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高中狀元
- 孟娘女
- 雨荃
- 3928字
- 2019-06-07 01:13:27
、高中狀元
弱冠之年赴京考,
前路漫漫無人知。
一心只為君王事,
何時方能把家還。
告別孟娘女后,二人繼續前行。
前路漫漫,命運如何?沒有人知道,或許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柱寶打了開娘女送個他的血書,里面寫道:
“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柱寶看了許久,嘴里不停著念著“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他心里默念著,我有此妻,此生足矣,我今生絕不會負你,我此生只會愛你一個人,無論未來如何,我此心不變。
柱寶和書童一直前行,走到一樹林時,這時天已經快快黑。夕陽西下,樹林里隱隱約約有人在那坐著。
由于天色已晚,視線不佳,二人上前一看,樹下竟坐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他閉著眼睛,盤膝而坐,一動不動,那長須在微風的吹拂下飄揚,甚是美麗。他旁邊有個牌子,牌子上寫著:
“知天知地知禍福,禍福相依皆可避。”
金柱寶走到老面前,老者依然沒有睜開眼睛,老者已經感受不到萬事萬物的存在了嗎?
柱寶從不信命,他堅信,人定勝天。于是笑道:“老人家,您有未卜先知之能嗎?”
老者笑了,他雖然笑了,但依然沒有睜開眼睛,原來他能感受到天地萬物的存在。
“年輕人,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
柱寶很驚奇,老者并沒有睜開眼睛,但他為什么知道眼前是一位年輕呢?
“老人家,您就這么確定我是位年輕人嗎?萬一我是我也是一位中年男子呢?”
老者搖了搖頭,道:“你年僅十八便赴京趕考,前途無量呀。”
這讓柱寶更難以相信,老者沒有睜開眼睛卻能知道他是個年輕人,不但知道這個,就連他多少歲和此去何方都能知道,這不得不讓他佩服。
“老人家,您是怎么知道的?您并沒有睜開眼睛呀。”
老者笑道:“人有時候看東西不一定要用眼睛看,用心看事物,方能看得透徹。”
書童愣住了,金柱寶也不例外,這時候他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以前只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原來這世上有在自己之上的人,令他羞愧難當。
老者又道:“我在此只為等一個有緣人。”
金柱寶道:“哦?”
老者摸了摸胡須,眼睛依然沒有睜開,笑道:“這個已經到了,他就是我等候已久的人。”
金柱寶道:“你說的是我?”
老者點了點頭,道:“正是。”
老者又道:“我在這里就是等你,你伸手過來讓我看看,我只為你料前途。”
金柱寶不再猶豫,他將手伸給老者,老者摸了摸他手,但他沒有睜開眼睛。
世人皆用眼睛看手相,而他卻用心來看手相。
心真的能看到事物嗎?
萬事萬物所展現的只不過是表象罷了,唯有心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老者摸了摸胡須,笑道:“公子乃命中帶富貴,此去定能高中。公子家有妻子賢淑無比,孝心感天動地,有此等賢妻在家,公子可無憂也。但老朽想請公子聽我一言,公子此去高中后,在回家的路上必有一劫。”
柱寶問道:“何劫?”
老者道:“天機不可泄露。”
金柱寶沒有再追問。
老者指了指牌子,道:“禍福相依皆可避,只要公子牢記老朽的話,公子高中狀元后,在還鄉的路上千萬要記住不要喝路人給的茶和酒,此劫可避也。”
柱寶點了點頭。
老者話音剛落,人卻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就連牌子也不知去向。
柱寶和書童臺頭一看,見老者已經消失,尋找了許久,到沒有找到老者,就連影子都沒看到。
老者究竟哪去了?
這是什么原因可以使一個活生生的人瞬間消失不見?金柱寶和書童都懷疑老者絕不是平凡人,要么就是得道高人,要么就是神仙。
不管如何,天已經黑了,他們必須要找到一家住上一晚。
可這荒山野嶺的,哪里可以投宿呢?
書童抱怨說:“要不是那老者,我們肯定能趁著天黑之前找到住的地方,可現在天已經黑了,我們應該去哪里借宿呢?”
金柱寶笑道:“你沒聽到剛才老人家怎么說的嗎?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
書童看到少爺如此瀟灑,自己再抱怨就顯得太小氣了,便不再抱怨什么。
不久二人真的在荒山野外找到了一家住宿,前面的路又有誰知道呢,你不向前走又怎么知道前方有什么?只有勇敢前進,奇跡都會發生。
一年后……
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走了一年的路程,不遠萬里來到京城,跨過了那廣袤無邊的草原,翻過那重重大山,多年走來,身上的盤纏已經用盡了,當他們到達京城時已經是身無分文。
兩人穿得破爛不堪,此時天已經黑了,路上的行人以為他們是乞討的,對他們不屑一顧。
書童道:“公子,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金柱寶道:“一路走來,我們已經身無分文了,現在距科考還有十多天,要不我們去客棧借住一陣吧。”
二人來到客棧時,老板首先對他們說,要飯的到別處去。金柱寶解釋說:“我們是來趕考的,因為路途遙遠,盤纏已經用完,希望可以在這里借宿一陣子,他日高中,定不忘收留之恩。”
老板看二人穿著打扮覺得非常好笑,拍了拍柱寶肩膀,道:“祝你高中狀元,在下區區寒舍,恐怕高攀不起二位,請便吧。”
這世態如此炎涼,無不令柱寶陣陣心寒,這讓他想起了家鄉的美好。
深夜,二人無處投宿,只有夜宿街頭。
一位中年男子路過,見二人睡在大街上,便上前問道:“兩位小兄弟從何處來,為何夜宿街?”
金柱寶此時已經入夢,他從夢中醒來,回答道:“我是江揚人,來到京城趕考,可路途遙遠,一路走來,我們的盤纏已經用盡,可現在距離考試還有十多天,我們已經兩天沒有吃飯了,想去客棧借宿一陣,可是也被他們趕了出來,無奈只好在這里睡了。”
中年人道:“兄弟從遠處而來,來者是客,我家只有我和妻子兩個人,兩位不妨到我家住一陣子可好?”
金柱寶道:“大哥好意,我心領了,可我不能白住你家,我身無分文,還是睡在這街頭較好。”
中年人道:“兄弟你這是什么話,誰人沒有困難的時候?你今天可能是窮困潦倒,他日可能會步步高升,我今天雖然可以填飽肚子,但我不能保證哪天也會和你一樣夜宿街頭,今天我不幫你,那么來日誰又會幫我呢?”
金柱寶向中年人拜了拜,道:“敢問大哥高姓大名?”
中年人道:“我姓周,名本離,你就叫我本離吧。”
金柱寶又向中年人拜了拜:“以后我叫你周大哥吧,周大哥對小弟的恩情,小弟永生難忘,他日高中,定報周大哥之恩。”
周本離笑道:“兄弟不必見外,我家就在前面,我們走吧。”
二人隨周本離去他家了。
考試終于到了,柱寶十多年的努力,終于可以一展宏圖了。
在考場上,這是無數人的夢想,誰都是帶著抱負而來的。考場如戰場,這里雖沒有刀光劍影,倒也是你死我活。
考完試后,過了幾天,官府派人過來通知金柱寶,一大早上,官兵來敲周本離家的門,周本離以為自己犯了什么大錯,不敢開門,可心想,這么多年來,他一直是一個兢兢業業的農民,從沒有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也沒有做過什么犯法的事,可官兵為什么回來自己家呢?
此時的他已經渾身發抖,但還是壯著擔子去開門,見到官兵個個面無表情,他失聲道:“各位官兵們,你們一定是搞錯了,我是良民,絕不會做什么犯法的事,你們一定是搞錯了。”
官兵們看他哭得不成樣子,都忍不住笑了。
一官兵道:“我們不是來抓你的,我們是來找金柱寶去皇宮面見皇上的。”
周本離這才知道,原因住在自己家的人已經有資格進殿試了。于是表情立馬變了,倚柱長笑:“原來住我家的那位客人是貴人呀,是貴人呀,哈哈……”
柱寶來到了宮殿,這里竟是朝堂,坐在上面的就是當今皇上,這是他人生第一次親眼目睹天子,這也是每個學子夢寐以求的,而他正在實現中。
柱寶進了大殿后,走到殿前向皇帝下跪道:“草民拜見陛下。”
皇上對他打量一般,這考試第一的竟然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小伙子,這讓他不敢思議,從古至今,來到京城趕考的不是五六十歲的老頭子,也是三四十歲中年人,可眼前這位卻是一個乳臭未干。
“你多少歲了呀?”
“回陛下,草民今年十九歲。”
皇上大笑:“乳臭未干能治理天下嗎?”
“回陛下,甘羅十二歲就對國事了如指掌。勸張唐赴燕,身為秦相,做了手握重權的呂不韋所不能為之事;出使趙國,對趙王陳以形勢,曉以利害,使秦不發一兵一卒便得河間五城,上谷十一城,為秦國立了大功。甘羅的才智,不但同齡人不可比,就連一般成人也不如。草民不才,未能及甘羅一般,只能在弱冠之年科考第一罷了。”
皇上笑了笑,道:“甘羅之名,如雷貫耳,小小年紀,竟然能游說諸侯之間,而且游刃有余,可堪比蘇秦張儀也。你自比甘羅,想必定有之長處。”
“回陛下,草民不及甘羅也。”
“先生在如此年紀,竟有如此之才,即使甘羅在世,也未必及先生也。”
“真是折煞草民。”
皇上道:“如今天下安定,然盜賊四起,周邊國家亦是對我虎視眈眈,北方游牧民族經常騷擾我邊界,又有盜賊起兵,如今已經兵達十萬向我京城進攻,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金柱寶道:“今天下安定,然卻有盜賊四起,豈非違背安定之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為何對自己天下了解甚少呢?”
皇上道:“哦?先生快快請講。”
金柱寶道:“臣至江揚不遠萬里而來,一路走來,看到許多平民百姓因天災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在這無奈之下,他們只好被迫占山為王。”
皇上道:“朕已經昭告天下,凡遭天災之地,府州皆可向朝廷匯報索要糧食,且他們也都向朝廷匯報,朝廷所撥給的糧食皆可解災也。”
金柱寶道:“陛下有所不知,許多官員中飽私囊,棄百姓之生死于不顧,此乃毀我江山社稷。”
皇上怒道:“竟有如此之事?先生認為當如何治之?”
金柱寶道:“民安于樂,誰人愿意無故起兵鬧事,只要陛下嚴懲貪官污吏,給天下百姓一個說法,草民可為陛下游說反王。誠如是,天下可定,至于北邊游牧民族之事,可待此事后再做決定。”
皇上曰善,并賜金柱寶為金科狀元,為太學博士,供皇帝顧問。
皇帝聽取了金柱寶之策,大力嚴懲貪官,幾月內,朝廷至丞相以下的官員有十多位被送上斷頭臺,地方官員許多被以株連九族處之。金柱寶全權負責嚴懲貪官之事,一時名聲大噪,驚動朝野。
由于殺死了許多貪官污吏,民怨漸息,并昭告天下,定還百姓一個安樂。
金柱寶以利害之道游說反王,時民心已定,人人都想回家安居樂業,最終金柱寶以三寸不爛之舌退了十萬大軍。
金柱寶因退敵有功,被任為左丞相,在朝堂之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繼續輔助皇帝進行大量改革,使國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