事,人事也代表企業(yè)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大多數(shù)企業(yè)的人事人員說話總是很中聽,女士您好,通過我們公司篩選,認為您與我公司崗位很匹配,誠摯邀請您來面試,請準時出席。如上述時間有變化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下面會附上聯(lián)系電話、聯(lián)系人及公司相關(guān)信息。這段話幾乎成了統(tǒng)一的使用模版,一模一樣的內(nèi)容,每天會看到很多次,大多時候是重復(fù)看到的,就如復(fù)制粘貼一樣,看的多了,甚至?xí)秀笔遣皇歉沐e了。有的會修改成自己的模版,還附上企業(yè)的介紹,但程序都是一樣的。只要你做好準備,把自己要展示的東西備好,準時赴約即可。
提前查好公司地址,坐車路線,所需要的時間,然后,趕往目的地,開啟一輪又一輪的面試。有的企業(yè)第一輪就會確定結(jié)果,到底錄不錄用,會直接有結(jié)果。有的企業(yè)在第一輪面試會達成初步意向,其實大多數(shù)小企業(yè)就是找個托詞,或者是負責(zé)人不在位,決定不了。當然了,也有真的是多輪流程的。一輪過后進入第二輪復(fù)試,再然后通過了才是錄取。往往企業(yè)規(guī)模比較小的,面試的人員就是可以直接做主的人,可以很快做出決定。第二類是企業(yè)規(guī)模比較大點的,內(nèi)部程序多一些,面試的人員也按級別一次比一次高,過一關(guān)又一關(guān),直到最后一關(guān)戰(zhàn)勝。一般不錄取的在第一輪就淘汰了,不過還是會很客氣的告訴你,感謝您來面試,如有需要,我們會在一個工作日之內(nèi),通知您來復(fù)試,之后就沒之后了。你需知道那些是客套,哪些是程序,這也是經(jīng)驗。還有的會發(fā)揚公司文化,善意的提醒你以后的選擇方向,或者是他們認為的適合你的方向,為你出謀劃策。面試怎么開場的,是面試者主導(dǎo)的還是被面試者主導(dǎo)的,結(jié)果導(dǎo)向是不同的。聊天是件玄妙的事兒,聊到什么內(nèi)容,就會決定什么走向。
30+這個敏感而變化莫測的數(shù)字,數(shù)次被人提起,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告訴你他們覺得以后的路該怎么走。其中結(jié)婚、生子的問題也是被首要關(guān)注的,有人問有對象嗎?有人問孩子多大了?有人問為什么不選擇回家鄉(xiāng)。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30+了,而立之年,重新出發(fā),不僅工作尷尬,年齡也是相當?shù)膶擂巍?0+的女人面臨結(jié)婚生子的問題,30+的女人也面臨身體挑戰(zhàn)的問題,30+的女人也得面臨各方的聲音,各方的壓力,企業(yè)也會考慮成本,懷疑你的能力,除非太強,否則優(yōu)勢很小,甚至是沒有優(yōu)勢。搖頭嘆息,表示無奈,或者是不解。也有的會站在自己比較滿意的立場,給你指個明路。
是啊,結(jié)婚,生子這個問題,別人提起來都提的小心翼翼,畢竟人家不明白狀況,而我也不能承諾不結(jié)婚,或者不生孩子。這對于我來說,是對彼此都負責(zé)。不能為了工作而做出承諾,壓力是很大,但誠信更重要。需要承擔(dān)的就需要拿出來考量,這不能回避。大眾的想法之所以能存活,是因為能被大家接受的。而大眾的想法就是畢業(yè)、結(jié)婚、生子,過了年紀不結(jié)婚就不符合常理,也不被接受。這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所受的教育,成長的環(huán)境決定的,大多數(shù)人的思想就是這樣。你自己的意見并不重要,雖然現(xiàn)在很多人都是大齡,也追求自由,有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但這還是一個問題。為了得到,我也許可以承諾一些事,但是我并不想那么做,如果用方法來換到目的,這個折扣分以后還是要還的,是需要彌補。不如,就從開始,就選擇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雖然艱難,但慢慢長路,只能向前看,向前走。
父母也在催著回鄉(xiāng),因為他們不能看著你,一個人飄落異鄉(xiāng),老了以后,孤苦無依,無處安身。別人勸你返鄉(xiāng),是覺得你沒有能力生存下去,生活太難??墒巧畋倦y,何處能容易呢。同學(xué)朋友也有考慮回鄉(xiāng)的,因為孩子大了,要上學(xué),外地的孩子怎么上學(xué),怎么負擔(dān),孩子未來的考慮,生活的考慮,可也只是在考慮。一拖再拖,也還是不愿離開這片土地。在一個地方生活了這么久,也陪著這座城成長了這么久,早已融進生活了,苦也好,笑也好,早已習(xí)慣了,又怎么離得開?
回鄉(xiāng),真的能回去嗎?選擇回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大部分人都是為了遠離故鄉(xiāng),而奔走城市,逃離城市,真的能回鄉(xiāng)嗎?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是能夠讓你適應(yīng),可是原本的生活是你不想過,才選擇的離開,回去就會想過嗎?有幾個人能想的通,能夠甘心,能夠接受,能夠適應(yīng)。原本想安逸生活的人,就不會選擇遠走他鄉(xiāng)。在他鄉(xiāng),生活苦的人,夢想還沒實現(xiàn),回去的了嗎?有幾人能放得下?感受著城市的便利,真的能接受小城的變化嗎?在城市的生活方式,回到小鎮(zhèn),真的能適應(yīng)嗎?已離開的太久太久了,小城成了想念的家鄉(xiāng),回不去的執(zhí)念,美好心靈的寄托。
看著新聞里的報道,大批的農(nóng)民務(wù)工人員大包小包的回鄉(xiāng)了,說著再也不出來了,我也曾匆匆欲動過,動了回家的念頭,家鄉(xiāng)的安逸,兒時的美好記憶,讓疲憊的人向往。而我們早已不在年少,年少時的夢還記得嗎?哪個曾經(jīng)向往的城市是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有沒有你想象中的故事。都說是要回,可是真要下決心回,有幾個會甘心。一路走來,賦予的夢想和奮斗,鑄就了只能向前,不要回頭的執(zhí)念?;夭蝗サ墓枢l(xiāng),融不進的城市,成了很多人的寫照??此屏?xí)慣城里的生活,是這個城市的一員,其實從來都無處安放,依舊不屬于這里。匆匆茫茫的生活,夜以繼日的執(zhí)著奮斗,為城市建設(shè)填磚加瓦,卻沒掙的幾片瓦。大多數(shù)人都是這樣生活的,實現(xiàn)夢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雖然越來越多,但依舊是千萬分之一,寥寥無幾的個人罷了。誰有戶口了,誰有房了,誰有車了,聽的多了,也就是聽聽而已。自己的生活還是自己在過,夢想是要有的,但現(xiàn)實和自身能力該接受的也還是要接受。
每次出去面試,都幾乎是受了一天的打擊和勸告,元氣滿滿的出門,搖著頭疑惑的回來。回到住宅小區(qū),坐在小區(qū)的長椅上,聽人聊天,聽過來人閑聊,看看百態(tài)人生。
本地人張大爺,搖著扇子,躺在搖椅上,靠著大樹,悠閑的乘著涼。
劉大媽坐在門口的臺階上,在拆被子,動作熟練,一看就是把生活的好手,腳的一旁堆著棉花,一旁堆著針線。
李大娘推著嬰兒車,邊和鄰居聊天,邊哄著孫子。看著睡著甜甜的孩子,滿臉幸福。
胡大姐是個愛熱鬧的人,嘴里咬著根黃瓜,手里端著碗,從樓里剛下來。
“哎吆,這老太太,還沒拆完呢?”嘴里吃著東西,還說著話,胡大姐的嗓門在很遠就能聽出來。
“沒有呢”
“拆它干啥呢?買新的得了。”
“沒事兒干,每年拆拆洗洗,這自己的蓋著舒服?!?
“就是,老家的東西,都是拆拆補補的,用的順手?!?
“你們這都有錢人,還這么會過。我那客戶家,新的,包裝都沒拆,全扔了?!焙蠼闶峭獾厝?,做月嫂,給人家打掃衛(wèi)生,性格外向,干活利落,一個月下來也能收入萬八千的。嘴里常聊的就是客戶的生活,和她的見聞。
“人那是有錢人,都用好的,一般的用也不用?!?
“是啊,太有錢了,那衣服,穿幾次都不穿了,我看著都跟沒穿過的一樣,人家就不要了,你說這不是浪費,看我這兒身上這就是。昨天還給我一雙鞋呢,小姑娘我改天拿給你啊,高跟的,我是沒法穿,給你正好?!?
“額,哪個我穿不了吧?”閑的久了,坐的久了,便熟了。意外來的突然,我不好意思的搭話。
“高跟的,我估計人家都沒穿幾次,品牌,你正好上班穿。你們這坐辦公室的,不是都平時穿運動鞋,辦公室放著高跟鞋嗎?我跟你說,我這次在的這家人家就說了,高跟鞋就放辦公室穿的,穿不了幾次,天天換新的,看看哦這衣服都是,人家穿一次,洗都不洗就不要了?!?
“我也不穿高跟的,累腳。”
“我看人家那辦公室上班的,我那客戶都是穿運動鞋,車里、辦公室放高跟鞋。你這小姑娘也得學(xué)學(xué),看看我,都時髦了。”
是啊,人家那才是辦公室上班的樣子,跟電視里演的似的,光鮮亮麗的白領(lǐng),而我是普通生活中的人,掛著白領(lǐng)的名兒,早九晚五的穿梭在地鐵之間,穿雙高跟鞋估計連地鐵都上不了吧?的確,這大姐的衣服看上去確實比我的好,她自己覺得好就好,給我也是一片好心,這也是她那個時代的人的思想-不能浪費。
“姑娘,你還沒上班呢?”劉大媽問
“沒找到合適的”
“有段時間了吧?”
“啥合適不合適的?你們這念書的,要求太多?!崩畲竽镎f
“也不是”
“我兒媳婦也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要求多,干這兒不滿意,干哪個不樂意,也不知道干啥滿意?!?
“有個工作掙錢就行了,女孩子家夠自己花就行?!?
“咱們也不懂你們這要干啥?”
“都是坐辦公室的還不一樣?”
“專業(yè)不一樣”我也不能很詳細的講明白,這個一代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始終有不能接受的群體存在,這是正?,F(xiàn)象。
“有對象沒?”
“趕緊結(jié)婚生孩子,才是。”
“沒有”
“哦,想起來我去年干活哪家大姐前段時間還問我,有沒有合適的姑娘給她兒子介紹對象呢?你多大了?”
“30多了”
“哎吆,那可不行,人家剛畢業(yè),差的太大了。那大姐說只要合適,他們家管找工作,不上班也行,他家孩子可是個老實孩子,合適的話,還可以直接買房子結(jié)婚?!?
“不合適”
“是啊,就是說了,要是你也20幾歲正合適,這條件再去哪兒找吧。”
“呵呵呵,沒那命?!?
“是啊,多好啊,可惜了,人家本地人,父母工作也好,可惜了。你也該著急了,都這么大了,要不你跟我干兩天看看?”
“我,我再找找吧?!睂擂蔚较胩优?,眾人看我都犯愁??稍律┻@活兒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干了的,干啥的啥人。就我這體格,就我這打掃衛(wèi)生能力,就我這做飯能力,就我這眼力見,就我這性格,就我這服務(wù)能力,適合干嗎?能干的了嗎?
還好,這時,一大姐打著電話走過,眾人安靜了。
“您別操心了,我下個月就回去了,用不著了。”
“好的,好的,知道了。”大姐講著電話,進了樓。
看來是打算回鄉(xiāng)的,眾人轉(zhuǎn)移焦點,換了話題。
“這女人下個月要回老家了,今年沒活兒,坐了好幾個月了?!?
“那幾年也沒少掙了,聽說在老家都買房了?!?
“今年活兒不好干,都是干幾天歇幾天。”
“是啊,出來就是為掙錢的,前年夏天他家那孩子假期還上來了,今年沒見?!?
“今年活兒不好干,他家男人也沒掙錢,這不說是房租到期了,要先回老家了?!?
“我那住戶也是這幾天一天天的都在家了,沒出去干活?!?
“打零工,干一天掙一天。”
“說是干了一段時間,也沒給發(fā)了錢?!?
“這不掙錢,坐著是生活不下去?!?
“孩子還等著用錢呢?”
“回老家房子起碼是自己的,吃喝花費也小?!?
是啊,如果只是為了掙錢,那么哪里合適就去哪里,不合適就回家,家在鄉(xiāng),根在鄉(xiāng),這是回鄉(xiāng)的人,掙了錢,養(yǎng)了家里,掙不了就回去好好生活。而我呢?
“他家那孩子也不小了吧?”
“看著該上初中了?”
“現(xiàn)在孩子上學(xué)正是用不了幾個錢,九年義務(wù)教育,都免費了?!?
“現(xiàn)在的孩子吃喝就費錢呀,一出門一百塊錢,一會兒就沒了?!?
“錢是不值錢了”
“那兩口子也就三十幾歲吧,年輕著呢?”
“現(xiàn)在的世道,不賴干啥都能活?!?
“還有把力氣呢,年輕,干啥都行?!?
“上有老,下有小的,估計壓力也大了?!?
“家里老人也不用管,就是孩子是費錢了。”
我默默退出了群聊,是啊,三十幾歲,正常情況下,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況,像我這樣的,尷尬一片,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另類。每天都需要給自己建立強大的內(nèi)心,否則稍有風(fēng)吹草動必會波及到你,動搖就容易亂,亂就容易出錯,錯就容易做讓自己后悔的選擇。于是,一邊努力,一邊得寬慰自己,以免出現(xiàn)抑郁癥狀。
嫁個本地人,真的就萬事無憂了嗎?人們說起來,都是羨慕,可是苦不苦,樂不樂的,只有自己清楚,外加的這些條件,是錦上添花,生活就是一個接一個問題,沒有問題,也就沒有了意義。所以別怕問題,不是這個問題,也會有下一個問題。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自己的才是自己的。走到那一步,都是緣分。哪有什么一本萬利,放平心態(tài),做好自己。努力了都不一定有結(jié)果,何況投機取巧呢?
遇到什么人,遇見誰都是一種緣分,只是會經(jīng)歷什么樣的故事呢?有的不那么美麗,有的刻骨銘心,酸甜苦辣,誰和誰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而能與我一起走下去的人,不知現(xiàn)在生在何處?
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是用心去做的,就一定會證明價值。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有他自己的意愿,有自己的選擇。總之,革命還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