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勤王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3261字
- 2020-05-11 16:05:59
就在吳偉當上臺州衛(wèi)指揮使沒多久,卻傳來一個驚天的消息,那就是東北的韃子居然繞過了山海關,繞道蒙古,攻陷了山西喜峰口,翻越長城,又一次進犯大明,為什么說又呢,就是幾年前,韃子剛剛也是繞過山海關,進犯過大明,看來韃子是從上次的入侵嘗到了甜頭,這次又來了。
韃子沿路燒殺搶掠,沿途的官府州城無不望風而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看這樣子,很快就要打到京城了,可見大明的軍隊已經(jīng)腐朽到了何種程度。
京城已經(jīng)陷入了一片恐慌,崇禎也感到了萬分的恐懼,在大臣們的提醒之下,連忙向個地方發(fā)布勤王的圣旨。立刻,京城各城門大開,頒發(fā)圣旨的太監(jiān)和錦衣衛(wèi)校尉立即出京向各地快馬狂奔而去。
各地接到勤王的圣旨之后,但在各地軍官心里,韃子那可是吃人的怪獸啊,還沒遇到韃子,估計都嚇尿了,自己去了很可能是送死,而且,有了幾年前第一次勤王的經(jīng)驗教訓,他們知道這勤王不但撈不到半點好處,而且還要自己出兵出糧。第一次勤王的時候,有些地方軍隊到京城路途遙遠,需要攜帶大量的糧草輜重,但他們原本就沒有多少糧草,結果還沒到半途就糧草耗盡了,他們只能餓著肚子去救駕,搞得怨聲載道,為了活命,有些軍隊甚至公然劫掠沿途百姓,有些軍隊甚至出現(xiàn)了嘩變,一下子從朝廷的軍隊變成了反賊。
既然這勤王的差事吃力不討好,還要死人,所以地方官兵盡量拖延時間,比如說自己突然病的很厲害,出不了征。或者軍隊出征需要的軍糧輜重還沒準備好。反正是能拖就拖,以各種理由進行磨洋工。
眼看京師情況越來越危急,但各地的勤王大軍遲遲未到,崇禎非常的著急,也很惱火,不得不連著加了好幾道圣旨,圣旨之中的語氣也一次比一次嚴厲,各地軍官見皇上真的發(fā)怒了,這才沒有辦法,不得不調集軍隊往京城出發(fā)勤王。
聽說建虜進犯,吳偉很興奮,早就聽聞建虜戰(zhàn)斗力很強,自己卻從沒有與他們正面較量過。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和建虜較量的機會,臺州衛(wèi)接到勤王的命令之后,吳偉挑選了三千名官兵,并親自帶隊。同時,命令李虎三帶領戰(zhàn)船北上接應,萬一戰(zhàn)事不利,隨時接應自己的軍隊撤退。
浙江勤王的部隊,是由浙江總兵夏毅眺帶隊,他知道其他衛(wèi)所的軍隊基本都是不可靠的,所以自己帶了一千名私兵,這些私兵并不是世襲的軍戶,而是他招募的,戰(zhàn)斗力比衛(wèi)所的軍隊戰(zhàn)斗力高。浙江十多個衛(wèi)所,加上他的一千名私兵,此次浙江勤王軍隊八千名,吳偉的臺州衛(wèi)官兵數(shù)量最多,達到三千人。
自從出征之后,夏總兵就覺得很悲觀,心情很低落。雖然自己帶了八千人,但他覺得,對于可怕兇殘的如同厲鬼的韃子來說,這八千人頂個屁用啊,還不夠韃子塞牙縫的。
夏總兵覺得,出兵也就做做樣子,象征意義更大,說明自己急皇上之急想皇上只想,到時候韃子搶也搶飽了,殺也殺夠了,玩也玩累了,良心發(fā)現(xiàn),帶著金銀珠寶和奴隸女人撤出關外去了,由于自己出兵了,到時候萬一朝廷論功行賞,也不會少了自己,雖然自己沒有功勞,但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對不,就算不論功行賞,皇上如果雷霆大怒,要懲辦勤王救駕不利的官員,自己起碼也出兵了,就算砍腦袋也砍不到自己頭上。
他為了防止意外,還特意派了自己最為得力精干的幾個探馬,全副武裝,騎上快馬先去前頭,一路打探到底韃子到了哪里了,也好為自己接下來的行動做好打算。
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夏總兵不禁為自己打得如意算盤而得意不已。所以一路上,他也不著急趕路,隊伍走的很慢,走走停停,除了吳偉之外,其他的官兵倒也很享受這種悠閑的節(jié)奏,隊伍也很散漫,一路說說笑笑,根本不像是去勤王,反倒像是帶著大部隊去郊游。
吳偉卻很著急,眼看韃子已經(jīng)逼近京師,京師萬分危急,自己作為勤王軍隊,卻這樣子慢慢悠悠,照這樣下去,等他們到達京城,估計韃子早就攻下京師了,甚至小韃子都出生了。
吳偉不得不求見夏總兵,夏毅眺對這個年輕的指揮使可以說是印象非常深刻,不僅僅是因為他年輕,更是因為他帶的兵最多,不同于其他衛(wèi)所的士兵,個個骨瘦如柴,衣衫襤褸,根本不像是一支軍隊,倒想是難民甚至是乞丐,吳偉的軍隊則完全不同,軍容整齊,士兵都很年輕,個個都身強力壯,而且紀律嚴明,令行禁止,甚至感覺比自己的私兵還要強。
所以聽說吳偉求見,夏總兵立即讓他進來。
吳偉參見他之后,問道:“大人,如今韃子入侵,京師萬分危急,大人為何不加快部隊速度,也好為皇上和朝廷解危。”
夏總兵大笑道:“吳偉,我其實很欣賞你,你這么年輕,就已經(jīng)成為了臺州衛(wèi)指揮使,不過,正因為你太年輕,所以有些事情你不懂。”
吳偉愣了一下,道:“還請大人明示。”
“你真的以為,我們是去勤王的嗎?”
“啊,大人,我們不是去勤王,難道是去玩的嗎?”
“廢話,自然不是,你以為,就憑我們這些人,是韃子的對手嗎?說的難聽一點,我們連給韃子提鞋都不夠資格。”
“大人,還未開戰(zhàn),怎么就可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呢?是不是韃子的對手,只有較量過才知道啊。”
“你還是太年輕,你不知道韃子的厲害,吳偉,雖然我知道你的部隊是比較精銳,但是,我告訴你,你也不是韃子的對手。我如果帶你們去跟韃子干,那就是我讓你們去送死,那就是對不起你們的父母。”
夏總兵真的很厲害,把自己怯戰(zhàn)說成了是為吳偉和眾軍戶著想。對于夏總兵的說辭,吳偉也是無語了。
“可是,大人,如今朝廷和皇上危在旦夕,我們不能見死不救啊!”
“好了,好了!我心里有數(shù),你退下吧。”夏總兵對吳偉的不識抬舉顯得有點不耐煩。
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畢竟夏總兵是自己的上司,無奈,吳偉只得走出營帳。
隊伍繼續(xù)不緊不慢的前進。一天,在前頭打探消息的探馬回報:“大人,不好了,據(jù)可靠消息,韃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抵達了昌平,相信很快就要抵達京城了。”
“啊,這么快,快,快命令全體官兵立即停止前進,原地扎營休息。”
見部隊干脆停止了前進,一直安營扎寨了下來,吳偉更是焦急,又一次去見夏總兵,這回,夏總兵干脆避而不見,見夏總兵故意躲著不見自己,吳偉干脆直接闖進營帳,結果發(fā)現(xiàn)夏總兵正在怡然自得的一邊吃著肉,一邊喝著美酒。見吳偉不經(jīng)宣召就直接闖了進來,大怒:“吳偉,你好大的膽子!”
吳偉跪下道:“未經(jīng)大人宣召,就闖了進來,是屬下的錯,不過,屬下不明白,如今京城萬分危急,為何部隊不再前進了?”
“你懂什么!這是我的策略,你給我滾出去!”
吳偉道:“大人,可是如今京城萬分危急,萬一韃子攻破了京城就遲了啊。”
“住口!京城城墻高達數(shù)丈,牢不可破,韃子怎么可能會攻破,你居然敢咒詛京城會被韃子攻破,你是何居心。”
“可是,大人,真的不能再拖延了。”
“混賬,你是大人還是我是大人,再說了,你只不過是衛(wèi)指揮使,國家軍國大事自然有內閣輔臣和兵部尚書他們來操心,豈是你一個小小的衛(wèi)指揮使能操心的,給我滾出去!”
吳偉被狠狠的訓斥了一番之后,被趕出了營帳。
部隊一直駐足不前,一天,遠遠的打南邊來了一支軍隊,當兩支軍隊都看到彼此之后,軍隊開始慌亂起來,都把對方當做了韃子,以為是韃子來了,兩只軍隊差點就炸營了,最后好不容易弄明白了,原來兩支軍隊都是大明的軍隊,打南邊來的是江西的勤王軍隊,他們人更少,只有五千人。
當?shù)弥耸怯衍娭螅瑑芍卉婈爭缀醵及l(fā)出了同樣的感嘆:靠,我以為我們浙江(江西)的軍隊已經(jīng)是夠慢了,想不到江西(浙江)的更慢。
兩支部隊碰到后,浙江和江西的總兵都相互都打了招呼。
“呦呵,這不浙江的夏總兵夏大人嗎?”
“這不是江西的鄧總兵鄧大人嗎?”
“夏大人好啊!”
“好,好,鄧大人也好啊!”
“你也勤王呢?“
“對啊,你也是啊?“
“是啊,你看,我們是星夜兼程啊!“
“都一樣,為了圣上為了朝廷,就應該星夜兼程的。“
“不過部隊行軍都要講究穩(wěn)妥,要不,我們先駐扎與此,等探明了敵情,再行動?”
“對,行軍打仗就是要有規(guī)矩有章法,我深以為然!”
果然是混久了官場的老油條啊,兩人仿佛形成了默契,江西的軍隊見浙江的軍隊在這里安營扎寨不肯往前走了,干脆自己也在旁邊安營扎寨,誰也不敢走前頭,為嘛,萬一韃子就在前頭,首先倒霉的是前頭的部隊。所以干脆大家要死就一起死好了。
兩支軍隊在一起,也有個好處,就是人多,也不是說戰(zhàn)斗力更強,而是,萬一韃子來了,自己的軍隊只要比對方跑得快,先倒霉的是對方的軍隊,就能夠為自己的軍隊逃跑爭取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