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陜西省人民政府
- 1613字
- 2019-09-09 17:19:17
第十三章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以三星項目為引領,構建完善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產業鏈,提升北斗導航、網絡通信、物聯網、圖像處理等領域芯片設計水平,壯大電子級多晶硅、大直徑單晶爐和硅片制造等配套產業,建設世界一流的集高端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為一體的產業基地。加快推進智能終端制造及配套產業發展,打造千億規模產業集群。依托西安光機所技術研發優勢,積極發展光子制造、光子信息產業集群。壯大物聯網、通信、半導體照明、平板顯示、半導體激光等產業,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產值達到4000億元。
增材制造。依托西安交大快速制造、鉑力特、西北有色院等單位和企業,加快材料、數字化設計、快速成型、關鍵部件等技術開發應用,面向航空、航天、汽車、船舶、醫療、文化創意等重點行業,推進3D打印及智能制造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培育增材制造全產業鏈。以渭南高新區和西安高新區為核心,建設國家級增材制造示范基地。
新材料。聚焦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核電、軌道交通、汽車等產業發展需求,依托西北有色院、陜有色集團等單位,做大做強鈦、鎂、鋁等輕質合金為主的高端金屬結構材料,以鉬及貴金屬為主的高端金屬功能材料;延伸超導、陶瓷基、電子級硅材料等產業鏈,擴大市場規模,建設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瞄準戰略材料前沿,集中力量攻克石墨烯、納米材料、生物基材料等相關技術,力爭實現產業化。新材料產值達到1600億元。
生物技術。以強生供應鏈西安生產基地建設為契機,依托四醫大、陜藥、步長、力邦等,突破單克隆抗體、多肽藥物、控緩釋制劑、靶向制劑、良種繁育等一批重大核心技術,構建生物檢測試劑、創新藥物、組織工程、現代中藥、生物育種等產業鏈。加快建設西安高新區草堂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形成生物醫藥技術研發、生產加工基地,支持陜南依托循環經濟園區建設中藥材種植加工生產基地,支持楊凌建設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研發生產基地。生物醫藥實現產值達到1000億元。
綠色環保。依托陜鼓動力、西重光電、交大思源、海浪鍋爐等企業,大力開發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修復、環境監測等核心技術,重點發展水體與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處理、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節能與清潔生產等裝備以及新型環保材料與藥劑產業化。積極推進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產業發展。強化環境治理專業化運營,拓展綠色環保產業發展空間。節能環保實現產值600億元。
專欄11 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
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三星閃存芯片二期、美光芯片封裝四期、中興通訊智能終端生產基地、華為全球交換技術中心、咸陽8.6代平板液晶顯示器件、西安光機所光譜成像儀器產業化、高功率激光器及應用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西安軟件新城、西安高新區通信產業園、西咸新區信息產業園、西安光機所光電產業園、中國大數據延安基地等發展。
增材制造。重點推進面成形增材制造、大尺寸三維打印、桌面式光固化增材制造、金屬電弧噴涂快速模具制造、激光選區熔化、自動鋪粉電子束快速成型設備等項目,西安高新區、渭南高新區3D打印產業園區建設。
新材料。重點推進核用鋯合金結構材料、優質鎢鉬寬厚板材、奧科納米材料產業園、高性能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西部超導公司超導磁體等重點項目,寶雞“鈦谷”科技創新城、西安航空基地先進復合材料產業園、西安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等園區建設。
生物技術。推進強生全球供應鏈基地、中科微光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西安巨子年產500噸類人膠原蛋白、海利生物口蹄疫疫苗生產線、萬隆楊凌制劑生產基地、步長楊凌醫藥產業基地、修正醫藥和廣藥集團咸陽生產基地、西部現代中藥藥源基地、艾爾菲再生醫學創新園等重大項目。
綠色環保。重點推進中節能環保裝備研發咸陽生產基地、浩澤污水處理設備生產線、紫兆系列垃圾資源化處理成套裝備、海浪鍋爐高效節能微排燃燒鍋爐、蘭環環保水處理裝備研發制造等項目,榆林能源化工環保產業園等重點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