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中國汽車產業的外商直接投資情況

2.3.1 中國汽車產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階段分析

中國汽車產業是受益于改革開放政策較早且成效比較突出的產業。據統計,1991—2011 年,汽車產業實際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量達到3918億元,折合542億美元,年均增速達到23.2%。可以將這20年大致劃分三個階段:1991—2002年、2003—2006年、2007—2011年。各個階段的主要數據如表2.3所示。

表2.3 中國汽車產業引進外商直接投資階段劃分

數據來源:整理1992—2012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鑒》數據所得

根據表2.3中的數據,可以對中國汽車產業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三個階段的主要特征進行刻畫,每個階段的特征描述如下。

第一階段是基數低、增長速度低的“雙低”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汽車產業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額從 1991 年的 10.7 億元增長到2002年的57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6.4%。經過10年左右的時間,中國汽車產業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存量雖然增長了 4 倍多,但是基數仍然較低,年均僅有56億元。從增長速度看,也低于第二、三階段。所以,當時的汽車產業還處于小規模引進外資階段。

第二階段是基數較高、增速高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外資增長速度很快,年均增速達到了 37.5%,平均每年的投資規模超過 200 億元。這一階段的年均增速是三個階段中最高的,而年均引資規模是第一階段的近 4 倍。本書將第二階段的特征概括為引進基數較高、增速高。

第三階段是基數高、增速較高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汽車產業引進的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速保持在 26.5%左右,高于第一階段,但比第二階段要低;年均引進外商直接投資保持在 482 億元,幾乎是第二階段的 2.5 倍,遠高于第一階段。本書將第三階段的特征概括為基數高、增速較高。

2.3.2 中國汽車產業外商直接投資的進入方式

與全國外商直接投資的進入方式相比,汽車產業的外商直接投資主要以合資的方式進入,而不是獨資方式。考察中國汽車產業內外資企業開展合資業務的歷史演化過程,可以發現該歷史可以追溯到1983年北京成立吉普汽車有限公司,該公司的成立拉開了中國汽車產業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序幕。經過近30年的發展,國外絕大多數著名汽車廠商已與中國汽車企業開展合資與合作。例如,德國的大眾、寶馬及奔馳,美國的通用,日本的本田、豐田,以及韓國的現代等汽車公司均已在中國開展合資業務,這些合資公司以生產整車業務為主。隨著中國汽車生產能力的提升,一些世界著名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商開始進入中國,如美國的德爾福、日本的電裝及德國的博世等著名汽車零部件廠商。總體來看,世界上著名的汽車廠商幾乎全部在中國開展跨國經營業務,而汽車工業的生產與裝配主要由合資企業來完成。中國汽車產業內外資企業合作情況詳見表2.4。

表2.4 中國汽車產業內外資企業合作情況

資料來源:通過對《CEI 中國行業發展報告——汽車業(2006)》中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而得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富民县| 临沧市| 沂南县| 鸡东县| 建宁县| 焦作市| 蒙城县| 和田县| 天水市| 平塘县| 韶山市| 收藏| 青海省| 玛多县| 青州市| 永胜县| 综艺| 兴和县| 银川市| 宁波市| 富裕县| 阳朔县| 桐庐县| 灵山县| 玛曲县| 酒泉市| 建平县| 鄢陵县| 盐亭县| 洛扎县| 木里| 于田县| 吴忠市| 临夏市| 昭觉县| 桑日县| 十堰市| 江都市| 景东|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