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分類品賞
- 李元洛
- 624字
- 2019-11-18 14:02:38
寓言
黃金日日銷還鑄,仙桂年年折又生。
兔走烏飛如未息,路塵終見泰山平。
韋莊(836? —910),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名詩人韋應物四世孫,出身書香門第,年輕時即才學過人,胸懷拯世濟民之大志,然而屢試不第,漂泊江湖,長達十年之久。待到乾寧元年(894)登進士第,已近耳順之年矣。他的《寓言》,是一首奇異的詩,是千年前一位智者對人生、世界乃至宇宙的終極思索與探問,是一篇因種種原因而未被古今詩選家所注目的作品。
“寓言”,一是指文學體裁,以假托的故事或擬人化的自然物,寄寓勸誡與教訓,如中國《莊子》、《列子》中的寓言,如古希臘的《伊索寓言》;一是指或假托他人或直抒胸臆而有所寄托的話。孟郊也有一首題為《寓言》的詩:“誰言碧山曲?不廢青松直。誰言濁水泥?不污明月色。我有松月心,俗騁風霜力。貞明既如此,摧折安可得!”孟郊是寫內心世界,韋莊寫的則是外部世界。
全詩首句寫冶煉黃金之人間俗事,以疊字“日日”強調,以“銷”與“鑄”對照。次句詠吳剛斫桂之仙境,“年年”以及“折”與“生”呼應首句,兩兩成對。古人傳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金烏,“兔走烏飛”這一成語就是比喻時間飛逝,但詩人的結論卻有些匪夷所思:時光不停地流逝,巍巍的泰山有朝一日也會削平,甚至化為路上的塵土!
俗語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尚且如此,何況是百年千載、億萬斯年?此詩寓意深遠,如同警鐘。寓指世上沒有永恒不變之物,滄海桑田,桑田滄海,萬事萬物均在生生不已的變化之中。思之令人憬然而悟竦然而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