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幽燕再戰(下)

  • 帝國之天命
  • 凌霄志
  • 3286字
  • 2019-05-22 08:51:01

帝都郊外,一位王家信使正在使勁地抽著鞭子,那胯下之馬已經渾身冒汗,口里甚至隱隱有白沫顯現。但即使如此,那信使卻絲毫沒有愛惜之情,仍舊不停地抽打。

眼見將至帝都北門,進出城門之人漸多,那信使高喊,“戰報!戰報!”當下很多人便讓開了道路,那王家信使沒有絲毫停滯,一直到北門,那馬驟然一聲嘶鳴,口中白沫翻滾,直直躺了下去,渾身抽搐,眼見便是累斃。那信使一個翻滾,心中一痛,卻來不及看一眼,徑直跑向北門,手中高舉密報,“八百里加急,幽燕戰報!”

守衛不敢怠慢,當下牽來一匹馬,那信使縱身上馬,辮子一抽,一路向朝陽門狂奔。到了朝陽門口,縱身下馬,手中高舉密報,疾步跑向慶祥宮。到了慶祥宮前,雙膝跪地,高聲大喝,“王上,幽燕戰報!”竟直直昏了過去。

李全德正陪伴王上在慶祥宮讀書,猛然聽外面信使大喊幽燕戰報,當下疾步而出,卻見那信使竟是暈了過去,雙手急忙在鼻孔一探,吩咐侍衛,“無妨,不過是累脫力罷了,帶下去好生休息。”

當下兩邊侍衛上前,將那信使手中密報拿給李全德,然后架了下去。那信使雖說依然暈了過去,手中戰報卻是死死攥住,便是兩個侍衛庸才才將戰報拿出。

李全德小心拿著密報回到慶祥宮,發現王上剛剛練完字,“李公公,你看本王這幅字如何?”竟是有一絲得意。

李全德卻是顧不上看,“王上,幽燕戰報!”

龍駟一聽,也顧不得欣賞自己的字了,趕緊把狼毫放下,“快念與本王聽!”

李全德聽令之后,方才將帛書抽出,“七月二十九,與北戎軍戰于海山關,殺敵七千,傷敵兩千余,我軍折損五千。臣啟我王速派兵支援!”

李全德念完之后,龍駟心下悲痛不已,一戰折損五千,夏國不知憑添多少孤兒寡母,鰥寡孤獨。這才只是第一日的戰報,北戎可是有十萬大軍,若是再戰,周江能否抵擋尚是未知。當下心中焦急,傳令李全德,“速宣公孫述、趙高斯、趙武朗!”

很快,三人便到了慶祥宮。實際上,即使王上不召三人,三人自也要入宮覲見,王家信使從北門進入,他們幾乎是在第一時間知曉,自是要了解幽燕之戰的情況。

“臣等拜見王上!”

“諸位愛卿免禮!來人,看茶!”

當下有侍衛端上三碗茶。

“謝王上!”

“方才本王收到幽燕戰報,李全德,將戰報傳于諸位!”

當下李全德將戰報傳于吳王公孫述,公孫述看完之后又傳于趙高斯,最后趙武朗傳看完之后又還與李全德。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啟稟我王,北戎十萬大軍南下,我朝目下只派出了四萬援軍,是以周江只能守,不能攻。我朝經營海山關數十年,想要破城非一朝一夕之功。以臣料想,周江定會堅守不出。不過,正是由于我軍軍少,最怕北戎輪番上陣攻城。是以,臣認為當令大同府和青州府加快行程,早日到海山關與周江匯合才好。”

周江乃是趙高斯的心腹愛將,眼見周江此刻陷于危難,趙高斯自是心中著急。

“本王也認為該當如此,不過正是因為我軍軍力不足,以周江元帥之閱歷,只怕會出奇兵,若能奏效,當可撐至我兩路援軍到達。”言下之意便是周江若是奇兵不勝,恐怕海山關難以守住。

趙武朗因為負責兵馬錢糧,當下并未插話。

龍駟站起來,踱步良久,當下又問,“兩路援軍還有多久方可抵海山關?”

“若是按照行程,大同府兵該有三日抵達海山關,青州府兵當還有五日抵達海山關。不過,據臣估計,北戎兵力占優,多半會于今日繼續攻城,詳細的戰報要明日才能報來,但愿周江能支撐到兩路援軍到達。”

龍駟一聽,倍感焦慮,“王家信使,傳本王旨意,令兩路援兵加快形成,務必三日內到達海關山!”

當下李全德接令而出。

“吳王,此役我軍折損五千,著吏部撫慰撫慰亡者親屬,鰥寡孤獨者由朝廷供養,其余人等按律撫恤。”

“本王這就派人去辦!”

“罷了,諸位愛卿,你們要做好準備,外松內緊,若是海山關破,便于帝都北郊御敵!”

三人一聽心下大驚,看來便是王上也對周江能否守住海山關心中無底。當下三人辭拜而別。

天機觀,夏宇生正在云房內翻看兵書。實際上,以夏宇生之聰慧,這些兵書便是在數日前已經全數看完,不過學與用乃是兩回事,早就有紙上談兵之說,便是書本上的東西記得再牢,真正靈活運用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這段時間以來,夏宇生一直在天機觀中,除了讀書便是練功,只是越學越覺得天機觀深不可測,便以武學為例,以道家內功入門,便是掌法、指法、拳法、腿法、擒拿、點穴、劍法、刀法、棍法、槍法等等不一而足,不過夏宇生在這方面倒像是比讀書的天賦還要高,每每天機道長演示一兩遍便可依葫蘆畫瓢,天機道長指點三五遍之后,便可熟記于心。

篤篤篤,門外傳來幾聲敲門聲,“宇生,師尊喊你去三清殿。”卻是清風。

這清風年紀輕輕,以前一個人在天機觀,沉默寡言。自從夏宇生留下之后,兩個人倒是無話不談,感情要好。不過兩個人原本都非話多之人,是以雖然比以前說話要說,卻仍舊較常人不及。

夏宇生趕緊將書合上,推門而出。

“清風,深夜道長相召,不知何事?”路上,夏宇生不解地問清風。

“我也不知道啊。”清風也很是不解。

很快兩人便到了三清殿。

“見過道長!”

“徒兒見過師尊!”

“坐!”天機道長一指,兩人隨即坐下。

“宇生,貧道今日得聞,北戎已出兵南下。目前正在海山關與我朝軍隊廝殺。”天機道長不急不緩說道。

夏宇生和清風卻是如驚雷入耳,“什么?北戎出兵南下?”

“不錯,北戎一直覬覦我朝,是以趁王上病逝之機出兵南下,意圖一統中原。”

夏宇生從震驚中恢復,“雖說十余年來我朝與北戎并無戰事,不過當年隨王上征戰之人大有人在,只怕北戎想攻破海山關也非易事。”

天機道長點了點頭,“不錯,當今秦王龍方、吳王公孫述、左太宰趙高斯等人俱是當年隨王上征戰天下之人,不過這些人年事已高,是以我朝此次以周江為帥。”

“周江乃是趙高斯手下得力悍將,秦王、吳王、左太宰等年事已高,由他統帥,卻是再合適不過了。不過我朝十余年來從無戰事,北戎兵此次又來勢洶洶,只怕海山關戰事吃緊。”夏宇生一眼便看透了問題所在。

天機道長內心大喜,雖說夏宇生聰慧,但是普天之下聰慧之人甚多。但是如夏宇生這樣直中要害,卻是罕見。如此人才,朝廷竟然不用,真是明珠蒙塵。

“不錯,貧道也是如此認為。”

“不過朝廷倒也并非全無勝機,兵者,詭道也。若是以奇制勝,出其不意,或許能有幾分勝機。”

“那以你之見,我朝該當如何?”

“學生不敢妄言,用兵之道,不外乎天時、地利、人和,如今北戎南下,氣勢洶洶,我朝能用者唯有天時與地利,海山關依京山而建,是以我軍占據地利。若能再有天時,或可一挽頹勢。不過學生未曾親臨,是以不敢妄言。”

天機道長沉吟一下,“言之有理,不過天時之說,目下尚不見端倪。貧道決定去海山關走一遭,或可為我朝略盡綿力。”

夏宇生一聽,內心肅然起敬,若說當日被天機道長所救,后又被留與天機觀,乃是天機道長人品所致,佛家都曾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人人皆有憐憫之心。如今奔赴戰場,卻是為國盡忠。想來堂堂夏國,億兆黎民,兵馬錢糧取之不盡,文臣武將用之不竭,不過天機道長卻是自赴戰場,當真是應了那句話,亂世道士太平佛。

清風一聽天機道長要去戰場,內心焦急,“師尊,我朝兵馬無數,能人輩出,再說了,我天機觀不過是一個小小道觀而已,師尊又何必親赴險境?”

天機道長一聽,臉色一沉,“清風,為師曾教導于你,我天機觀講究清靜無為,無為之為。當年王上鼎定天下,你我方能在這道觀中潛心修行。只是天下此刻烽煙再起,我天機觀當率性而為,不愧于心。你尚需勤加學習才是!”說到最后,語氣竟是隱隱急厲起來。

“是!”清風頓時臉紅,一聽師尊要去海山關,竟將平時師尊的教導置之腦后。

“我意已決,你二人安心守觀便是!為師自有分寸!”

“道長保重!”夏宇生聽天機道長之言,已知無可改變,內心更是對天際道長欽佩不已,卻也不禁為天機道長擔憂,刀劍無眼,誰又能保證無事呢?若非自己目下練功未成,只怕也要隨天際道長同赴海山關。

“放心便是!貧道雖說不能殺敵建功,但若存心自保,便是北戎千軍萬馬只怕難奈我何!”天機道長微微一笑,自是聽透了夏宇生話外之音,言語之中竟是有一種縱橫天下的氣勢,幾句話聽的夏宇生心潮澎湃,暗自心想,何時我夏宇生能由此等氣勢,便是千軍萬馬又如何?

說完,天機道長將手一招,一招隔空取物,墻上掛著的天機劍便落在手中,當下縱身而出,幾個飛縱,身形已是沒入黑夜,只留下三清殿中愣愣出神的夏宇生和清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开阳县| 赤水市| 新营市| 集安市| 沽源县| 大姚县| 桦甸市| 青河县| 兰溪市| 剑川县| 昂仁县| 彰武县| 北海市| 四子王旗| 永川市| 三江| 商河县| 石屏县| 策勒县| 临城县| 松阳县| 涡阳县| 抚远县| 渑池县| 铅山县| 海宁市| 吉首市| 乐业县| 连城县| 通榆县| 鲜城| 海城市| 宝鸡市| 乐亭县| 龙川县| 泗阳县| 旬阳县| 龙州县| 都兰县| 新丰县|