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序

民國二十八年冬,友人陳君,將有東戰場之行,予小餞之于一酒樓。杯匙之間,暢談大時代友朋之聚散,更及于男女之離合,甚為喟然。旋陳君更述一故事,以助余興,則為一軍人困于失陷之南京,雖得生還,而有破鏡難圓之嘆。予曰:此故事良好,然以之配合京滬線戰爭之烈,及南京屠城之慘,將不失為一時性之小說。陳曰:然則君竟為之如何?予雖笑諾之,然以未有火線經驗,固置之未用也。半年后,有兩軍人為鄰,暑夜于星光中移榻納涼,閑話天下事,亦嘗問及戰爭。耳食人余,頗能補常識之不及。時《國民日報》出版于香港,約予為長篇,并望故事能在抗戰言情上兼有者。此項要求,正與予準備之小說材料,若相符合。乃更加以三分之渲染,與四分之穿插,并所有之材料作為三分,融合而成為一篇二十萬言之章回小說,名之曰《大江東去》。書零碎書于業余,凡積一年而成。香港人讀之作何批評,予初無聞如,后以內地有轉載者,予乃相信當可一讀,然以是時英日國交未曾決裂,港報文字,例不得斥責日寇,予所謂京滬線之戰及南京之被屠,固未能暢所欲言,意實未盡愜也。

民國三十年冬,友人劉君召飲于酒樓,先二日以函約,告以當有奇遇。予聞之,及時欣然往。至則座上有一少年軍人,風姿英爽,侃侃而談。劉君笑曰:此君與君所書《大江東去》主角,正二而一,而其在南京守城之戰時,且參與光華門之役,此君若以材料相告,則不啻使君入火線矣。此君聞言,初無難色。乃慷慨唏噓述南京失陷慘狀。及予詢及光華門之役,彼則告以某班長一手榴彈挽救危城之壯舉,繪聲繪影,令人興奮。至于男女問題,此君似存忠厚,少所談述。且曰:予今固有美滿眷屬,且生子矣。予雖對故事本身無所收獲,而于屠城及光華門兩事,乃證實較多。乃告某君,予果將《大江東去》出版者,必增人此二事。某君亦首肯。一席之會,又一年矣,近新民報社促予以此稿出書。予將存稿校閱一遍,乃割去原稿十三至十六回及十七回之半回,而易之以今稿。原文蓋寫京滬線戰爭,及略述屠城消息,自視固不如今稿之能現實也。至書中主角陪客,其人物姓名,固盡虛構,而新寫一段,則其地名人名,即虛構亦不寫出。因吾人尚未回南京之前,此等地名人名,或亦有未便寫出者。紀念某班長之壯烈,國家將來自有恤典在,彼決不與草木腐。此間不實亦無妨。更就整個小說言,正如舞臺上之戲劇,自不同于社會事實。若必一一加以索隱,則如倫敦小兒向某街索福爾摩斯而訪之矣,不亦可笑乎?校稿之時,予初欲改寫章體,以白話作題。及檢查原來回目,文題尚切,亦不隱晦,乃概存其舊。并新稿亦以新題領之。書成之經過如此,蓋紀實也。

三十一年歲除前五日張恨水序于重慶南溫泉桃子溝茅屋油燈之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大方县| 富裕县| 宁都县| 沾益县| 沁源县| 扶余县| 夹江县| 开阳县| 收藏| 稷山县| 如皋市| 昌乐县| 益阳市| 启东市| 伊春市| 山阴县| 阜城县| 保亭| 右玉县| 于田县| 平顶山市| 垫江县| 洛宁县| 中超| 南雄市| 黄浦区| 北川| 龙门县| 霍林郭勒市| 防城港市| 依兰县| 唐河县| 兰州市| 满洲里市| 宝兴县| 介休市| 海宁市| 垫江县| 治多县|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