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制造火繩槍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3120字
- 2020-05-08 15:20:07
臺州衛共設五個千戶所,額定軍戶五千六百人,但加上吳偉的楚門千戶所滿額的一千一百二十人,實際只有不足五成,也就是二千六百人,空缺達到了三千名軍戶。
吳偉第一步是招募軍戶,由于有高額的軍餉和優厚的伙食待遇,自然前來應征的人絡繹不絕,達到了上萬人,吳偉制定了嚴格的征兵標準,限定了年齡和身高,設置了舉重、跑步等體能測試項目,體能測試達標的,還要進行最終的身世背景審查,以前干過小偷小摸等違法犯罪的事情被官府抓過的,或者是偷奸耍滑之人的,吳偉堅決不要。
經過嚴格的層層選拔,最終,挑選了年齡、身高、身體素質和身世清白的三千名軍戶,當然,不是說招募進來就可以享福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恰恰相反,考驗才剛剛開始。因為即將面對他們的是如同地獄般的軍訓,而且還要每月進行一次考核,實行優勝劣汰,考核優秀的提拔,排名末尾的淘汰,通過這種方式來保持軍隊的強大。
除了訓練軍隊,在兵器和盔甲方面,幸虧有了高爐煉鋼工藝,還在水力資源豐富的溪坑邊上建造了兵工廠,使用水力驅動鍛打和加工,效率很高,部隊均配備了鋼制的長槍和盔甲。
吳偉知道,自己將來的主要敵人是遼東的建虜。建虜是冷兵器之王,自己的部隊要想在冷兵器方面戰勝他們,非常困難。但吳偉知道,要想克制建虜的冷兵器,只有火槍。
明朝軍隊雖然已經配備有火繩槍,但由于制造工藝落后,再加上工匠偷工減料和粗制濫造,火繩槍不但威力很弱,還很容易炸膛,火繩槍還有個致命的弱點是點火非常慢,往往沒等你放一槍,敵人就已經殺到面前了,還不如燒火棍。所以雖然明朝已經配備有火繩槍,但官兵們都不喜歡用它。
所以吳偉決定自己打造火槍,吳偉原本想制造燧發槍,因為燧發槍能夠有效的避免火繩槍點火慢,不能在雨天開火的缺點。但無奈目前現成的只有火繩槍,雖然自己是現代人,但也不懂得如何制造燧發槍。沒辦法,命令工匠按照火繩槍的樣子進行仿制。工匠開始也有疑惑,覺得這火槍并不實用,還不如造弓箭。吳偉卻知道火繩槍的威力,豈是弓箭能比的。
吳偉知道,只要自己能控制火槍的制造工藝和質量,就能減少炸膛的發生,再配合三段擊式射擊,就能提高火槍的射速,這樣就能發揮火槍的真正威力。
說干就干,吳偉通過一些穿越題材的意淫小說知道,火槍之所以射程短,還容易炸膛,是因為明朝的火槍是鑄造的,存在沙眼和氣孔,必須采取鍛造工藝,先鍛造出火槍的外形后,再用鉆床鉆出槍孔,這樣就能夠有效避免炸膛,并提高子彈的射程和命中率。要是靠人力鍛打和車孔,非常困難。所以必須要研制水力驅動的鍛床和車床。
因為有高額的工資和獎金,工匠積極性很高,再加上他們以前有吳偉利用現代科技的指點,已經研制出制造兵器和盔甲的水力驅動的鍛床和沖床,要制造火槍,只要稍加改進就可以了,所以很快就研制出了水力驅動的制造火槍的鍛床和沖床。
但就算這樣,制造火槍還是比較慢,因為一個是制造火槍不同于制造長矛和長刀這么簡單,制造火槍涉及到各種復雜精細的制造工藝,而且還涉及到很多的零件和裝配工藝,是要做到嚴絲合縫,不能有絲毫的誤差,否則這火槍就報廢了,剛開始由于工藝不熟練,所以做出來的火槍好多都報廢了。但吳偉并不灰心,終于在嘗試了將近一個月之后,終于做出了第一批合格的火槍。吳偉試了試,效果很不錯,由于使用了光滑筆直的槍管,射程達到了一百五十米左右,射擊精度也大大提高,唯一的缺點是射速太慢,拖著一根長長的火繩點火,放一槍要一分鐘左右。
吳偉立即組建了火槍兵,首批人數定為一千人,吳偉子所以并沒有將軍隊全部改為火槍兵,是因為火槍制造比較困難,雖然吳偉采取了后世的流水線作業,但制造速度還是不夠快,再加上制造火繩槍的花費不菲,所以注定不能大批量裝配軍隊。而且一旦敵人攻到面前,火槍就失去了作用,吳偉決定等敵人靠近之后,由長槍兵保護火槍兵,這樣就能有效的結合冷兵器和熱兵器的威力。當然如果以后全部配備火槍兵之后,也可以效仿后世的做法,在火槍上加裝三棱刺刀進行防護,吳偉已經命令工匠研究能夠加裝在火槍上的三棱刺刀。
吳偉對他們開展三段擊式射擊訓練,所謂的三段式射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其實早在明朝初年,就已經在明軍之中出現。當時,明朝將領沐英為了對付在使用火器對付云南叛軍大象等野獸兵時,覺得火藥填裝速度太慢而改進的一種戰術射擊方式。具體是由三人為一個小組,先由最前面的火槍手射擊,然后退至隊伍后方專心填裝彈藥,由第二名士兵上前開火。三人交替裝彈、開火,使原本射擊一次需要一分鐘甚至更久的火繩槍效率提升三倍。
火槍射擊要先放入鉛丸,然后倒入火藥,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真正的子彈,吳偉倒想造子彈,但自己不懂啊。再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鉛丸和火藥,點燃火繩瞄準敵人,射擊后還要清理槍孔,防止火藥殘留物堵塞槍口。吳偉發現,火藥的分量很難把握,倒多了容易炸膛,倒少了又失去了威力。根據后世的意淫小說的經驗,吳偉發明了紙殼子彈,就是將固定重量的火藥連同鉛彈,包裹在一個防水的牛油紙殼里,用的時候,只要咬開紙殼尾部,裝入槍管,用通條搗實就可以了,不但節省了裝彈時間,而且每顆紙殼子彈的分量是一樣的,也避免了火藥每次不是倒多了就是倒少了的問題。另外,在實際射擊中,吳偉還發現,這種油紙紙殼包裹的子彈減少了與槍管的摩擦,不僅加快了填裝速度,而且起到了閉氣作用,精度隨之提高,射程也增加了,能達到兩百米左右。
吳偉通過以上種種改革和訓練,使火槍每次開槍的間隔從原先的一分鐘縮減到了十五秒,如果在實戰之中,基本能夠達到不間斷開火的目的。對于吳偉的種種超前的創舉,眾人都是驚嘆不已,眾人看他的眼神如同看一個神仙,不過吳偉本來就是穿越人士,跟神仙也差不多。
在制造火槍的同時,吳偉并沒有忘記海軍和艦隊的重要性,要知道,建虜雖然陸地上所向披靡,少有對手,但他們海上力量很弱,幾乎沒有艦隊,吳偉卻知道艦隊的重要性。
目前,收編的原劉香的艦隊暫時停泊在玉環島附近的樂清灣,吳偉還招收了會造船的工匠,開始造船。但造船卻比制造兵器和盔甲難多了,進度比較慢,而且戰船又不同于一般的海船,戰船需要配備大量的火炮和炮彈,這是最難的,這事令吳偉感到很是頭疼。
一天,手下回稟道:“門外有個長相很奇怪的人要見大人。”
吳偉感到好奇,命他進來。
那人進來后,吳偉才發現,此人須發皆紅,眼眶深凹,高鼻梁,藍眼睛,身著黑色的修道服,胸前佩戴一個十字架。居然不是中國人,而是洋人。原來此人名叫羅納爾多,是葡萄牙人,是個傳教士,以前跟隨劉香的艦隊,劉香之所以允許他傳教,是想利用他給自己采購戰船、火炮和炮彈。
他來尋找自己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夠到岸上傳教,最好能夠允許他在臺州建立教堂。吳偉可不想自己的百姓受他的所謂的天主蠱惑,所以當初就只允許他在玉環島上傳教,不許他上岸傳教。
吳偉自然是對他的請求予以了禮貌的拒絕,他失望的搖了搖頭,無奈準備離開。這時,吳偉突然想到了他的另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于是叫住了他,道:“神父,請留步。”
他還以為吳偉改變了主意,很高興,結果吳偉卻問他:“神父,你知不知道哪里可以采購到戰船和火炮嗎?”
原來不是允許他上岸傳教,不過他原先就負責給劉香采購戰船和火炮,所以可謂輕車熟路,道:“大人,在我們國家就有很多人制造戰船和火炮,大人要是想要,我可以聯絡他們,讓他們賣給大人。”
“慢著,你是說你們國家有很多人會制造戰船和火炮?”
“是的。”
“太好了,那你能不能讓他們過來幫我造。你放心,我會付給他們滿意的報酬。”
“這個沒問題,我認識他們的有好多人也正好在中國,我可以給大人找來。”
吳偉很是高興,知道好多葡萄牙人在鏡豪(澳門),那里也有很多的戰船和火炮可以購買,于是立刻調集了幾艘戰船,帶了大筆的銀子,由林斌負責,跟隨羅納爾多去鏡豪,采購戰艦和火炮,并招募大量熟練的能夠制造戰艦和火炮的洋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