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撂地兒:40位天橋老藝人的沉浮命運
- 方繼孝
- 667字
- 2021-11-23 16:41:32
從撂地兒到“十分鐘二分錢”
《撂地兒》一書中寫到的40位曾在天橋撂地演出過的藝人,這些藝人許多已經成名,離開了天橋,一些人去了天津。其中我觀賞過其演出的只有七位,是書中提到的唱大鼓的藝人劉田利、王艷茹、蔡金波,說相聲的高鳳山、孫寶才,唱京劇的梁益鳴,撂跤的寶善林(俗稱“寶三”)。
小學時與同學一起打鬧,常常愛摔跤,因此,對于摔跤的技巧很有興趣,上面說過跤場就在相聲場子的西側,因此也常到跤場看。跤場以寶三為號召,其實寶三很少上場,每天最多也就出現一兩場,與他對場的常常是他的大徒弟。50年代寶三大約五十多歲,徒弟二十四五歲,正當年,又是五大三粗的,不過他是為師傅墊背的,挺高的個子,讓老師像面口袋一樣摔來摔去。真正與寶三成對手的是滿寶珍,滿也有四十多歲了,頭發已經花白,留個分頭,寶三是禿頂。兩個人有些棋逢對手的樣子,但滿寶珍贏的時候少。
大鼓我最愛聽劉田利,他的花腔多,不像其他西河大鼓演員旋律很少變化。劉的身段做派也不錯,刀槍架時時出乎于聽眾意料。我也聽過書中提到的蔡金波、王艷茹的西河大鼓,總覺得蔡太硬、行腔單調,王則太軟,都不如劉田利。
1957年之后,北京藝人的撂地兒演出基本結束。政府把他們組織起來在小劇場或文化館演出。這些演出與正式劇場的賣票還是有區別的。在劇場門口買張兩角錢的票,憑此票可聽一個小時。這張票后有許多小格,每個格代表十分鐘。一小時后如果你還接著聽,每過十分鐘收二分錢。這樣你聽了兩個小時的曲藝節目票價為三角二分。不過賣票的在劇場門口吆喝則是“十分鐘二分錢”!好像有多便宜似的。其實不算便宜,當時電影票價最高的是兩角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